6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羅靜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7月5日,博信股份通過公告確認這一消息。彼時大家的反應依然很淡定,畢竟董事長也是個高危行業,一些網友還特意搜索了一下美女董事長的照片。但很快,吃瓜群衆就發現,羅靜這位頂級杠杆玩家真的很不簡單。
一.商界木蘭的傳說:從奕達國際說起
2009年,《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創辦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按照主辦方的說法,這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年度盛會。羅靜素有“商界木蘭”之稱,連續入選2017年、2018年商界木蘭精英30強,與其同樣入選的還有格力電器的董小姐、滴滴出行的柳姑娘,活動現場可謂高朋滿座,星光熠熠。
公開資料顯示,羅靜擁有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以及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
圖一: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商界木蘭”:羅靜
但是與董明珠、柳青等女性企業家不同,看上去,出生于1971年的羅靜成功經曆更加傳奇,仿佛是突然劃破夜空的一顆新星,靠著港股、A股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亂的資本運作手段,僅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就迅速的登上了人生的新巅峰。
1996年,羅靜創立了承興國際,這是一家爲各大企業做營銷策劃方案的公司,例如設計一些宣傳彩頁、促銷海報等,或者爲銀行設計一些有個性的卡片封面,近20年的耕耘讓這家公司在業界小有名氣,但距離成爲大佬仍然有光年計算的距離。
資本市場每一個突然崛起的大佬背後,都有一把關鍵的鑰匙,而羅靜女士這一把的鑰匙,還要從奕達國際(股票代碼:2662)這家港股上市公司說起。
資料顯示,奕達國際是一家從事電子制造的服務商,主要是生産和銷售硬盤控制器、筆記本電腦主板、汽車VCD、DVD播放器(多麽有年代感的産品!)等産品,2014年度虧損了8000萬,股價不足1元,成交極差,是典型的仙股,從公司年報董事會對于未來發展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管理層對此也顯得憂心忡忡,看不清楚自己公司未來的方向。
這對于羅靜來說,卻是再適合不過的收購標的!
于是,郎有情,妾有意,2015年的12月28日,奕達國際的大股東宣布自己股權被收購,羅靜作爲接盤人,以“羅女士”的稱呼第一次出現在上市公司公告中,以5.35億元的價格,用自己名下一個注冊在維京群島的殼公司收購了奕達國際74.35%的股權,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而這一筆收購方案最令人敬佩的是,羅靜自己只花了2000萬作爲定金,剩下的錢都是中信建投證券提供的,用的抵押物是奕達國際的股票和羅靜的個人資産。
圖二:羅靜收購奕達國際的所需資金的籌集方案
整個過程翻譯一下就是:羅女士出2000萬,中信建投出7個億,收購了奕達國際74.35%的股權,完成過戶之後,羅靜再將到手的股票抵押給中信建投。
其實,商界木蘭羅靜這種加杠杆的手法並不少見,另一位扮演過花木蘭的演藝明星趙薇在A股市場也曾經實操過一把,打算以自有資金6000萬收購萬家文化,不過最終未遂罷了。
圖:2017年趙薇50倍杠杆收購萬家文化
二.長袖善舞,承興國際的港股奮鬥史
與A股市場不同,港股實行的注冊制,對于企業盈利的要求不高,門檻相對較低,監管政策也更加寬松,這也導致港股市場“仙股”“莊股”“老千股”橫行,所以,很多時候一些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是謀求一種廣告效應,爲自己本就平凡的公司鍍一層金;另一方面,香港本身是一個沒有實業和制造業,以金融業爲核心(只能炒樓炒股)的地方,這也導致港股市場成爲很多大佬資本運作、施展“煉金術”的冒險家樂園。
收購成功的羅女士,憑借自己近20年與各大公司合作營銷策劃方案,以及對資本市場突然開挂式的谙熟,以敏銳的商業嗅覺,靠著“哪有熱點蹭哪裏”的戰略,將自己的公司做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
