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Running
時光荏苒,春去秋來,跑步的發展和印記,除了留在獎牌上,也隱藏在號碼布中。
馬拉松獎牌、證書、號碼布,見證了你的一路征程。而號碼布除了對你來說獨一無二,更能體現出時代印記,號碼布是所有馬拉松比賽中信息量最大的載體之一,你會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號碼布越來越複雜,能承載的東西越來越多,包括跑步科技的痕迹。
你的第一個號碼布是什麽樣子,你還記得它嗎?
這是我的第一塊號碼布,2000年紅河北京國際馬拉松,你沒看錯,那一年是紅河集團贊助的,可能後來發現跑步的人都不怎麽抽煙,就不再贊助了。那時的號碼布,有兩塊,跑步時候需要前面一塊後面一塊,而且,號碼布真的是一塊布做的。
早年間的馬拉松發展,都還很蠻荒,有的比賽甚至號碼布上連賽事名稱都沒有,你能猜出這是什麽比賽嗎?
嘿嘿,揭曉答案,這是2010年上海國際馬拉松。你會不會大吃一驚?
這塊帶著濃濃曆史印記的號碼布,是國內第一場民間組織的馬拉松——2009年渾善達克沙地馬拉松,當時是有綠野組織的,上面的綠野飛驢是不是很可愛?我這號碼也夠二的,但我是那屆比賽的冠軍
這塊號碼布是2011年北京TNF100,那一年我是泰尼卡越野跑隊TTT的成員,所以號碼布上還貼了一個泰尼卡的logo,也算曆史的印記了。號碼布還是很簡陋的,什麽賽道圖、緊急聯系電話一概沒有。
一定要說說這塊號碼布的計時芯片,你們看看是一個金屬線圈,老大一個,那個時候的科技可想而知。
中國版的跑者世界雜志社舉行的五嶽寨越野賽,50公裏,可以看到號碼布上印著海拔圖,爲什麽是倒著的?當然是給選手在胸前自己看的了。現在多數比賽已經都有了海拔圖,漸成標配。
全宇宙最簡單的越野賽號碼布——2011年長春淨月潭山地馬拉松。信息少的就像解讀密電碼。第一眼我自己竟然都沒想起來是啥比賽。
首屆伊金霍洛馬拉松,贊助商也沒有體現,只有田協標志和賽事logo。可以說,2013年之前的各種馬拉松,都是比較粗糙的,但那時候的跑者確實真愛跑。
越野跑的鼻祖,杭州威斯西湖跑山賽,由風雪戶外主辦,那個時候沒有計時芯片,各個打卡點采用的是蓋章,有沒有點意思?
2013年我第一次去波士頓馬拉松,那一年還親曆了波馬爆炸案,不過看看那時候的號碼布能看出,已經開始使用條碼技術來跟蹤物料啦。我那年是wave 4、 corral 9。
2014年重返波士頓,全世界跑者爲波士頓療傷,你能看到右下角多了一顆心嗎?
這款號碼布也是需要猜的,2011年大連國際馬拉松。一句話,看上去信息特別少的號碼布,多半都在2013年以前。
首屆萬科大鵬新年馬拉松,2014年舉行,號碼布上的信息已經比較全了,就是蓋章比較大。
對比一下2020年大鵬新年馬拉松,可以看出,在存取包及各種賽後豐富禮品的細節上更有進步,號碼布還有防僞標志。
香港雷利長征156公裏越野,可以看到號碼布上有裝備檢查和隊伍牌照的環節,出發前要隊伍拍合影,以備賽後檢查。這個比賽是折返的,因爲只有一組路標,回來的路線要反向看路標,所以路線不熟的話,非常容易迷路。完賽率常常只有30%
2010年雅典馬拉松,馬拉松2500周年紀念,我的第一場國外馬拉松,至今記憶深刻啊!記得出發前大喇叭一直在播放“請在自己的出發區出發,跨區出發沒有成績”。我那年在Block 3區出發。
2012年東京馬拉松還不是馬拉松大滿貫,看著號碼布也很簡單。
香港100也有看不出年份的時候啊。香港100是最先引入號碼布上加國旗的形式,因爲國際選手非常多。
對比一下就有年份了。
新加坡日落馬拉松,號碼布上不是名字,是昵稱,這個是比較有意思的設計。
香港渣打馬拉松因爲要分很多時間段出發,所以號碼布上寫的信息非常詳細。值得借鑒。行李車,幾點起跑等。
布拉格馬拉松,也是相當簡潔的,號碼就是突出一個字——大!
首屆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因爲是接力,中途要換衣服,重新別號碼布,加上都是飚速度,汗水很多,一場比賽後磨損嚴重。
近些年的馬拉松上面的信息就很豐富了,贊助商等信息,存取包等信息中規中矩都列在了上面。武漢馬拉松還提供了號碼布塑封服務,使得跑友保存號碼布也成爲一種可能。我這個號碼相當喜歡,A1314,那就是一生一世在A區啊,帥!
你的第一張號碼布是什麽樣子,是否年代久遠?是否簡陋質樸(或者說很醜)?它還能勾起你的回憶嗎?
黑跑黑話
“號碼布,本也可以成爲一種紀念品。”
號碼布、獎牌、證書三件套,共同凝聚了你的努力。
請少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