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馬來西亞麻坡武吉甘蜜,荒山疊疊,峻嶺重重,森林蔽日,虎豹成群,經常吞噬人畜,周圍數十裏渺無人迹,長期被人們視爲天然“絕域”。可是百多年後的今天,這片荒山野嶺,已是繁榮的城市。是誰創造這個奇迹?就是被譽爲馬來西亞武吉甘蜜開埠創始人、受馬來西亞皇室嘉封爲武吉甘蜜港主的楊仁梅先生。
辛酸下南洋,謀生到麻坡
楊仁梅(1881~1941),字亨科,揭陽槎橋村(今屬榕城區仙橋街道)人。仙橋街道位于榕城區南部,西面是紫峰山脈,南面是小北山麓,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而槎橋村就位于仙橋街道的東部,東臨仙橋河,與潮陽金竈鎮相望。清澈的仙橋河水迤逦流經村前注入榕江南河,村裏傳統民居俨然,古樹名木疊翠于古建築之間。市僑聯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郭蘇丹告訴記者,槎橋村既是我市有名的僑鄉,也是人文鼎盛的廣東省曆史文化名村。清康熙辛酉科舉人、順德縣教谕楊聯長對家鄉槎橋村曾有過傳神描繪:
清溪曲折繞村前,滿地風光合自然。
竹下垂竿雲入韻,松間鼓瑟水調弦。
愛花一任新枝長,惜樹不嫌舊徑偏。
見說池塘春草綠,夢魂已入謝公篇。
暮春時節,斜風細雨中,記者來到槎橋村尋訪歸僑楊仁梅先生的故事。
楊仁梅的父親楊文喜,原籍潮陽縣金竈鎮溪頭村人,嫡配彭氏産育1子3女,因在鄉間自覺壯志難酬,才華無處施展,故落籍一河之隔的槎橋村,重建家室,與陳氏結婚又生6子2女,楊仁梅列第三。仁梅少時隨父務農,20歲成婚,爲了養活妻兒及弟妹,深受其父敢爲人先、男兒當有所作爲思想影響的楊仁梅,于農閑時四處奔波兼做青果小販。然而,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百業凋零,楊仁梅雖然終日奔走,卻不能使全家老少得到溫飽。
窮則思變。1908年,在極端困苦之下,28歲的楊仁梅只得抛妻棄子,漂洋過海,到達馬來亞(今馬來西亞)另尋生計。他枝棲柔佛州麻坡母舅家中,以耕畜爲業,並學會了馬來亞語。楊仁梅深谙養殖之道,也懂得就地取材,用中草藥調治豬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疾病,故而養殖業頗爲順遂獲利。其時,馬來西亞樹膠業尚未發達,楊仁梅在麻坡種植栳枳、甘蜜等經濟作物。他克勤克儉,苦心經營,曆經10余年艱苦奮鬥,種植園從數英畝地,擴展至40英畝。養殖業與種植業齊頭並進,使楊仁梅逐步積攢了財富。
1918年的馬來亞麻坡武吉甘蜜,還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僻嶺,馬來亞皇家爲鼓勵開辟這塊荒山,以極低廉價格拍賣,卻無人敢于承受。獨具慧眼的楊仁梅,認爲荒山可開墾成寶藏之地。他自信地說:“開墾之後,他日當爲市鎮。”(見《楊氏宗譜》),遂投資承買武吉甘蜜土地所有權。
在莽莽蒼蒼的大森林中,楊仁梅擇取依山傍水地勢,構搭茅屋。爲避虎狼之害,使墾植事業順利,他首先采取燒山除草辦法,使一切走獸無所藏身。然後,他以堅強的毅力,起早摸黑頑強勞動,燒山、砍柴、鋤地、種植,進而全面規劃,使阡陌縱橫,道路暢通。在他的不懈奮鬥下,終于使這片荒山“膠園成蔭,膠株幢幢如蓋”,變成“人造寶盆”(見《楊氏宗譜》)。由于事業發展,人手不足,楊仁梅便邀請大哥仁和(二哥童年夭折)、四弟仁科、五弟仁深、六弟仁林、七弟仁守及故鄉親友前往馬來亞麻坡幫助。後來,楊家兄弟們因牽挂家鄉老母沒有兒男侍奉膝下盡孝,衆弟兄經商議,派辦事穩妥、顧全大局的五弟仁深回槎橋敬奉老母及操持家庭事務,內外兼顧使得整個大家庭和諧全面發展。
