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
簡稱東湖風景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毛澤東一生鍾愛東湖,將其稱爲“白雲黃鶴的地方”。東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爲中國水域面積最爲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裏,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並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幹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
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爲核心,湖光山色爲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爲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數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風景遊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退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後,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裏,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6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體育學院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爲一道絕佳的風景線。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彙水面積爲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爲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幹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爲平坦,湖泊平均水深爲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中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輻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 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有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有斷橋、雷峰塔、錢王祠、淨慈寺、蘇小小墓等景點。
西湖斷橋位于杭州北裏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爲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蘇堤位于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千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爲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爲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嘉興南湖
南湖,舊稱陸渭池,又稱馬場湖、滮湖,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地處嘉興市城東南部,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20°76′,北緯30°76′;景區占地面積約5.86平方千米,核心區占地面積2.76平方千米。 [2] 京杭大運河嘉興段主流經過北麗橋、城北橋至西麗橋分二水,一水向東入西南湖,一水向西仍爲運河。秀水在繞城經過濠河,流入南湖。南湖,由運河各渠彙流而成,上承長水塘和海鹽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長纖塘,南湖四周地勢低平,河港縱橫。湖南北長,東西狹,水域面積約624畝,水深2至4米。南湖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南湖區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幹天氣短得多。
南湖紅船位于南湖湖面,是一條單夾弄絲網船,長約16米,寬3米。內有前艙、中艙、房艙和後艙,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艙舉行。煙雨樓位于南湖湖心島上,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築面積640余平方米。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煙雨樓,因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意而得樓名。始建于五代後晉年間(936-947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島。
睢縣北湖
北湖景區位于睢縣縣城北,北距連霍高速民權、睢縣出口12公裏,東距商丘火車站60公裏,西距省會鄭州市160公裏,均有較好的公路相通。北湖景區爲國家級AAAA景區。睢縣曆史悠久,物華天寶,是河南省曆史文化名城。睢縣北湖原是明代睢州舊城遺址,北湖景區曆史文化遺迹衆多,最著名的有“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陵墓、宋襄公望母台、甘菊泉、桃花洞、蘇轼留墨處等。睢縣北湖就水面而言,要比北京的昆明湖大1000畝,是南京莫愁湖的3倍,是杭州西子湖的二分之一、台灣日月潭的三分之二,面積在全國四大名湖中位居第三。北湖水質潔淨,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3.9米,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湖內遊船如梭,島如青螺,楊柳依依,魚鳥翔集,融自然、人文景觀爲一體,素有“豫東明珠”之美譽。2000年被河南省旅遊局批准爲省級旅遊景區,2004年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爲“中原水城”,現已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大旅遊大開發戰略之中。睢縣優越的地理環境,顯示出天然的靈秀,造就出漢代飽學名士東園公,宋代父子雙狀元的張去華、張師德,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袁可立,清朝工部尚書湯斌,現代著名詩人蘇金傘,當代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模任長霞等曆代人傑。
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3月,當時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會同羅汝才、袁時中,三支起義軍百萬人馬攻克了池深城堅的睢州城。李自成打算在開封建都,便效法秦始皇滅六國時的軍事戰略“欲傾大樹,先剪重枝”,派人拆除了睢州城牆。由于當時黃河五年三泛,黃水每泛,城門關閉,水在城外淤積大量泥沙,久而久之,形成了城內低、城外高的地貌。加上1642年9月,李自成在進攻開封時,農民軍出于以水代兵的目的,不顧百姓生計扒開了黃河(明代黃河距睢州僅15公裏),黃河水狂瀉南奔,淹沒了睢州城,成爲一個湖泊。所以北湖“水下是城,城上是湖”,湖面呈現出十分規則的長方形,這在全國數以萬計的大小湖泊中是非常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