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描繪上海近五年成就的“新時代 新奇迹·2017-2022”上海發展成就展正在線上展出。3萬多文字、400余幅圖片、30余部短視頻……圍繞“上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這條主題主線,生動講述著這五年這座城市的拼搏與奮鬥曆程。
今天起,讓我們分主題帶你去看一看,那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一個個催人奮進的故事、一幅幅令人難忘的畫面……
要主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提高城市經濟密度、提高投入産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2018年11月6至7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
上海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總量規模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四大功能”不斷強化,“四大品牌”持續打響,“三大産業”發展壯大,城市數字化轉型系統推進,城市發展布局更加完善,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城市軟實力全面增強。
“五個中心”功能實現整體提升
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有力推動了經濟轉型升級。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基本建成國際經濟中心
“十三五”以來,上海生産總值連續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台階,2021年達到4.32萬億元,人均GDP 達到2.69萬美元。以服務經濟爲主的産業結構率先形成,基本建成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産業能級高、集聚輻射能力強的國際經濟中心。
發展具有引領策源功能的創新型經濟,培育和吸引高能級創新主體,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含量和質量。圖爲上海電氣制造出口至南非庫貝赫核電站蒸汽發生器,這是我國首次完全商業化核電出口。
上海發展輻射區域大、附加值高、 具有品牌優勢的服務型經濟,增強 集聚輻射帶動功能。圖爲中國第一家公有雲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國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 的上市企業優刻得。
上海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和控制力的總部型經濟,著力培育吸引集聚多功能、高能級的國內外企業總部,截至2021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831家。圖爲2021年5月,第三十四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舉行。
上海發展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體現高水平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的開放型經濟,著力提升“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圖爲2021年9月,上港集團投資建設並擁有運營權的以色列海法新港舉行開港儀式,標志著我國企業首次向發達國家輸出“智慧港口”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
上海發展傳統線下流量和新型線上流量並重的流量型經濟,促進資金、人才、技術、信息、數據等要素資源高頻流動、高效配置、高能增值。圖爲2020年12月1日,首屆“上海在線生活節”啓動,吸引餓了麽、美團、盒馬、叮咚買菜等多家重點電商企業參與。
強化特色産業集聚,營造最優産業發展生態,推出40個特色産業園區,已成爲上海高端制造新陣地、産業投資新熱土、經濟密度新高地。圖爲上海特色産業園區分布圖。
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堅決落實國家戰略,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不斷加快金融改革開放創新步伐,持續完善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大力集聚各類高能級金融機構,著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已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突破 2500 萬億元。
2020年1月16日,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開業。
金融服務力度持續加強,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2021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中,上海融資環境排名全國第一。“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圖爲上海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簽約儀式。
金融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金融中心城市影響力明顯擴大。圖爲第十三屆上海陸家嘴論壇(2021)。
基本建成國際貿易中心
上海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口岸貿易總額占全球3.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電子商務交易額、服務貿易額均位列全國城市首位,基本建成了與我國經濟貿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貿易投資網絡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努力打造成爲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不斷鞏固提升國內資源配置功能,穩步拓展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截至2021年,上海大宗商品貿易平台超過40家,大宗商品價格成爲國際市場重要風向標。圖爲上海鋼聯全球大宗商品定位可視化系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擴大至超1.8萬億元,居全國城市首位,被國務院納入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培育建設試點城市。圖爲上海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于2020年5月4日正式啓動首屆“五五購物節”。
國際會展之都基本建成。世界百強商展數量穩居全球首位,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會展企業數量居世界主要會展城市第二位。圖爲2021年4月19日至28日,國內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汽車大展之一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
聚焦外資提質升級,貿易主體能級穩步提升。2021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達225.5億美元,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外資研發中心達到506家,外資研發優勢效應明顯。
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資源要素集聚、樞紐能級提升、服務功能完善、市場環境優化、區域協同發展等領域成果卓著,初步具備了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顯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世界排名躍升至第三位,成爲繼新加坡、倫敦之後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
國際集裝箱樞紐地位全球領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跨越式發展,2021年超過4700萬標准箱,自2010年起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港口連通度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圖爲上海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
亞太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初步建成,成功構建國內首個“一市兩場”城市機場體系,客貨運輸能力顯著提升,機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別位居全球第3位和第4位。圖爲浦東國際機場。
亞洲郵輪樞紐港建設穩步推進,港口布局更加完善,郵輪産業配套逐步健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爲郵輪母港基地,自2016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亞洲第一、全球前列郵輪母港地位。圖爲2018年7月13日,吳淞口郵輪港新客運大樓投入試運營。
航運要素高度集聚,服務功能不斷健全,世界一流港航企業在滬集聚
