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啓動13年,累計引進1.2萬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其中,45%自帶技術、項目、資金到江蘇創辦企業,43%爲企業高薪引進服務創新。
1.2萬人中,90%擁有國內外著名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博士學位,90%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曆,80%活躍在企業或園區,成爲江蘇創新創業的重要主力。 2007年啓動以來,江蘇省級王牌引才工程——“雙創計劃”,已經結出累累碩果:帶動全省各地資助引進高層次人才3萬多人,其中僅創業類人才創辦的企業1年的納稅額是13年省級財政投入總量的4倍多,妥妥成爲人才投入産出的“績效工程”。
8月23日,在熱浪依然襲人的處暑時節,江蘇“雙創計劃”迎來了熱騰騰的第14屆答辯評審。一天的時間裏,來自全球近1300名英才帶著項目、攜著團隊進行了激烈的角逐。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探訪評審現場,共同感受創新之熱、發展之熱、報國之熱。
01
關鍵詞:安全
疫情之下,抓好防疫無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參加評審的人才,既是科技領域精英,又來自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確保安全更顯重要。 此外,如何真正做到“評審安全”,公平公正、科學專業地遴選出真正先進的項目,更好地助推江蘇高質量發展,也至關重要。 爲了實現兩個“安全”,組織部門會同省科技廳,多次與衛健、疫控部門會商研判,台前幕後下足功夫,努力做到一絲不苟緊抓防疫、一如既往嚴格程序。
8月23日上午,“瞭望君”來到位于南京郵電大學的評審現場,看到教學大樓的入口處同時設置了5條通道,各路英才正有條不紊地陸續前來報到。 在報到之前,英才們已經提前安排好答辯時段,實行錯峰報到,避免門口人員聚集。進入排隊通道後,每個人都要測體溫、查驗蘇康碼和疫情防控行程卡,外籍答辯對象還要出示入境人員防疫健康信息碼,個別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人才在前期一律按要求進行了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確保所有進場人員都達到防疫要求。 而所有專家評委都從國內低風險地區邀請,且近期無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國(境)外旅居史。 實際上,從今年“雙創計劃”一啓動,疫情防控工作就已開始統籌謀劃。 7月9日,江蘇省委組織部、江蘇省人才辦聯合省教育廳、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衛健委就印發《關于做好省“雙創計劃”答辯評審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平台部門及時提醒答辯對象,按照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及時來蘇,提前做好各項准備工作。 每日監測。從答辯前14天起,以日報制形式,對全體答辯對象及其翻譯、工作人員實行健康狀況監測,對監測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狀況的,均須開展核酸檢測,確保萬無一失。對入住的評審專家,每日例行開展體溫檢測和健康狀況詢問。 做細預案。成立疫情防控組,對評審前監測、評審當天、評審結束後等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推演,會商研究制定應急預案,設置緊急處置綠色快速通道,組織開展現場演練。
“我們充分借鑒全省公務員面試以及南京創新周、蘇州精英周、太湖人才峰會等地方大型人才活動疫情防控經驗,集各家方案之所長,穩妥審慎推進。考慮申報對象層次高,且海外人才跨國數較多、時差較大,仍以現場答辯的方式進行。”江蘇省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說,本著愛才、重才的理念,對確因疫情無法參加答辯的,將保留答辯資格至2021年。
02
關鍵詞:公正
“雙創計劃”之所以被稱爲全省人才引領發展的“牽引工程”、人才評價改革的“示範工程”、人才投入産出的“績效工程”、人才項目管理的“放心工程”,就在于有一套公正嚴格的評審制度和科學嚴謹的評價體系,讓江蘇真正需要的英才和項目脫穎而出、重點扶持、快速成長。今年的評審,依然沿襲了成熟有序的一套流程,確保資金資助用在鋒刃上。 凝聚工作合力——省委組織部主要做好頂層設計、過程監督和協調服務,宣傳、發改、教育、科技、工信、財政、人社、農業農村、商務、衛健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資格審查工作,省科技廳負責答辯評審具體組織,省疾控中心現場指揮防疫,獨立第三方負責後勤保障,各有關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合力推進。 強化公開透明——對省“雙創計劃”基本評價條件、遴選計分辦法、時間程序等能公開的內容,在申報之初就開誠布公。 科學劃分組別——根據人才填報的産業或學科領域類別,劃分成評審小組,每組人數相對均衡,並安排相應類型評審專家,最大限度做到差異化、科學化評價。 實行權力分置——項目受理、評委邀請、評審組織、工作監督等由不同主體實施,通過權力分置實現相互制衡、互相監督。 規範專家邀請——明確評委邀請方爲第三方,采取臨時指定、專人負責、全程封閉、單線聯系的方式進行。 實施“雙盲評審”——評委現場臨時抽簽分組,答辯對象和評委專家實行物理隔離、互不相知,評審現場評委席卡不具名,只以“幾組幾號”代替。 嚴格現場管理——評審過程實行全封閉,所有人員手機集中保管,紀檢人員全程監督,公安民警站崗警戒,確保組織程序嚴密,過程公平公正。 可以說,答辯人員答辯之前不知道在哪個“考場”答辯,評審專家進場抽簽後才知分在哪個小組,甚至人才辦“核心”工作人員進場後都不知道請了哪些專家評委,這種信息的“隔離”也有效地避免了人情評審、招呼評審,能否過關,全憑實力說話。 如果說,政府對人才和項目的資助是一種“風險投資”,那麽,這種“隔離”也是對財政資金安全的高度負責。
03
關鍵詞:三高