人力的增多,使得楊仁梅如虎添翼,爲他所開創的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他成爲武吉甘蜜埠曆史上的開埠創始人。
▲楊仁梅在家鄉營建的“中憲第”,祀祖先而娛雙親。陳麗冰 攝
創辦企業,形成集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橡膠遂成爲重要的戰略物資,各交戰國紛紛至南洋群島高價搶購,膠價由原每公斤5盾漲至125盾(1916年每盾印尼幣相當于銀元二元二角),因而占有大量膠園的楊仁梅資本大增。至1925年,楊仁梅屬下的産業工人已增至千余人,他們分布在武吉甘蜜周圍十幾公裏林區。這時的開墾種植以至收膠制作,已由人工操作逐漸采用機器代替,形成一條龍制成産品。
經過多年的艱苦磨煉,楊仁梅也成長爲一位能寫會算,深通商情的實業家。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武吉甘蜜建設成爲發展實業的中心基地,有計劃地設立進出口公司和貿易運輸公司。他遵循“爲人忠厚招徕天下客,買賣公平可取世間財”的經商原則,使武吉不然而然地形成百商雲集的市鎮。
從1926年起,楊仁梅先後開辦市場、運輸、米業、食品、戲院等行業,並創辦了學校,培養下一代。武吉甘蜜逐漸變成百業俱興的繁榮市鎮,楊仁梅也從此譽揚新加坡、馬來亞,成爲當地商業巨子。今天的武吉甘蜜市場繁榮,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裏曾是野獸出沒的荒原。人們沒有忘記楊仁梅的豐功偉績,馬來亞皇室爲表彰楊仁梅的功績,加封他爲武吉甘蜜港主,並照例享受坐皇族虎頭汽車之殊榮。但楊仁梅婉詞謝絕,並將所賜購虎頭車之款捐給馬來亞政府,作爲舉辦福利事業之用。這種高尚品格,在當地傳爲佳話。
▲“中憲第”側門口過去是潮陽金玉通往揭陽榕城的必經之路,楊仁梅的母親陳妙金老太太常于門口設涼水供過往行人免費取用,1943年大饑荒時,煮粥在門口救濟災民。蔡幼芳 攝
慈母善教,鄉心永在
楊仁梅的母親陳妙金出身貧苦,一生憐貧恤苦。據槎橋村長者回憶,當年槎橋鄉人凡無力治喪者,皆可到槎橋楊家求贈,憑條至古溪同安善堂領棺、領“仙衣”,由陳老太太付款。佃戶無力交租者,一概豁免,有的還送米周恤。82歲的楊祈儒老人在和記者談起陳妙金老太太的善行時動情地說,楊家“中憲第”的側門口是潮陽金竈鎮到揭陽榕城的必經之路,陳老太太常常煮涼水放在門口,免費供給行人取用解渴。1943年揭陽大饑荒時,陳老太太還安排媳婦們每天輪流煮粥救濟饑民。一生行善積德的陳老太太以103歲高齡壽終正寢。
楊仁梅深受其母熏陶和身教言傳,發達之後,不忘貧苦本色,“克苦自持,廿余年間與工友同膳宿,鹹如手足骨肉,故無一閑言者(見《楊氏宗譜》)”。鄉人凡來投靠者,照例供應食宿,安置工作,幫寄家批,使衆多工友,長期戀棧不去。
楊仁梅不單在南洋慷慨解囊,而且不忘故裏,支援桑梓建設。抗戰前,他曾兩度回鄉營建“仙湖裏”、立“中憲第”以祀祖先而娛雙親。1932年,他看到村子東面的東洋渡上僅有窄小的木橋,年老膽小的人過橋時,總是匍匐著爬過去,便起恻隱之心,帶頭捐款,倡議鄉親建起五洲石橋,方便鄉親過橋。幾經歲月變遷,五洲石橋橋面現已拓寬爲鋼筋混凝土結構,但5座石砌橋墩依然沿用至今。
抗日戰爭時期,楊仁梅捐資抗日救國,而且不甘家園之淪亡,于1941年秋毅然攜眷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其時,汕頭已經淪陷,楊仁梅繞道香港,溯東江、經興甯、越豐良嶺,在兵荒馬亂中,輾轉跋涉,抵達家園。由于一生勞累過度,加上旅途勞頓,積勞成疾,以致藥石罔效,享壽60而終。壯志未竟,遽然長逝,令人惋惜。麻坡居民驚聞噩耗,莫不哀悼。楊仁梅後人將其葬于槎橋村之東原,以完其葉落歸根之夙願。爲紀念其創業功德,鄉中名士撰聯刻石立于墓側,聯曰:半世辛勤居海外,一生功業在麻坡!
