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0:36
陳秀春
在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養老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互助式養老作爲一種積極的、民間的、經濟的養老服務模式,如何進一步優化服務供給,擴大養老效益?
一是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措施
目前互助式養老在管理、服務、監督機制上缺乏規範性,導致其運行質量不高、規範性不夠。他建議政府出台相應得制度舉措,在自發的生活照料等內容基礎上,嵌入醫療服務,位互助式養老的開展和完善政策措施。在重點院校開設高端護理專業的不多,一般高職高專類院校圩設護理專業比較常見,希望政府能夠出台政策,引導和支持對高素質專業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培養。
還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提高護理員、助老員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否則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性難以得到提高。建議政府通過特殊崗位津貼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收入;通過最美護理員、助理員評比,宣傳先進事迹等方式,增進社會對他們的了解和尊重。
二是加強服務內容,提高服務價值
互助服務是互助式養老的核心.應進一步拓展互助內容,挖掘長者潛能,不斷豐富老人“老有所爲”的新形式,讓老年人在參與活動中有所作爲,在服務他人的同時體現自身價值,創造社會價值,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江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保證居家養老運營商的平穩運行。“他們把三無老人、低保老人、優撫老人、高齡獨居失能老人等約占老人總數10%的群體,由政府出錢全部委托給平台。”這樣一方面保證平台的日常運營經費,另一方面也可督促平台提高服等噴量。
隨著中國加快進入老齡化社會,醫養融合逐漸成爲老年人主要訴求。要讓懂醫學、懂老年心理的人加入到養老服務隊伍中來。
三是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廣泛宣傳養老敬老
可充分發揮慈善公益組織的力量,彙聚更多的社會資源,讓“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理念通過互聯網平台傳播。“現在年輕人一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很多捐助信息,互助式養老體系可以通過互聯網平台凝聚成一種社會廣泛的共識。”
江蘇的互聯網+養老模式,以縣市區爲單位建立“虛擬養老院”,老人在家中通過電話或APP,將自己的要求提交至平台,平台從老人就近的機構、社區中心派人上門服務。
對于獨居在家的老人及其家人來說,防止老人摔傷、第一時間救助也是剛需。廣東廣州市越秀區平安寶呼援平台通過運營中樞定位,實現線上平台與線下服務相連接,老人佩戴智能手表,實現與平台的鏈接,爲常住的獨居、高齡老年人提供緊急呼援、定位、健康監測等服務。
“一方面大多數老人適合並習慣在家中享受養老服務,另一方面居家養老的成本最低。”江蘇省民政廳福善處副處長孫才洋說,城市養老機構一個床位的成本需三五十萬元,一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床位需三五萬元,而提供上門服務一年僅需三五千元。目前來看,政府發晨居家養老是花小錢,辦大事,能讓更多老人有幸福感。
應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支持、、幫扶互助式養老的具體實踐,滿足老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據了解,上虞頤養之家的前期實踐,已探索出了一條本土鄉賢回饋家鄉互助式養老事業的路子。目前,在紹興市濱海新城已形成了500多萬元的農村老年人養老基金。當地用養老基金每年的增值收入,在20個行政村建立了20個頤養之家,爲近800多名老人實現可持續的互助式養老提供資金保障。
我國也應借鑒國際經驗,形成一種以在家把老人養得健康、長壽爲榮的社會氛圍。比如新加坡就利用稅收優惠對奉行居家養傳統的家庭給予鼓勵,凡是與老人合住的家庭都會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優惠,而計稅則是以家庭收入做標准,充分考慮家庭的收支需求,而非個人的收入水平。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的明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力氣應對。”以尊重老年人爲根本,大力發展互助式養老,發展互聯網+優化老年人養老服務,社會各力量參與,共同合作,才能實現爲老年人提供及時、便捷、智能、高效的養老服務需求的目標,才能促進我國的養老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