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陳欣】“針對歐方有關錯誤做法,中方堅決反對,並已提出嚴正交涉。”29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先後就歐盟針對香港國安法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表明嚴正立場。此前一天,在一份由各成員國外長簽署的聲明中,歐盟宣布了包括限制向香港出口敏感技術設備在內的措施。一些媒體注意到,與美國不同的是,歐盟“行動有限”,沒有威脅針對中國官員和金融機構進行所謂制裁。美國越來越激進地試圖在全球建立“反華統一陣線”,歐盟面臨“選邊站”的現實壓力,但顯然也不願放棄與中國經濟合作的巨大利益。28日,中歐舉行第八次經貿高層對話,尋求加強經貿關系。法國《歐洲時報》評論說,積極嘗試雙方共贏,遠比那些帶著偏見的攻擊和帶著意識形態的假想更正能量。
“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在針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發表之前,歐盟各成員國遲遲無法就以一個聲音做出回應達成共識。“德國之聲”29日報道稱,這是因爲各成員國考慮到對抗中國可能付出貿易代價。直到周二,歐盟才在德國和法國的號召下做出一致表態。
歐盟對香港國安法表示“嚴重關切”,重申支持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保持高度自治。聲明稱,作爲“最初反應”,歐盟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進一步審查和限制向香港出口特定敏感設備和技術,特別是可被用于“內部鎮壓、攔截通信或網絡監視的”;考慮香港國安法對庇護、移民、簽證和永居政策的影響;采取措施支持香港公民社會;暫不與香港進行任何新的談判,並將審視國安法對歐盟與香港現有協議的影響等。
德新社稱,用德國外長馬斯的話來說,這等于歐盟有了一個“通用工具箱”,以便成員國選擇如何回應北京的行動。德國外交部28日隨即發表聲明,稱德國將立即停止向香港出口軍事裝備以及特別敏感的軍民兩用商品,並以對待中國其他地區的同樣方式對待香港。
“我們敦促歐方切實尊重中國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停止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29日,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就歐盟的一系列措施表示,“一國兩制”落實得好不好,中國人民特別是香港人民最有權利發表意見。歐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歐盟既然聲稱在香港擁有利益和關切,希望看到香港繁榮穩定,就應該以實際行動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單方面出台一些所謂的應對措施,影響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一些媒體注意到,歐盟的聲明有些“特殊之處”。“聲明沒提制裁”,奧地利《標准報》29日稱,歐盟沒有提及“一系列措施”將如何實施,也未提及經濟懲罰措施,更沒有制裁中國官員的內容。在許多領域,都取決于成員國是否以及如何實施這些措施。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分析說,相較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可對中國官員和金融機構祭出制裁與簽證限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及英國宣布中止與香港的引渡協定,歐盟的行動有限。
在德國新聞電視台看來,歐盟目前的回應更多是象征性的。報道稱,歐盟受到美國以及其成員國內一些勢力的壓力,必須做出回應,以表明歐盟對民主和人權的關注。但歐盟的回應顯然是一種有限度的、平衡的反應。時間上,聲明正式發出距香港國安法通過已有數周。而內容上,這顯然是各成員國妥協的結果,希臘、匈牙利等與中國經濟關系緊密的國家並不願意制裁中國。
不過,歐盟在聲明的最後說,今年底前將審核所采取措施産生的影響。對于其後續是否有新措施跟進,還有待觀察。
美國施壓讓歐洲難受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爲,歐盟出台針對香港的措施,是向特朗普政府更偏強硬的對華立場進一步靠攏。該報說,有迹象顯示,美國正推動有關針對中國的協調外交行動。本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與他的副手博明曾一起赴歐洲進行訪問。新加坡《海峽時報》稱,面對美中沖突,歐盟的擔憂與日俱增,本想置身事外,卻發現早已卷入其中。讓歐洲人困惑的是,在特朗普執政下,美國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恃強淩弱、充滿敵意的大國,不像盟友。
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同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舉行視頻會見。韓正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展示並豐富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內涵。蒂默曼斯回應說,作爲全面戰略夥伴,歐方願同中方共同倡導多邊主義,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此前一天,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同法國外長勒德裏昂通電話時說,中歐是世界多極化的兩支重要力量,應當發揮全球穩定器的作用。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28日評論稱,中美關系日益緊張,夾在中間的歐洲政府正與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保持著微妙的關系。歐洲與中國的“戰略關系”將成爲歐盟的一道考題。德國認爲中國既是重要夥伴,也是競爭對手,但對美國施壓排除華爲,德國至今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法國總統馬克龍稱特朗普是朋友,但特朗普對美國盟友的矛盾心態以及對外交准則的藐視令法國震驚。而且法國認爲,中美關系緊張難讓法國受益。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柏林赫爾梯行政學院數字治理教授丹妮拉·斯多克芒的話說,目前歐洲處境尴尬,因爲中國和美國都想加強與歐洲的關系。歐洲希望在中美關系之間保持獨立的角色。YouGov的民調顯示,如果必須有所選擇,歐盟可能會選擇美國的立場,但目前他們不想站在任何一邊,因爲只有10%的歐盟受訪者贊同美國。
北京和布魯塞爾仍尋求加強經貿關系
香港《南華早報》29日稱,盡管存在沖突,盡管中國與美國的宿怨不斷加深,北京和布魯塞爾仍在尋求加強經貿關系。歐盟希望與中國在今年年底達成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投資協定。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共同以視頻會議形式,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德國《商報》報道說,東布羅夫斯基斯28日努力放松氣氛,甚至用普通話對劉鶴表示歡迎。作爲6月中歐領導人會晤的後續行動,這次對話圍繞“開啓後疫情時代中歐合作新局面,引領全球經濟穩健複蘇增長”的主題進行討論。中方稱,雙方就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濟治理、世貿組織改革等達成一系列豐碩成果和共識。歐盟表示,雙方在公平競爭領域相關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
法國《歐洲時報》評論說,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中歐關系風風雨雨,總體上保持平穩。置于全球背景之下,歐中地理標志協定、歐中投資協定盡管都經曆馬拉松談判,但至少表明,歐中均致力于維護基于規則的貿易投資體系,努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這與美國動辄以貿易戰、“脫鈎”等手段脅迫他人的出發點有本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