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朝美三國代表在板門店簽署朝鮮戰爭停戰協議後,全世界的輿論都沸騰了,正如美軍朝鮮戰場最高指揮官克拉克上將所言他是第一個沒有在勝利協議上簽字的美國軍官,作爲二戰中帶領西方世界戰勝法西斯救世主,美國在朝鮮戰爭中戰術失敗讓西方國家爲之顫栗。
基于實力,評價一個國家能力,朝鮮戰爭勝利爲新中國在國際社會立足奠定基礎,蘇聯斯大林立即開始執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各項內容取消一切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英國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一直保持正常運轉的駐華外交代辦辦公室開始准備兩國建交方案,而備受西方冷落的法國則已經將建交新中國作爲外交優先政策考量,朝鮮戰爭期間做和事佬的印度帶領第三世界幾十個國家紛紛對新中國表示祝賀。
打得一拳開,免的百拳來,美國從此無法基于實力對話中國。國家的榮耀爲海外華人帶來了尊嚴,當時身處英國學習的新加坡華人李光耀回憶說:“朝鮮戰爭後作爲亞洲人的我,在英國時腰杆才直了些,朝鮮戰爭前我在歐洲旅行,人們常對華人持歧視態度,可是中國出兵朝鮮並接連獲勝後,西歐海關人員一見華人,都肅然起敬,從此我也開始認真的學習漢語。”洋裝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國心,心裏那份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需要強大國家實力支撐。
無獨有偶,另一位海外華人的回憶與李光耀很類似,他是一位早已退役的國民黨老兵,當時他在美洲的一個小國家坐公交車,一個當地人得知他是中國人時,對著車內的人大聲說:看哪,這就是中國人!就在昨天,我們那個蠻橫的鄰居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了,不可一世 的美國佬就是被和這位先生一樣的中國人打敗的,我們面前就站著一位了不起的中國人!”
于是全車的人都起立鼓掌,並紛紛與老兵握手。那一刻,老 兵的內心世界被強烈震撼了。
朝鮮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在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華裔組織模仿中國志願軍形式組建美國志願軍,他們借助中國志願軍塑造中國軍隊不可戰勝的國際形象來給惶惶不可終日的美國人帶來安全感。
九一一事件後,以激發美國人愛國熱情、爲美國退伍軍人服務爲宗旨的美國華裔後備志願軍組織(U.S.A.V.R.A),在華人小區迅速發展壯大,目前約有三百名來自越南、中國、韓國的華人參加,平均年齡40歲以上。該組織希望吸收更多小區人士參與,壯大到兩萬人。
後備志願軍是國防部管理的一支後備隊伍,凡是取得美國公民和綠卡者,都可申請加入,經安全審核後,取得正式編制文件。華裔後備志願軍尚未獲得美國國防部核准成立單獨軍團,希望將來有更多華人參與,讓美國主流社會了解華人小區實力。
綜合而言,朝鮮戰爭讓新中國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名副其實的地位,新中國經曆朝鮮戰爭和抗美援越及中印自衛反擊戰與中蘇珍寶島戰爭後,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國已經服氣,大家可以做下來對等通過對話求同存異帶來世界保持和平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