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從越南胡志明市驅車出發,三個多小時後記者來到了位于平福縣的新希望平福養殖有限公司大門前,一棟棟嶄新的低層建築幾乎占據了整個山丘的頂部,被大片茂密橡膠樹林簇擁著。
在非洲豬瘟依然肆虐的情況下,新希望在國外投資建設的首個豬場如期完成驗收。這座擁有多個現代化全封閉豬舍的超大型豬場,也是越南當地最大的單體豬場——設計母豬存欄1.35萬頭、商品豬年出欄30萬頭,而此前越南當地多數大型豬場的母豬存欄數在4800頭以下。
對于今年出海20周年的新希望來說,已經到了從上遊飼料延伸至更多下遊産業的關鍵節點。然而,尚未有解藥的非洲豬瘟正在全球觸發新一輪競賽,在這場涉及到防疫、肉品貿易、飼料業和養豬業的洗牌大戰中,新希望將如何攻守?
豬瘟攻防戰
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新希望集團與越南清化省政府、平福省政府、平定省政府現場簽署了總投資額爲11.47億元的優質養豬項目合作協議。
這次完成驗收的平福豬場就是該系列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爲此,新希望六和在越南設立了“新希望平福養殖有限公司”,英文名稱“NEW HOPE BINH PHUOC LIVESTOCK COMPANY LIMITED.”,項目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總投資約爲3.86億元。
據了解,平福豬場爲13500頭種豬場,占地面積約75公頃,滿負荷生産可以提供年出欄30萬頭斷奶仔豬。整個豬場主要分爲三個區域,分別是生活區、生産區和汙水處理區。其中,生活區包含宿舍、食堂、綜合樓;生産區分爲南北父母代區、祖代區和公豬區,存欄13500頭種豬,公豬舍擁有150頭公豬規模;而汙水區處理區則具備610立方/天汙水處理能力。
爲了盡可能地隔絕非洲豬瘟傳染的外界途徑,新希望特意爲平福豬場設計建造了兩米高的水泥圍牆,“一般豬場會用鐵絲網,但這樣很難防止像是野狗啊那些外來動物的入侵,一旦跑進來一只都會很麻煩。”平福豬場一位工作人員說。
而在距離豬場約一公裏的地方,有一座外牆粉刷成藍色的“隔離屋”,所有外來人員在進入豬場之前都要在那個房子住上兩天,以確保身上不會攜帶任何非洲豬瘟病毒。此外,每次要進入豬場內的不同區域,相關工作人員都要經過三級洗消,就算是飼料運輸車輛也不例外。
“這是爲了防止病毒從飼料上面攜帶進來,因此外來運輸飼料的車輛我們一律不允許進入豬場,要在中間的車輛‘隔離’區把貨物卸到另外一部允許在豬場內行駛的車上。”新希望六和海外特區産業一部總經理劉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系列防護措施無疑是增加了豬場的建設成本,但在他看來,養豬是一場跟自己競爭的比賽,“誰可以在10個月後順利出欄,那才是最終贏家。”
在數座藍白相間的全封閉豬舍內,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要度過其180天(約6個月)“不見天日”的育肥期。這樣做是爲了隔絕外界空氣汙染,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整個豬場選址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山丘頂部,但爲了與外界空氣隔絕直接接觸,豬場特意加設空氣過濾設備。
記者在空氣過濾室看到,外面紗窗可以隔離枝葉、碎石、蚊蟲等較大異物,內部是一層層過濾網,用來分離粉塵、PM2.5、甚至是部分細菌。過濾後的空氣統一從豬舍一邊進入,另外一邊排出,以確保豬舍內的空氣流通和潔淨度。
爲了讓首個海外生豬項目可以順利推進,新希望六和不僅增加了管理人員的數量,還從國內抽調經驗豐富的團隊,上述豬場工作人員就是來自于四川豬場。據悉,平福豬場目前大約有130個員工,其中中國員工大約是30人。
平時的日子裏,不同區域的員工需要穿制定顔色工作服,“單是工作服,五種顔色我們就要准備1000多套了。”劉忠坦承,新項目未來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于疫情,“只要把豬安全順利養出來,就不愁沒有市場。”
危抑或機?