2016年12月16日,也就是在收購完成將近一年以後,羅靜將奕達國際更名爲“承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2017年的公司經營策略更是堪稱細分市場多元化的典範,按照董事會的說法,主要有這麽幾個方面,
1.銷售大IP的授權衍生品,獲得迪士尼授權,銷售《功夫熊貓》《星球大戰》《超級飛俠》等周邊産品。
2.與中國移動合作,將其作爲以上産品的分銷渠道。
3.和碧桂園合作,組織家庭親子跑步活動,爲企業做推廣。
4.爲奔馳品牌做推廣計劃。
5.與曼城俱樂部合作制作電視真人秀節目。
6.計劃在中國組織一項新的斯諾克比賽。
大IP、中國移動、奔馳汽車、曼城足俱樂部、斯諾克這些概念都是彼時市場追捧的熱點,承興國際也因此受到了投資者的初步認可。
應該看到,羅靜所做的這些活動很多仍然是她之前爲各企業做營銷的一種延伸,或者說産品的升級叠代。不過,隨著這些計劃的逐步實施,以及當時市場上IP變現熱潮此起彼伏,公司已經不滿足于只是作爲大IP産品銷售的二道販子,想要掌控更多的行業話語權。于是,承興國際把收購的目光聚焦在POW! ENTERTAINMENT, INC.公司。
POW!Entertainment原是斯坦.李(Stan Lee)創辦的公司,主要從事多媒體制作和許可業務;而李老爺子是世界著名漫畫創作人、編劇,先後創作了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X戰警等漫畫角色,被尊稱爲“漫威之父”。
圖三.漫威之父斯坦.李
毫無疑問,李老爺子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漫畫家,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他卻並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創業者。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漫威公司經營慘淡,于是在1998年,李老爺子辭職開始創業,他和皮特·保爾(Peter Paul)開了一個基于互聯網的超級英雄創做、生産和營銷的工作室——斯坦李傳媒。這家公司擴展很快,擁有165名雇員並快速上市,但在2000年末,調查員發現保爾和某公司員工涉嫌非法操縱股票交易。2001年2月,斯坦李傳媒申請了的破産保護。
2002年,老爺子再接再厲,創辦了POW!Entertainment公司,主營業務是務是開發電影、電視劇和電腦遊戲。但很快,這家公司再次經營遭遇困境,公司被轉到了美國的“粉單市場”進行交易,淨資産爲-500萬美元,再一次走到了破産的邊緣。
承興國際看中的,是老爺子的光環效應和IP效應,于是在2017年5月,承興國際控股宣布計劃通過全資子公司以11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POW!Entertainment整體股權。收購方式是增發占自己15%所有者權益的新股作爲對價支付給Stan Lee。
收購完成之後,李老爺子將獲得承興國際的股票,這筆股票總價值1150萬美元,而承興國際將獲得POW!Entertainment公司的全部股權。
按照承興國際控股的說法“POW!Entertainment及Stan Lee開發的知識産權,與公司強大的知識産權許可及分銷能力相結合,將創造強大的協同效益,改善及促進集團的品牌開發、管理及許可業務。”同時,“POW!Entertainment目前擁有百余個正在運作和尚未曝光的IP,這些IP資源爲集團的自有IP注入了強大的動能,開啓了集團IP自營業務的新篇章。”
隨後,承興國際聯合了京影股份、新影聯影業,三家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聯承星影業,並于7月25日在北京電影學院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了公司成立盛典,進行新公司戰略發布儀式。
圖四:北京聯承星影業戰略發布儀式
就在承興國際打算大幹一場的時候,李老爺子忽然在2018年5月對公司提出訴訟,聲稱承興國際利用自己逐漸退化的視力,與其他人合謀故意作出重大虛假事實陳述,並以脅迫或欺詐方式取得斯坦.李的簽名,以向POW!Entertainment提供斯坦.李先生的身份、姓名、形象及肖像的獨家使用權。
索賠金額是10億美元。
按照2017年底的財務數據,承興控股淨資産約爲4.6億港元,索賠金額是淨資産的17倍。
好在老爺子2018年11月份仙逝,否則這場官司打下來,承興國際大概率要陷入馬拉松一樣的泥沼中。
直到2019年的7月份,也就是羅靜被捕前,承興國際的股票價值仍然在5元左右,而四年前她所支付的成本才7毛多,當初花了2000萬,借了7個億,現在手裏的6.77億股現在總價值接近34億。
2000萬,4年,34億,你說,幹啥能有這麽大的利潤呢?