▲1932年,楊仁梅在家鄉倡建的五洲石橋,幾經歲月變遷,橋面已改爲鋼筋混凝土結構,但5座石砌橋墩依然沿用至今。陳麗冰 攝
青出于藍,五代騰芳
楊仁梅去世後,海外的實業能繼續發展,不能不歸功于青出于藍的後代——長子楊祈敬等。
楊祈敬(1901~1979),字慎庵,幼穎慧,性剛毅,1930年畢業于北平朝陽大學法科(今北京大學),曾在汕頭及揭陽當律師,蜚聲潮汕,後回麻坡繼承其父楊仁梅業績。雖在日軍侵占馬來亞時無從發展,但二戰結束後,他掌握商機,運籌帷幄,擴展橡膠種植,並經營米業和運輸業,克己待人,所謀欣欣向榮,不數載便躍居麻坡實業界名首,載譽南域。
楊祈敬自幼濡染家學,深具先翁美德,爲人誠笃沉默,樸素溫謙,樂義好施,獎掖後進,熱心教育與公益事業。在其定居麻坡40年期間,曆任麻坡潮州會館主席,以及各學校社團要職,爲社會人士所推崇。尤其以倡辦教育事業更爲突出。他曆任麻坡著名的中化中學、培華中學、建國學校副董事長。從“中化”“培華”“建國”等學校的命名中,可以看出其辦學的宗旨,在于發揚中國文化,培養熱愛中華人才,建設強盛的祖國。其愛國之心于此可見。
楊祈敬還在武吉甘蜜坡,建起擁有100多幢的“楊仁梅新村”,作爲社會福利事業,廉價出租與貧戶,促使武吉埠更臻繁榮。
積德獲佳果,善教慰人文。據楊仁梅的侄兒楊烈章先生介紹,因爲家族很重視對子孫後代的教育,楊家于民國初年即在家鄉創辦私塾,聘請名師執教,且男女平等,家族中無論男孩女孩,一律進學堂讀書。受良好家風熏陶,家族人才輩出,堪稱五代騰芳。有的在國家民族危難時,走上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如1947年,楊仁梅的第5女楊瓊珍、長孫楊永謀(楊偉)、侄女楊玉嬌等棄家投奔革命;有的飽學詩書,從事教育工作;有的投身科研事業,刻苦攻關;有的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有的馳騁商場,所創企業被商業部授予國家信用企業八強之一……人人皆成爲對社會有用之才,爲人群造福。其中,爲中國石油事業作出貢獻的原河南省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楊祈恕、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楊岫岩、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所長楊嘉岩、貴州省幹部大學教授楊祈昌等9位有突出貢獻者,收錄在《槎橋族譜》賢哲人物中。
▲在“中憲第”仙湖裏,楊仁梅的侄兒楊烈章(右一)向記者介紹家族的曆史。陳麗冰 攝
來源:揭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