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5月13日)最新消息稱,爲了促進中國與新加坡的雙邊貿易和投資億發展兩國經濟,並爲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以穩定金融市場,中國央行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爲3000億元人民幣/610億新加坡元,協議有效期爲3年,屆滿雙方同意仍可以繼續延期。
據悉,早在2010年7月23日,中國央行就與新加坡金管局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當時的規模今晚1500億元人民幣/300億新加坡元,2013年續簽協議時才將規模擴大到3000億元人民幣/600億新加坡元。
所謂的本幣互換,指的是以一定的彙率互換雙方一定的貨幣量,增加對方的外彙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同時,這種做法也可以做到穩定雙方彙率,從而防止外彙市場混亂對貿易帶來的影響,尤其是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
這是繼擁抱中國海外項目之後,新加坡進一步拉近與中國貿易關系的新舉措。畢竟對于新加坡來說,中國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2017年,新加坡出口的産品中,有35%出口至中國,從中國進口的産品也占總進口的16.2%,雙邊貿易額達到1573.7億美元。爲了維持與中國的貿易額,俄媒表示,新加坡正在搶抓中國海外項目的商機,認爲該項目是合作共贏的重要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本幣互換也是加大雙邊貿易額的重要途徑之一。不過,這對中國來說卻有著更深刻的意義。分析認爲,通過本幣互換協議令人民幣成爲結算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再使人民幣成爲這些國家的儲備貨幣,最終從區域走向國際,實現國際化。由此可見,對于新加坡等國來說,本幣互換協議可能僅僅意味著擴大外貿市場,而對于中國來說,則關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著更爲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