2022年5月31日,27個從加拿大溫哥華進口至中國的集裝箱,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碼頭被裝上“美若馬士基”輪運往天津港。這是國內首單外資班輪船公司“沿海捎帶”業務正式落地,標志著我國國際航運領域開放的一次重要突破。
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成功舉辦首屆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圖爲論壇現場。
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
上海深入推進科創中心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支撐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高水平科研力量體系基本形成,産業技術創新基礎能力不斷夯實,符合創新規律的體制機制、適應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以及國際化的創新網絡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已經形成並加快向形成核心功能躍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創新策源能力顯著提升
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研究機構等加快培育和集聚,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度、顯示度不斷提升。圖爲張江科學城。
面向經濟主戰場,創新驅動引領力日益凸顯
上海微技術工研院-8英寸硅光專用工藝平台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
中國首個具有國際品質的國産心髒起搏器——創領心律醫療心系列國産起搏器
被譽爲“人體哈勃望遠鏡”的 Total-body PET/CT(uEXPLORER)
中國首款獲批上市的CAR-T腫瘤細胞治療産品
中國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龍骧
精海1號無人艇在南海島礁探測作業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爲“18”,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
2022年5月14日,編號爲B-001J的C919大飛機安全完成試飛,這是中國商飛即將交付的首架國産大飛機。
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爲國家兩機專項提供重要支撐。
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爲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也是我國唯一超過600米高度的建築,首創了“垂直城市”超高層建築模式。
“造島神器”,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鲲號”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艙外航天服防護面料,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産品成功配套我國自行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助力“神州十二號”和“神州十三號”宇航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
全球首條公裏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段在上海中心城區投運
集成電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實現國産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惠民實效不斷彰顯
上海“十四五”手繪水墨Rap動畫《上海 Go High》
強化“四大功能”
進入新發展階段,做強功能是上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上海正全面強化“四大功能”,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努力成爲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好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
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著力提升要素市場國際化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和航運服務能級,持續提高全球資源的集聚濃度、鏈接強度和輻射廣度。
上海海港全球航線網絡圖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突出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提高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會場現場
強化高端産業引領功能
按照“高端、數字、融合、集群、品牌”的産業發展方針,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規模倍增,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産業,大力推進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
上汽集團打造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産品智己L7
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
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各類有形、無形網絡通道,更好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流通。
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期間,國家會展中心夜景俯瞰。
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上海積極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努力加快經濟數字化,全力加快生活數字化,聚力加快治理數字化,著力完善數字發展環境。
經濟數字化
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堅持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圍繞城市戰略定位和核心功能,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大力支持數字新技術研究和産業化,加快發展在線新經濟,打響新生代互聯網品牌,全面啓動國際數據港建設;加快推動産業數字化,加快制造智聯化轉型,推進商貿平台化建設,深化金融科技化賦能,優化科創數字化生態。
2021年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宣布上海等29個城市達到了千兆城市評價標准,建成全國首批“千兆城市”。截至2021年,上海市固定寬帶用戶下載速率爲65.42M,排全國第一。圖爲上海電信5G基站建設。
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並啓動全數字化交易系統,首發數商體系,全新構建“數商”新業態。
生活數字化
推動生活數字化轉型,提高城市生活品質。堅持貫徹“人民城市爲人民”重要理念,按照需求導向、問題導向,以數字化手段精准觸達“基本民生”,推動數字化賦能醫療服務,提升數字教育服務能級,推動就業和社保服務便利化;數字化創新發展“品質民生”,發展數字文旅體新模式,打造便捷高效一體化出行服務,推動社區和商業服務數字化轉型;著力跨越“數字鴻溝”,實施長者服務“銀色數字工程”。
2021年,上海積極推進“出行即服務”(MaaS)系統建設,推進便捷停車、一鍵叫車等服務,提升市民出行感受度。圖爲一鍵叫車進社區。
依托“隨申辦”App,上海市試點醫療付費“一件事”項目,市民付費更便捷、就醫時間大大縮短。
《一網通辦》形象宣傳片
截至2021年,上海“一網通辦”接入服務事項3458項,高頻事項基本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實名用戶數超6195萬,日均辦件量超28萬。
治理數字化
推動治理數字化轉型,提高現代化治理效能。全面構建體現整體性轉變的功能系統、支撐全方位賦能的技術框架、適配革命性重塑的治理格局,基本建成以智慧精細、以人爲本、安全可靠、叠代優化、實戰管用爲主要特征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爲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提供堅實支撐和治理保障。
2018年4月12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正式揭牌。作爲“智慧政府”的基礎設施,上海依托大數據中心這個城市數據樞紐,打破部門“數據孤島”,推動政務服務從“群衆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上海大力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一網統管”市級平台已彙聚72家部門的220 個系統、1202個應用,依托遍布全市的1億余個智能感知端,每日彙聚、共享、交換數據超過10億條,打造城市數字體征系統,初步實現態勢全面感知、趨勢智能研判、資源統籌調度、事件閉環處置。
素材來源:“新時代 新奇迹·2017-2022”上海發展成就展
編輯:陳雲峰 蔣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