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中國人從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潮汕等一帶飄洋過海來到南洋打拼,繁衍後代。自此,馬來西亞彙聚了7大曆經千秋萬代的籍貫——福建、客家、海南、福州、廣東、潮州和廣西。籍貫是家族的源頭,馬來西亞華人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團結一致的同時,也還秉持著各個籍貫最質樸、最獨有的精神。
1. 福建人——愛拼才會贏
在馬來西亞640萬華裔人口中,福建人占了逾三分之一,也是大馬最早的中國移民之一。15世紀,馬六甲王國建立後,來自福建省的商人就選擇在這兒進行貿易活動,有的甚至是定居在這裏。19世紀初期,英國殖民政府把槟城、馬六甲和新加坡開辟爲自由貿易港,從中國南部引進了大批契約勞工,即俗稱的“賣豬仔”,其中福建人占了不少。
清水祖師是福建人最崇信的神明之一,延綿不斷的香火,讓我們看到福建人數百年來“愛拼”的軌迹,也讓我們感受到福建人傳承傳統文化的堅持。
在福建人的傳統習俗裏,大年初九拜天公才是屬于福建人真正的新年。相傳明朝末年期間,福建人爲了躲避濫殺無辜的清兵,扶老攜幼逃入森林避難,大難不死的福建人相信這是來自天公的保佑,于是就選擇在大年初九這一天大肆祭拜,感謝天公的保佑和恩澤。
2. 客家人——刻苦耐勞
客家人,也叫客人,顧名思義,就是經過多次搬遷,到處作客的民族。客家人的祖輩原本居住在中原一帶,屬于北方人,因爲曆代政局的變化莫測,他們被逼不斷南遷,最終在閩粵贛三個省份落地生根,並與當地民俗融合。
客家人在福建省定居後,爲了抵禦外來者的侵犯,建立了一座座具備群居和防衛功能的客家土樓,以阻擋土匪和炮彈。19世紀初,客家人領導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開始追捕客籍的太平軍,客家人被迫南下,以契約勞工的身份,克勤克儉地爲英國人開發馬來半島的資源。客家人被稱作丘陵上的民族,他們善于運用中國建築的古老技藝卡榫,在不使用一根釘子的情況下,以拼湊的方式,建造適合山居,兼具防禦功能的房子。
爲了紀念女娲煉石補天,拯救世人的神迹,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日,客家人都會慶祝女娲節。女娲節也叫天穿日,根據習俗,客家人會把年糕抛上屋頂以補住天缺。如今的女娲節已慢慢簡化了祭祀,但客家人還保留了吃炸年糕的傳統。
3. 海南人——中西料理最了得
海南島位于中國的最南端,那裏生活平靜,物産豐富。因此,海南人遲至19世紀中葉以後才大量出洋。海南島的居民依海而居,多以捕魚爲生,部分海南人南來時,就選擇靠水吃水。1910年,海南先民在吧生港口的對岸落腳後,建立了海南村,除了捕魚,海南人也會到臨近的吉膽島捉螃蟹。
話說海南人善于烹煮中西料理的緣由究竟是什麽?
19世紀中葉,海南人開始大量出洋,抵達馬來亞後,發現大部分行業已經被其他籍貫的華人所占,遲來的海南人只好到洋人家庭裏當幫傭或成爲海員。海南人長期接觸西方飲食文化後,逐漸學會了烹調西餐的技巧,經濟穩定後,開始投入餐飲業。
經過多方的改良,海南人結合中西方的料理方式,形成風味獨特的海南西餐,其中以海南雞扒、法式土司、海南咖啡和海南面包最爲人熟知。位于吉隆坡金馬路的镒記中西茶餐室便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中西合並的料理技巧,海南人也未忘記原鄉的烹調手法,其中以海南雞飯最爲人熟知。海南雞飯源自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據說,文昌人用米糠和穀粒飼養土雞,使雞肉結實而有彈性,煮出來的白斬雞也就特別皮滑肉嫩。海南人把這道傳統海南美食帶到馬來亞後,保留了文昌人烹煮白斬雞的特色,但爲了配合本地人愛吃辣的習慣,又在原來用小桔子和蒜茸做成的佐料中加入辣椒,使海南雞飯更具本地特色而成爲華人喜愛的佳肴之一。
4. 福州人——冒險精神,勇闖天下
20世紀初,福州人開始南渡謀生,先是落腳東馬的砂拉越詩巫,之後陸續登陸馬來亞半島,主要散居在霹雳州的實兆遠和柔佛州的永平一帶。
實兆遠素有“小福州“之稱。福州人在20世紀初就開始聚居于此,進行大規模的開墾,其曆史與砂拉越州詩巫的福州人相去不遠。居住在墾荒區裏的福州先民,幾乎都是基督徒,他們富有勇于冒險的精神,遇到疑難雜事時,都會到會堂找牧師協調。由于會堂同時是牧師的住所,所以實兆遠的福州人就稱之爲"牧師樓"。
早期的福州人南來時,大部分都是靠著"三把刀"的手藝闖天下,在馬來亞落地生根。"三把刀"指的是剃刀、裁縫刀和菜刀。至今依然有部分的實兆遠福州人還堅持著這三種傳統技藝。