事實上,平福豬場只是新希望六和海外養豬戰略的一部分,新希望六和還將在越南的清化、平定建設兩個豬場項目,三個項目設計年出欄總數爲75萬頭。
新希望六和海外特區投資發展部負責人劉軍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平福豬場是新希望在越南南部的重要布局。總體上說,盡管由于非洲豬瘟增加了不少建設管理成本,但比起國內,越南的養豬成本依然具備成本優勢。
尤其是人工和飼料方面。由于越南對玉米、大豆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關稅較低,一般爲3%-5%不等,導致玉米和豆粕的價格相較國內要低出個500元/噸左右。目前,當地生豬的養殖成本大約在10元/公斤,較國內低大概2元/公斤。
2017年,新希望六和越南南方片區豬線路負責人張向軍從飼料公司調出專門負責海外養豬項目,這兩年他一直關注越南當地養豬行業的變化。據其介紹,越南養豬行業在經曆了藍耳病、非洲豬瘟等系列疫情後,現階段其實已經進入集團化、産業化的競爭階段。養豬散戶在當地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尤其是爆發非洲豬瘟以後,越南當地的豬價一度跌到3萬越南盾/公斤,折合人民幣9元多一點,養殖戶虧損嚴重紛紛退出。”張向軍認爲,這加速了越南當地中小養殖戶産能的出清,而擁有防控能力的大公司則機會凸顯。
據了解,越南擁有近1億人口,近六成肉類消費爲豬肉,年消耗在4000萬頭左右。近幾年,越南的GDP增速常年保持在6%以上,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豬肉消費將不斷增加,但目前越南的人均消費豬肉總量僅爲中國的一半,市場潛力巨大。
早在上世紀末,海外資本就嗅到了越南養豬業的商機。1993年,著名的種豬改良集團PIC公司開始在越南進行市場調研,並在Ninh Binh省建立了一座600頭GGP核心豬場以及在河內建立了一處營銷與管理對外聯絡辦公室,成爲第一家在越南投資的國際知名種豬公司。
近年來,中國上市企業也陸續加入戰線。記者注意到,蔔蜂國際(在中國地區稱爲“正大集團”,00043.HK)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詳細披露越南生豬養殖項目情況,該項目已成爲公司養殖及食品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年上半年,蔔蜂國際越南生豬養豬項目收入達7.80億美元。中金研報指出,蔔蜂國際在越南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占有率約達5%。
張向軍告訴記者,目前越南當地的生豬養殖水平整體上說還是比較落後,中小散戶占到半數,在養殖效率上,新希望六和的PSY(衡量母豬繁殖性能的指標,一頭母豬一年提供的成活仔豬數目)爲26,領先于越南當地的平均PSY17-18。
據透露,新希望在越南的三個養豬項目,將采取政府引導,以“公司+農戶、農場主”的模式進行合作,當地政府提供養殖土地、必要的金融服務給農戶建棚舍,由新希望提供苗種、飼料、獸藥,然後回收上市。
延伸産業鏈
作爲國內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國農牧企業,1999年新希望集團開始走出國門,在越南胡志明市成立第一家飼料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新希望六和先後在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斯裏蘭卡、新加坡、埃及等近20個國家開展業務,涉及飼料、養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資、商貿等多個方面。
去年新希望六和海外業務收入爲66.3億元,占到總收入的一成左右,但從具體業務上看,飼料業務仍是國外市場的營收主力。然而,近年來海外飼料市場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越南爲例,一方面是當地企業的快速崛起,使得飼料市場産品過剩並加速淘汰。張向軍告訴記者,這幾年越南飼料廠家已從300多家下降到200多家。十年間,越南的土地成本、人工費用都在逐年上升。
8月25日,記者在新希望位于胡志明市郊的飼料廠內看到,該廠已經滿負荷生産。而廠房所在的工業區周邊已經是建築林立,“這邊已經不可能再有空地給我們擴廠了。”新希望胡志明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尹汝建向記者表示,公司計劃在平福豬場附近建設一個專供飼料廠,預計半年後可以投産使用。
另一方面,隨著競爭加劇,海外企業在越南市場也逐漸變爲依靠規模、節約成本來贏取利潤。近年來,爲了增加産品附加值,提高養殖戶的養殖質量和效率,新希望正不斷加大生物發酵材料在飼料中使用,“但我們並沒有加價,目前生物發酵産品在這個廠(胡志明飼料廠)大概占比3%,未來會逐步提高比例。”尹汝建說。
2015-2018年,新希望飼料業務整體毛利率一直在6%-7%之間徘徊。據新希望六和海外特區投資發展部負責人劉軍華表示,10年前越南飼料行業的毛利率大概有14%,而如今毛利率已經下降至10%左右。因此,公司近年開始加快産業鏈延伸步伐,在做強飼料業務基礎上向産業鏈深度延伸,並重新審視海外發展模式,從分散的海外布局調整爲聚焦少數國家。
“下一步,越南、菲律賓、印尼將是我們重點發展的國家。”劉軍華預計,平福豬場的30萬頭出欄量,將有望拉動越南飼料業務9萬噸銷量。而去年,新希望在越南南北兩大片區完成飼料銷量70余萬噸,營收20余億元。
對于未來是否會出口的問題,劉忠表示,由于目前新希望六和在越南的生豬産能還不大,將主要用于當地消費,同時公司也在做屠宰和食品加工方面的調研。“目前中國沒有放開越南進口豬肉的限制,但如果未來條件允許或者政策變了,我們也不排除向國內提供冷鮮和冰鮮肉類産品的可能性。”劉忠說。(視頻剪輯王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