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根據對經濟發展、吸引和留住高技能專業人員的程度進行評估,每年發布年度世界人才排名報告,我們也可將其稱之爲,世界頂尖人才排行榜。2020年排名結果依次爲:瑞士、丹麥、瑞典、奧地利、盧森堡、挪威、冰島、芬蘭、荷蘭、新加坡、德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香港特別行政區。
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也已發布,排名前12的國家爲:1、瑞士、2、瑞典、3、美國、4、英國、5、韓國、6、荷蘭、7、芬蘭、8、新加坡、9、丹麥、10、德國、11、法國、12、中國。
在以上兩項全球排名中,瑞士都名列榜首。從2011-2020年,瑞士已經連續10年排名全球創新指數第一。而且每年IMD針對人才吸引力的排名調查顯示,瑞士已經連續7年高居全球第一。那麽,爲什麽瑞士這一小國能夠長期成爲吸引世界人才的中心呢?
筆者認爲,綜合各方因素,歸結起來,瑞士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一、先進的教育制度和科學的培訓方式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報告,得益于高質量的小學教育和整體教育體系,以及職業培訓強勁的增長率和高水准的技能多元化,瑞士教育體系在全球首屈一指。
瑞士政府高度重視教育,教育經費的投入在聯邦政府預算中約占8%,在州和市鎮政府預算中約占25%。
瑞士教育制度的優勢體現在:
1、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
爲了培養面向全球的國際化人才,語言優勢是必不可少的。而瑞士恰恰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瑞士有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羅曼語4種官方語言,各州除了要求學生學習本州官方語言之外,通常還會讓學生再學習另外一門到兩門官方語言。
如果一個中國學生在瑞士讀國際學校,國際學校通常是英語授課,再加上學生已經掌握的母語中文,那麽這個學生在中學期間就會掌握3-4門語言。
2、精英化教學標准
統計數據顯示,按人口計算,瑞士的人均諾貝爾獲獎率與人均專利都居于世界首位。而瑞士這個僅有800萬人口的歐洲小國,之所以能夠成爲諾貝爾獲獎大國,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于它的精英教育。
瑞士的寄宿學校,一直以來以服務外交官子女爲目的,所以學校十分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和安全。昂貴的學費、貴族式的教育以及對隱私的高度保護,使得瑞士學校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皇室、政界、商界高淨值人群的青睐。
瑞士學校中的學生可能是各國的王子、公主、明星和富豪的子女,但直到他們畢業人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學校老師會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不會對其中任何一個學生區別對待。
基于瑞士優良的教育條件,許多世界名人都把子女送到瑞士接受教育。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洛克菲勒家族、比爾蓋茨家族都把子女送入瑞士就讀。朝鮮現任領導人金正恩自199年(7歲)起在瑞士生活了9年。
3、濃厚的國際化特色
目前中國留學生遍布世界,但真正能夠掌握足夠學識,學成歸來後能成大器的不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英美學校雖說是國際學校,但其本國學生仍占60%-80%。由于受到語言障礙的限制,中國學生很難融入,容易抱團,由此以來就難以達到海外留學的最佳效果。
瑞士的頂級寄宿學校對于每個國家的學生人數都有約10%的上限,有些學校甚至只有3%-5%。所有頂級寄宿學校都有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學生,是典型的國際學校。
4、師資力量強大
爲確保教學質量,瑞士寄宿學校均采取小班授課,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受到密切關注。瑞士國際學校的師生比例通常爲1:6,部分學校可達1:4,甚至有的學校能達1:2。一些學校的老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特質、不同學習進展而制定課程表和學業任務,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瑞士獨具特色的職業教育
瑞士是歐洲擁有雙軌制教育系統的國家。瑞士義務教育(初中畢業後)之後,大概只有1/3的學生會上高中,更大比例2/3的學生會選擇職業教育。瑞士職業教育的獨到之處在于,側重培養技術院校的專長培養,學生可以專修機械工程、電子技術、建築、商業行政、師範、藝術音樂以及酒店管理等,成爲實踐性技術人才。
爲了保障市場有足夠的高技術勞動力,瑞士致力于提供最一流的培訓和教育。瑞士享有國際盛譽的學術教育與直接面向實踐的實習制相輔相成,二者構成了雙軌教育體系。面向經濟需求的數以百計的職業爲市場培養了大量合格、專業的勞動力。
在瑞士,每一個職業都有一個嚴謹、完整、高標准的職業培訓系統,學成後可獲得證書,持證才能上崗。由此可見,瑞士的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爲重要的。
