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黃昏戀”、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無孔不入,老年群體格外容易被盯上。不法分子通過編造話術、假扮角色等,向他們實施精准詐騙。騙局背後究竟藏著哪些套路?北京市朝陽區反詐中心民警結合高發案件進行剖析,爲大爺大媽支招。
制圖 宋溪“交友”以爲邂逅異國真愛 險些被騙走1400萬
素未謀面、跨國網戀,如此傳奇的故事未必只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還可能屬于花甲之年的老人。作爲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的反詐民警,王佳就曾遇到過這樣一位事主。
60歲的李女士在網上認識了一名自稱英國商人的男子,兩個人通過微信聊天交往了兩三個月。對方謊稱自己被前妻抛棄,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以此博得李女士的同情。這名男子還給李女士看了護照,上面的照片英俊帥氣。盡管從未進行過視頻聊天,但在甜言蜜語的攻勢下,李女士還是動了心,以爲邂逅一場浪漫的“黃昏戀”。
之後,這名男子聲稱要將自己的所有家當數十萬美金寄到中國,跟李女士一起買房過日子,還承諾要帶她去夏威夷旅遊。正當李女士滿懷期待時,該男子說錢在馬來西亞的銀行被凍結,需要交一筆反恐怖證書費,讓李女士幫忙。沒多久,又說錢被新加坡和香港的海關凍結,繼續讓李女士交錢。
這時候,李女士的家人發現情況不妙,擔心她被騙,于是向反詐民警求助。根據家人提供的轉賬記錄,王佳發現收款人涉及七八個中國人的銀行賬戶,她敏銳地覺察到,這很可能涉嫌一起詐騙案。
“國內發生的第一例電信網絡詐騙案就是對方冒充外國人,以談戀愛爲名,給事主寄包裹,要求交各種費用,以此實施詐騙。”利用公安機關串並案的工作機制,王佳查明這些銀行賬戶的確涉嫌參與本市多起詐騙案,立即請同事用全國反詐中心電話96110給李女士撥打攔截勸阻電話,希望她提高警惕,但李女士矢口否認自己最近有跟外國人網上交友。
對此,王佳並不意外。“網絡交友是最難勸阻的,事主往往覺得反詐民警壞了自己的好姻緣。”通過與家屬溝通,王佳意識到用傳統方式勸阻可能不起作用,于是調整策略,告訴李女士自己是跨國網絡交友詐騙案件專案組的偵查員,發現她與詐騙分子有經濟往來,需要她配合調查。
李女士從王佳那裏得知犯罪嫌疑人特征跟自己正在交往的這名男子完全吻合,作案手法也如出一轍,一下子慌了神。察覺到李女士態度有所轉變後,王佳順勢詢問她是否有難言之隱。李女士不再抵觸,將自己的經曆和盤托出,坦言自己已經背著家人將房産抵押了1400萬元,險些要被對方騙走。
“還有一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也是打著交友的幌子,就是我們熟知的‘殺豬盤’,他們將被害人稱之爲‘豬’,先在網上尋找獵物,取得對方信任後,再引導被害人去虛擬平台參與賭博或者進行所謂的投資理財,從而實施詐騙。”在王佳看來,這種詐騙給被害人造成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有嚴重的精神創傷,正所謂“殺人誅心”。
“辦案”冒充公檢法查案件 故意設置呼叫轉移
“除了交友以外,老人還容易落入冒充‘公檢法’的陷阱,因爲很多老人對‘公檢法’有種天然的敬畏感,一聽到自己涉案,就急于自證清白,配合對方進行各種操作。”王佳見過不少受騙老人,但他們往往歲數大,再加上當時緊張,很難准確還原出詐騙過程中的完整細節。
怎樣才能知道騙子用過哪些伎倆?王佳沒想到,冒充“公檢法”的電話居然主動送上門。
“對方說自己是大興分局的,號稱一起詐騙案跟我有關,還能報出我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王佳推測,應該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了。“對方追問我是否丟過身份證,我故意順著說‘丟過’,對方連忙警告我,說我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了,還辦了張建行卡,涉嫌洗錢。”
王佳明白,這正是他們的慣用套路,于是提出直接去大興分局,對方斷然拒絕。“我沒有直接揭穿他,因爲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知道老百姓的錢究竟是怎麽被騙走的。”王佳繼續假裝配合,按照要求加了QQ。對方發來PS的工作證和通緝令,並讓她在手機上按“**21*”加一串手機號碼和#後撥出,號稱這樣才可以加入做筆錄的系統。