三.進軍A股,15億元的大手筆
羅女士在收購完奕達國際之後,並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而是將目光瞄准了A股市場,看上了位于廣東清遠的博信股份。
2017年7月12日,羅靜擬通過蘇州晟隽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蘇州晟隽”)以每股23元的價格(溢價74.23%),總計15.02億元的價格,獲得了博信股份合計28.39%的股份,成爲博信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但是這筆15億元資金的來源卻受到了廣泛關注,因爲蘇州晟隽僅有2億元注冊資本。上市公司當時回應,收購資金中的2億元來自股東認繳注冊資本,剩余部分的收購資金,來自控股股東廣州承興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承興”)的自有資金。
而這家所謂的承興營銷管理公司經營業績卻非常詭異:2016年,營業收入爲190.89億元,淨利潤4088.49萬元,淨資産2.14億元。
很難想象這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接近200億的營收,卻只有4000萬的淨利潤—我們不賺錢,我們只是財富的搬運工。
匪夷所思的是,這家公司借給蘇州晟隽用來買博信股份的錢,是自己淨資産的6倍還要多。
在收購完成之後,蘇州晟隽迅速將博信股份的股權質押給了杭州金投承興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質押期限自2018年6月29日至2019年12月20日。
圖五:杭州杭州金投承興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股權結構
這裏需要主要的是,廣州承興既是蘇州晟隽買博通股份時的資金提供者,又是接受蘇州晟隽股權質押的機構的參股股東。
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商界木蘭,真是頂級的杠杆玩家啊。
圖六:博信股份股價(2017年8月至今)
只是這一次,羅靜的個人奮鬥遭遇了非常不利的曆史進程,2018年的資本市場卻沒有給與杠杆玩家太多的機會,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地産調控的毫不放松,讓A股市場一路從3300下探到了2500,博信股份的股價最高峰的時候也不過21元,羅靜這一次出手一直處于浮虧狀態。
爲了能夠保證博信股份的正常經營,2018年1月16日,蘇州晟隽決定向博信股份無償提供授信額度爲5億元的借款,隨後又追加額度至7億元。
那麽,這些錢,都是哪裏來的呢?
答案:供應鏈金融。
四.供應鏈金融,空手套白狼的遊戲?