福州菜是閩菜中的一大主流,注重清淡鮮香,擅長以紅糟提味。福州月餅口味多樣,有豆沙、蓮蓉和肉蔥等餡料,其中的肉蔥月餅只有在中秋佳節,才會推出市場,口感香鮮酥細,深得福州人的喜愛。
5. 廣東人——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
廣東人于十九世紀大舉下南洋謀生,其足迹遍布馬來西亞各地,主要從事建築業,經營金鋪和酒樓等。
廣東人包括廣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他們結合北方的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廣東省民間傳統上崇敬關帝,把關帝視爲保護神。吉隆坡關帝廟至今依然香火興旺,祂所表現的忠義精神,更被廣東人視爲學習的道德楷模。
早年槟城州的"廣東街"曾是許多廣東人的聚集地,昔日居住在那一帶的大多從事建築業,他們以建築業祖師魯班的精神爲基,創立了"槟榔嶼魯班行",隨後建立了魯班廟,從中體現了廣東人在馬來西亞的技藝傳承與對傳統的珍惜與尊重。
廣東人善于吃,凡背脊朝天的,都可以下鍋成爲粵菜的食材。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烹調粵菜的傳統方式是充分發揮食材,做到物盡其用的地步。而在料理方面,則多講究清、鮮、滑、香、嫩五大特點。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國不同角落的中菜館,包括馬來西亞,其大多數都是粵菜館,粵菜的影響力和普及化可見一斑。
6. 潮州人——勇敢拼搏,敢于吃苦
潮州人,也稱爲潮汕人,是閩南民系的一支。潮汕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爲了尋找更美好的生活,早年潮州先輩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背著"長弓籃"以及乘搭"紅頭船",飄洋過海來到東南亞各地商埠。經過長期的奮鬥,他們各自在這片土地上大展鴻圖,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出花園"是潮州人"一生的藝事",柔佛新山寬柔中學與潮州八邑會館合辦了一場"出花園"成人禮,希望藉由這群新生代推廣潮州籍貫文化,讓"出花園"習俗得以流傳久遠。
隨著潮汕人移民海外,也形成了只要有潮裔潮語存在的社會,便會有著潮劇的聲影。因此,潮劇不僅是在舞台上濃縮了潮州人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也是一道讓民衆通入潮州民俗研究的基本管道。
自20世紀初以來,潮籍華人憑著勤儉拼搏的精神,在推動本土經濟方面貢獻良多,造福桑梓,只爲了讓"潮州人"這三個字繼續保有高度的價值與品質。
7. 廣西人——堅強不屈
廣西省位于華南地區以西,南邊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廣西人南來後,主要聚居在文德甲、文冬和勞勿等地,從事采礦、割膠和種菜等勞力工作。早期廣西人多獨自出洋,有的終其一身都未能返鄉,于是會館就承擔起照顧同鄉的責任,如文冬廣西會館建立了福利院,讓患病或老年的同鄉有棲身之所。
由于廣西人早年生活不易,勤儉持家,擅長就地取材,喜歡加入廣西常見的韭菜,故廣西菜外表樸實,卻有清甜、微辣、鮮香和脆嫩的口感,廣西釀豆腐蔔、廣西扣肉和味念雞合稱的"三寶",堪稱其中代表。
"籍貫" 這個名詞,在今天的標准漢語裏指的是祖先居住之地,但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裏,則是指福建、客家、廣東、潮州、海南、福州和廣西七大幫群的先輩繁衍之地。19世紀中葉,中國政局變化莫測,社會人心惶惶,當時的英殖民政府正准備開發馬來群島,需要大量勞工,于是無數男丁拜別父母,大舉下南洋謀生。由于英殖民政府並未明文保護人民,加上語言的隔閡,七大幫群只好凝聚結社,靠著原鄉帶來的手藝和技能,開展擅長的行業,相互依存。
20世紀中葉,普通話開始普及,促使七大幫群打破語言與文化的藩籬,形成和諧共存的華人社會。雖然時代變遷,大部分華人依然謹守著祖輩留下的傳統,並在會館的帶領下,努力把籍貫文化發揚光大。今天,馬來西亞有640萬的華人,占全國總人口的四份之一左右,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傳統文化的發展逐漸變緩,"籍貫"對新生代而言,也逐漸變成一個陌生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