“很多人不知道,這是設置呼叫轉移的代碼,一旦設置成功,親友及民警就無法與事主取得聯系,也就沒辦法及時攔截勸阻。”看王佳有些猶豫,對方又提出可以視頻通話。
“乍一看,對方穿著制服、戴著警帽,還挺像那麽回事。”不過,憑借著以前在重案隊的偵查經驗,王佳看出視頻中“民警”的眼睛一直沒有正對鏡頭,嘴型也對不上。她提出質疑後,對方用“信號不好,畫面有延遲”搪塞過去。
眼看視頻要露出馬腳,對方又切換語音,發來一個“案件清查”的網站,讓她填寫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銀行登錄密碼、支付密碼和驗證碼。“這其實就是個釣魚網站,一旦輸入就可能被盜刷。”王佳故意輸錯信息,反複幾次後,對方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被識破,便問她到底是幹什麽的。王佳拿出“北京市優秀女民警”的獎杯,對方這才明白,原來是假民警遇上了真民警。
經過前後三小時的周旋,王佳不僅獲取了不法分子的真實手機號和用來招搖撞騙的假視頻,還掌握了整個作案手法,爲日後的攔截勸阻和宣傳反詐積累下寶貴經驗。
“老人被詐騙後會深深自責,覺得是自己太大意,才中了騙子的圈套,親手把錢交給對方。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長期生活在陰影裏。”在王佳看來,多破案不如不發案,“很多時候,破案並不意味著錢款可以全部追回,所以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事前預警和攔截勸阻至關重要。”
提醒警惕養老詐騙六大套路
除了“看不見、摸不著”的電信網絡詐騙以外,還有不少瞄准老年群體的詐騙案件發生在“面對面”的情況下。
8月4日,北京高院組織八家法院集中對15件涉養老詐騙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在隨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高院介紹了涉養老詐騙案件中的六大套路。
套路一:投資“養老項目”
不法分子以開辦養老院、購買養老公寓、入股養生基地等爲由,以售後定期返點、高額分紅爲誘餌,誘騙老年人參與投資,集資後因運營不善而資金鏈斷裂,更有甚者直接攜款潛逃,造成老年人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産。
套路二:宣稱“以房養老”
不法分子以“房本在家無用”“不耽誤自住或出租”等話術,誘騙老年人簽訂房地産抵押擔保的借貸合同或相關協議,將抵押房屋獲得的資金購買其推介的所謂理財産品,後借助訴訟、仲裁、公證等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屋。
套路三:提供“養老服務”
不法分子以旅遊考察、預售養老床位、介紹對象等名義,誘騙老年人到所謂的養老基地、福利院參觀遊玩或與相親對象見面,虛構養老服務項目,以辦理會員卡、購買養老床位、預交養老服務費用、婚介介紹費等手段,騙取老年人錢財。
套路四:代辦“養老保險”
不法分子謊稱社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或者冒充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等,騙取老年人的材料費、好處費。
套路五:開展“養老幫扶”
不法分子以義務診療、心理關愛、直播陪護、慈善捐助、志願服務、組織文化活動等形式獲得老年人的信任,對老年人實施詐騙。
套路六:銷售“養老産品”
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青睐的養生、保健、收藏品等領域,采用免費旅遊觀光、情感陪護、虛假宣傳等手段,采取免費發放禮品、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會議營銷、養生講座等方式,誘騙老年人購買價格虛高的保健品、藥品、收藏品或者假冒僞劣産品。
(原標題:警惕!騙子讓你這樣操作手機,實際是設置了呼叫轉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宗媛媛 美編 宋溪
流程編輯:u09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