上大學並不是瑞士人成才的唯一途徑,而只是選擇之一,大學文憑並不是職業的敲門磚。由于瑞士有把各個專業領域做專、做精、做細這樣的社會風氣和社會認知,使得瑞士有了一大批年輕就業大軍不斷充實到各行各業,這也正是“瑞士制造”能夠享譽世界的堅實基礎。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130個國家的人力資本開發和部署情況進行排名,透過評估5個不同年齡組的人們可以獲得的教育、技能和就業水平來確定人力資本情況,最終瑞士被評爲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
IMD認爲,瑞士已經制定出一套實用且經濟的方法,將教育定制爲國家主要産業所需的制造、研究、開發以及技術工作。
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發展
由于瑞士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狹小僅爲4.1萬平方公裏,境內全是高山與湖泊,沒有海域與出海口,資源十分匮乏,所需原材料與能源的95%都依賴進口。
自然條件所決定的國情,迫使瑞士必須走以出口爲導向的經濟發展之路。而要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只能發展高、精、尖産業。瑞士人很早就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將教育與科技作爲立國之本,將科技強國作爲國家的發展目標。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瑞士人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
如果按照人均計算,瑞士每年投入科研的資金高達上百億瑞士法郎,是全球科研投入比最高的國家。由于瑞士科研基礎極爲雄厚,被世界很多著名公司看好,在瑞士設置研究中心的大公司隨處可見,因此,在這裏經常可以遇見諾貝爾獲獎者。
重視智力投資和科技創新使得瑞士在全球衆多研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在世界10項尖端技術領域,其中7個領域的最高增長率由瑞士占據。由于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條件,使得瑞士能夠成爲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中心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瑞士中立國的地位,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是吸引衆多國際人才的有利條件
從曆史上看,瑞士之所以能夠持續成爲全球第一創新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穩定和睦的社會和國際高端人才的流入。由于瑞士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永久中立國,其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直吸引著因戰爭等不可抗力而離開自己國家的人才。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一個安定幸福的國度,本身就爲吸引人才營造了最好的環境。數百年來世界各國的人才移民,已經爲瑞士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十分雄厚的基礎。
另一方面,瑞士政府大力支持科研創新,政府並沒有規定在哪些領域進行投資,而是邀請人們來分享自己的創新點子,然後選擇那些最好或者是最有影響力的方案和個人來進行支持。
政府支持科技研究的公共資金主要由科研人員自主申請,科研經費公開競爭,擇優批准。瑞士聯邦用于支持瑞士大學研究的公共資金主要由兩個機構負責: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科技創新署。
除了政府支持外(占研發支出的1/4),超過60%的研發支出(總額約爲180億瑞士法郎)是由私營企業直接提供資金,余下的則來自國外投資者。這就使得瑞士的科技創新有了足夠的的資金保障。
四、校企緊密結合,教育與商業接軌的模式,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瑞士科技創新署有一項直接向大學提供資金支持的政策,即扶持高等教育與商業合作夥伴共同參與研發項目,這份補貼爲企業降低了研發創新的成本,同時又幫助學術機構開發的創新知識可以更好地運用于市場和經濟,促進了企業與學校間的合作,共同開發新産品。
瑞士的應用科技大學大多以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爲目標,在科研上以産業需求爲導向,強調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注重于産業界開展合作。例如,西部應用大學有來自于不同學院的13個研究小組組成的“卓越網絡”,根據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需求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轉讓。
結語
事實證明,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目前,新一代技術革命的浪潮已經成爲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人才則成爲國家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高精尖”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爲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未來需要在培育人才和吸引人才兩方面同時著手,去努力破解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