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道訊(齊凱 報道)9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參事室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室、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共同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在廣西南甯舉行。來自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等東盟國家智庫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國內有關省(區、市)智庫機構的負責人,以及廣西相關廳局、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的專家代表共200余名嘉賓參加論壇。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地區形勢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而東亞地區總體上保持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當前,已進入全方位發展新階段的中國—東盟關系將會有哪些新變化?如何在互聯互通、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等領域拓展合作?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東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了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首任常駐東盟大使、中國—東盟中心前秘書長楊秀萍。
中國東盟報道:自2012年以來,您先後擔任過中國首任常駐東盟大使和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親身經曆和見證了中國—東盟的發展曆程。在您看來,中國—東盟雙方建立對話關系28年以來,特別是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6年以來,雙方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情況是怎樣的?
楊秀萍:中國—東盟雙方建立對話關系28年,特別是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6年以來,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雙方關系已經成爲引領東亞區域的一面旗幟,雙方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碩果累累。
在貿易領域。2018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近59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其中,中國向東盟出口增長14.2%,自東盟進口增長13.%。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十年成爲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自2011年起連續八年成爲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在投資領域。2018年全年,中國向東盟新增投資99.5億美元,同比增長5.1%,東盟向中國新增投資57.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截至2018年底,雙方累計相互投資近22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設立了27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入區企業超過600家,引進投資達130多億美元。
在教育領域。雙方建立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平台。目前,中國在境外辦學經教育部審批的4個機構中,有3個機構在東盟國家(老撾蘇州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雲南財經大學曼谷商學院)。2017年,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超過22萬人,其中東盟國家在華留學生9.5萬人次,中國在東盟國家留學生12.87萬人次。中國成立了30個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涵蓋商務會展、文化藝術、對外漢語、金融財稅、傳統醫藥、新能源、農業、電力等諸多領域。中國高校已開齊所有東盟國家語種。中國與東盟十國簽署了教育交流合作協議,與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簽署了互認學曆學位協議。迄今爲止,中國在東盟國家(除文萊外9國)共開設了33所孔子學院和35個孔子課堂。
在2016年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升級版”,實現雙方學生流動總規模到2025年達到30萬人次的目標。中方將設立“中國—東盟海上絲綢之路獎學金”,2017年面向東盟十國提供1000個獎學金名額。
在2017年第10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期間,雙方通過了《中國—東盟教育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爲下階段雙方教育合作規劃了路徑。未來3年,中國將向東盟十國提供不少于200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在2017年第20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倡議實施“中國—東盟人才發展計劃”,表示中方將在2018年爲東盟提供3000個研修名額,加強雙方在經貿、農業、科教文衛、公共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能力建設合作。未來5年內,中方將安排500人次東盟青年科學家赴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1200人次東盟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10家聯合實驗室。
在文化領域。2014年,雙方舉辦了首個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開展了100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爲慶祝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十周年,廣西自治區政府專門派出了少數民族藝術家代表團赴雅加達演出,獲得圓滿成功,並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在此,我衷心感謝廣西自治區政府對我本人以及長期以來對中國—東盟關系的發展給與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中國在泰國、老撾、新加坡、柬埔寨、緬甸、越南等6個東盟國家建立了中國文化中心。
在旅遊領域,中國和東盟互爲重要的客源輸出地與旅遊目的地。2017年雙方遊客互訪近5000萬人次,其中中國公民赴東盟國家近2800萬人次,東盟國家赴華2000多萬人次。目前,每周飛往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航班有3800余架次。廣西飛往東盟國家的航班已有31個。2017年是雙方共同確定的“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在第20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發表了《中國—東盟旅遊合作聯合聲明》,一致同意加大旅遊領域的合作,促進雙向遊客訪問數量邁上更高台階。
在新聞媒體領域。近年來,中國與東盟新聞媒體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16-2020)》,把媒體合作作爲一項重要內容。雙方通過中國—東盟、東盟與中日韓新聞部長會議等渠道,加強政治溝通,制定合作規劃。雙方新聞機構還組織聯合采訪、交流培訓、媒體研討等活動。中國多家廣播電台在東盟國家落地,一些媒體還建立了相互供稿、節目交換、人員互訪等合作機制。
今年5月14日,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在華期間,東盟主流媒體代表團一行還參加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並赴甯夏、四川等地交流采訪和實地考察。了解相關省份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狀況。
中國東盟報道:今年7月31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了中國—東盟外長會,雙方達成了五個方面的重要共識,您是怎麽看待這五個共識的?
楊秀萍:今年舉行的中國—東盟外長會非常成功。雙方達成了以下五個方面的重要共識:
一是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雙方就“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達成一致,將啓動並盡快完成磋商,提交今年11月領導人會議發表。這是繼東盟10國分別與中國簽署雙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後,中國和東盟整體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將爲本地區實現全面互聯互通增添新動力。
二是共同打造合作新亮點。雙方同意將2020年確定爲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拓展在電子商務、科技創新、5G網絡、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雙方還啓動了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將把它打造成中國—東盟人文交流的旗艦項目。雙方同意攜手推進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夥伴關系,在加強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等領域拓展新的合作,爲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增添新的內涵。
三是共同維護多邊主義。雙方一致認爲,堅持多邊主義符合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利益。雙方將繼續在地區合作中倡導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共同反對各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爲。雙方將全面實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並攜手推動年內結束RCEP談判,加快地區貿易自由化進程。
四是共同構建地區規則。中國—東盟國家外長共同宣布提前完成“南海行爲准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讀,這是“准則”磋商取得的又一重要進程,標志著“准則”的框架已經成型。這也充分說明,只要中國—東盟雙方展現誠意,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夠最終達成一份符合國際法、符合地區實際需要、具有實質內涵和效力的高質量“准則”。
五是共同維護和平穩定。保持本地區和平穩定是包括中國與東盟在內的地區各國的共同心願,也是中國與東盟應承擔的共同責任。中國與東盟已成功舉行兩次海上聯演,正積極探討海上聯演和防長會晤機制化。雙方還同意進一步拓展軍事安全和執法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本地區面臨的各種安全挑戰。
中國東盟報道:當前,中國—東盟關系已進入全方位發展新階段,這個新階段會給雙邊關系帶來哪些新變化?
楊秀萍:中國和東盟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中方始終把東盟作爲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當前,中國—東盟關系已進入全方位發展新階段,雙方將以《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2030年願景》爲指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互聯互通、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等領域拓展合作,以今年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爲契機,深化人文交流。
中國同東盟國家注重戰略溝通,致力于夯實政治互信,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斷豐富戰略合作的內涵。注重務實合作,致力于實現互利共贏,推動雙方經貿合作不斷邁向新高。注重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地區全面聯通,打造新時代中國—東盟合作主旋律。注重人文交流,致力于推動文明互鑒,促進民衆交往交流交融,增進人民相知相近相親。注重倡導多邊主義,致力于推動經濟一體化,促進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注重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致力于維護和平穩定,積極推進“南海行爲准則”磋商,提前完成“准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輪審讀,展現地區國家齊心構築地區規則、合理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堅定信念。
中國—東盟合作前景曠闊,潛力巨大。我們要以《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2030年願景》爲指引,擴大共識,深化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構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雙方一是要把握對接發展規劃的機遇,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二要把握可持續發展的機遇,縮小東盟內部發展差距,助力東盟一體化建設。三要把握創新合作的機遇,將創新合作作爲中國—東盟關系新的增長點。四要把握深化安全合作的機遇,加強防務部門溝通和交流。五要把握深化人文交流的機遇,增強雙方關系不斷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