疫情阻礙了出行的腳步,卻阻擋不了全球英才來江蘇謀發展、創事業的熱情。這次評審,在疫情背景之下,仍然呈現出三個“高”的鮮明特色。 申報數量創新高——今年省“雙創計劃”從3月份開始啓動實施,在控制申報數量、精簡項目類別的前提下,仍有3740人(個)申報人才或團隊,同比增加766人(個),其中:雙創人才2360人,同比增加65人;雙創團隊170個,同比增加3個;雙創博士1210人,同比增加697人,增幅達135.9%。經地方和部門擇優推薦、專項辦資格複審,最終通過資格審核爲雙創人才1021人、雙創團隊128個、雙創博士1110人。其中絕大部分人才具有海外留學或者工作經曆。 申報層次再攀高——申報雙創團隊的對象中,由國內外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長江學者、傑青、國家重點項目負責人等領銜的達到75%;雙創人才中,企業引進人才占比84.6%,其中92.2%爲我省戰略新興産業領域緊缺人才。雙創博士根據工程項目整合優化要求,僅保留世界名校類和縣級醫院類,實行審核認定制,對1110通過資格審核的博士直接給予支持,其中世界名校類均爲世界前200強高校博士畢業。 評委水平層次高——303位專家評委均來自省外,既有兩院院士等學術大咖,又有知名企業家、風投專家等業界大拿。其中兩院院士、雙一流高校及知名院所負責人等47人,國家級人才167人,省部級重點人才111人;風投專家58人,均具有8年以上從業經曆,其中公司副總以上55人。技術專家、行業專家均具有正高級職稱。
正是因爲這“三高”,評審答辯現場出了台上院士答辯、台下院士評審的難得場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紹明2017年加入昊石新材料南通科技有限公司,主持開發的碳化硅塗層石墨基座産品,相關技術在行業裏處于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是非常先進,有望打破半導體行業國外壟斷,解決卡脖子問題。 來南通創業後,董紹明帶領的團隊已經先後獲得南通的區級、市級人才計劃資助,這次對進軍省級“雙創計劃”充滿信心。“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在人才、資金方面都有需求,我們也要向政府多年關心支持交一份答卷,同時對公司未來發展提振一下士氣。” 董紹明說,中美貿易摩擦後,國內的半導體行業需要跨越式發展,對相應材料的需求非常迫切,如果不能自主開發的話,不少産業發展將被制約。 目前,他所在的公司産品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産,離批量供貨已經非常接近。“跨過長江,看中的是南通的地理和資源優勢,尤其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在南通還是在上海已沒有太大區別。相信有好的材料、強的團隊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一定能順利晉級。”
04
關鍵詞:發展
窗外,熱浪滾滾;評審室內,發展的雄心和創業的熱情逼人。 “當前,人才回流期、項目窗口期、企業並購期‘三期疊加’,是引才的有利契機。江蘇搶抓人才回流機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爲了能築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人才基礎。”省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財政吃緊情況下,省“雙創計劃”專項經費保持持續投入定力,確保引進力度不減、資助數量不減。 同時,統籌項目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嚴格把握評審標准,進一步提高資助項目質量,聚力引進資助“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領域人才,優先支持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地方優勢特色産業急需緊缺人才,更加注重優秀青年人才,不斷提升人才集聚度、産才匹配度和發展後勁。
除了給予優厚的資助外,爲了讓人才受益于市場活力,江蘇擬對參與二輪評審的金融機構,實施“撥+貸”“撥+投”相結合,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支持人才創新創業。 良好的創業環境,讓科技人才們在江蘇如魚得水,幹事創業的激情滿滿。 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志剛博士,去年剛剛落戶無錫,創辦了帝爾激光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從事激光光伏裝備的研發生産。落戶一年多,對無錫的産業配套、人才環境、政府服務都非常滿意。“在我們創業過程中,有什麽問題政府都能及時跟進,安排團隊想辦法解決,爲我們創新創業掃清了很多障礙。江蘇是科技型人才創新創業的樂土。” 李志剛說,經過一年多研發,已成功開發出多款産品,累計獲得訂單5500多萬元。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創新型應用産品在研發中。“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未來對新的技術需求越來越多。現在我們以激光技術爲基礎,在各種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路線裏開發新的産品。每開發出一種新的激光應用,對應的設備的市場空間有5至11年,我們對未來的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這次應邀來到南京擔任醫療衛生組評委,對本次參加評審的項目人才給予高度評價。“這次評審看到全國各地、全世界各地的人才都來到江蘇,他們不僅具有很高水平,而且還有很大的抱負,我也發現了不少新的成果。江蘇曆來重視科技人才工作,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相信今天評上的項目和技術,再過上幾年或者稍長一段時間,一定能在生物科技革命中顯現地位,在江蘇掀起科技的熱浪,爲全國人民帶來福祉。” 撰稿 新華日報記者 郁芬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時政新聞部出品 歡迎轉發 侵權必究 版 權 說 明 如需轉載本公衆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注版權及本公衆號ID、作者、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公衆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