2017年10月23日,博信股份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博信智通(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嘗試開拓智能硬件及相關衍生領域等新業務。主要營業方式就是將自己代理、生産的産品,比如智能音箱、無線耳機、智能門鎖等産品銷售給京東商城。
而在2018年3月2日的公告中,對此有詳細的說明,當時的這些産品在京東商城已經上線,但僅有“少量銷售”。
貨物如此一買一賣,可以賺取差價,但是這裏有兩個問題,第一,博信智通所銷售的産品,並沒有什麽領先的核心競爭力,處于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所以利潤率不會很高。第二,京東是一個比較強勢的銷售平台,因此,從銷售到彙款存在著一定的賬期,對于公司的現金流是一定的考驗。
並不高的利潤加上並不短暫的賬期,這並不是一樁好生意,因爲對于博信控股來說,他最缺乏的就是錢。
于是,“供應鏈金融”就借勢登台,粉墨登場了。
所謂供應鏈金融,其實無非就是幾步:
1.羅靜用自己掌控的港股公司承興控股與京東簽訂供貨協議,將貨物供應給京東,由後者進行銷售。
2.銷售完成後的30天,京東將貨款支付給承興控股,換句話說,承興控股每銷售一次貨物,都有一張應收賬款(支付者是京東)。
3.承興控股爲了提前拿到現金,將這筆應收賬款轉讓給第三方,比如可以99萬賣給第三方。這樣一來,承興控股可以與京東簽訂供貨協議之後快速拿到貨款,第三方可以在賬期到來時獲得1萬元的利潤,相當于1個月時間賺了1%的利潤。
各取所需,兩全其美。
只是時刻保證初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上面我們說的供應鏈金融只是很初級、萌芽的一件事情,作爲頂級杠杆玩家的羅女士,很快就把這件事情做出了一種嶄新的模式,引入了一個著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由諾亞旗下的歌斐基金公司將自己的應收賬款打包成理財計劃或者私募基金,銷售給合格投資者。
所謂合格投資者,有兩個標准,一是淨資産不低于1000萬元的單位;二金融資産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
說得通俗點,就是賣給了土豪們。
一共賣了34個億。也就是說,理論上京東應該欠著承興控股公司34個億的貨款。
很快,歌斐資産就發現,無論是承興控股,還是博信股份,都還不了自己錢了,據說諾亞的老板汪靜波曾經與羅靜數次談判,最終還是無奈的選擇了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而對于這34億元的應收賬款,京東方面直接甩鍋:
圖七:京東的聲明
除了歌斐資産賣出去的這34億,雲南信托也不幸中招。
《國際金融報》記者已經確認的相關信托計劃有雲南信托-雲湧1號、4號、7號、8號、10號和1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成立規模分別爲4460萬元、32090萬元、1900萬元、30000萬元、29990萬元和11960萬元,總計超過11億元。
以雲南信托雲南信托曾經在2018年8月3日發售一款雲湧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爲例,産品規模5000萬元,期限12個月,用于購買廣州承興營銷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電商龍頭(包括但不限于京東、蘇甯等)作爲付款方的應收賬款,購買價格按照應收賬款金額的80%計算,信托存續期內可以循環購買基礎應收賬款。
依然是高大上的供應鏈模式,依然是頭部電商平台的營收賬款,然而“歌斐資産”看上去越來越像“割韭資産”。。。
只是對于商界木蘭羅靜來說,這到底是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還是冰山將覆前的第一道裂縫,恐怕就無人能斷了。
五.尾聲
縱觀羅靜這位商界木蘭一路走來的曆程,讓人覺得很有一些五味雜陳,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
一個一直爲保潔公司、百事公司等大企業提供各類銷售支持服務的女老板,爲何在幹了老本行18年之後突然開挂,以近乎梭哈的手法先後拿下了港股、新加坡、A股三家上市公司,並且對各類資本運作手段、市場熱點撚熟于心,而抛開道德角度來說,供應鏈金融這個點子更是天才之作。
假如A股市場持續向好,博信股份股價飙漲,彼時羅靜只需減持部分股份就可以輕松覆蓋掉這些利息,整個騙局仍然可以持續下去;另一方面,她手上的承興控股股價已經到了5元多錢,此前買入的成本不過7毛錢,當初的5個億,已經變成了30多億,所以羅靜完全可以減持這些股份,套現還賬。
只可惜,天理昭昭,行情不好,自己被捕的消息公開之後,承興國際的股價跌得稀裏嘩啦,她手裏的30多億又頃刻間縮水成了5個億,回到了4年前的原點。
只能感歎,從華信到安邦,頂級杠杆玩家是一場注定沒有結局的修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文學作品中,南北朝的花木蘭爲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和田産,迫不得已,代父從軍。而商界木蘭羅靜,從一個18年的銷售,忽然變身成爲資本運作的高手,這背後到底是忽然遇到了什麽貴人,還是和花木蘭一樣,有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苦衷。
唉,可人家花木蘭只殺敵人,不割韭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