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什麽是 Humanology 嗎?Techquity 指的又是什麽?美國國際科技教育學會在6月26~30日舉辦的年會中,邀集各方菁英,超越疫情與距離,爲未來教育指出新的關鍵方向。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爲更好的自己。
搜尋公衆號 “親子天下”關注
▲美國ISTE年會在6月26~30日舉辦的年會中,邀集各方菁英,爲未來教育指出新的關鍵方向。截自 ISTE 官網
文:黃敦晴
影響人類未來最重要的不是科技?未來教育的不平等,有新的定義?什麽是“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育?
這些挑戰現行教育的新觀念,都是六月底美國國際科技教育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年會的重頭戲。
提出“美國教育科技標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NETS)的 ISTE,在科技教育年會上,談的雖然是希望用科技改善教育與學習的質量,答案卻在“人”身上,並且提出了不少未來的教育關鍵詞。
科技 vs 人性學( Technology vs Humanology )
乍看到“Humanology”這個字,你也跟多數人一樣,以爲這是指人類學或是人文嗎?雖然看似不熟悉,但已經有蠻多書以此爲名,在美國大學也有很多相關的課程、研究計劃、甚至學位。
在英文字典裏,它的意思是“解釋人們的言行思維,並且透過協助人們拓展世界觀和提供人們所需的工具,來面對生活中遇到的挑戰,並且幫助人們發展與成長”的一門學科、領域。所以它包括了關于人類發展與演進、生物與心理、甚至科技與工程等內容。
在 ISTE 年會中,創立非營利組織 Choose2Matter 帶領學生合作解決社會問題的邁爾斯(Angela Maiers)就指出,雖然科技會形塑未來,但是,決定科技會怎麽改變我們學習、工作與生活方式的,是 Humanology。
所以我們在教育上除了教科技,也要同時研究與強化“身而爲人的能力”,發揮人類的特殊技能。那就是更重視、也教下一代怎麽判斷、有願景、智慧、以及複原力與韌性,使世界成爲對人類、包括我們和未來世代而言,更好的地方。
科技平等( Techquity )
通常我們講教育上的平等,比較常提到城鄉、或是貧富差距,所帶來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在歐美人口組成比較多元的地方,則還有種族間、移民的教育機會平等問題。
但是這一次疫情帶來的遠距學習,更讓人體認到數位落差的沖擊。科技上的資源平等,techquity,更是未來影響教育機會公平與否更大的關鍵與問題。
例如,在疫情停課中,就有一些地方出現學生因爲基礎建設或是個別經濟能力而不能上網、以及家長有沒有一定程度的科技能力幫助學生,確保能夠網上學習的問題,其中也包含了隔代教養,或是比較貧困、城鄉、與部落等原因。
即使沒有疫情與遠距教學,在數位時代,有沒有網絡聯機、有沒有電子産品等硬件,以及延伸出來的有沒有管道通往網絡的大千世界,搜尋與取得各種信息,以及使用數位應用平台、工具、數位知識,來創作、增加新的價值,跟更多人連結,學得更快、更多、更好,都是 techquity 關切的範圍。
從教師中心到學習者中心
各行各業都在鼓吹,要從以“生産者爲中心”轉換到以“使用者爲中心”。在教育界,也有愈來愈多人指出,要從以教師爲中心,過度到以學習者爲中心(From teacher-centered to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因爲每個學生都不一樣,而且要打造多面向的全人教育,就要好好地了解使用者,以及他的需要。
拜科技之賜,有愈來愈多工具幫助老師們迅速了解學生,診斷他們在學習上的落差,無論是知識領域面向,或是學習技巧,並且得以因材施教。另外還有個人化學習、自主學習,以及著重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所需協助的新作法。
但除了知識與能力,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育,還要著重全人的身心健康面向,特別是歐美在過去幾年大力推廣的社交與情緒學習和健康(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 well-being,SEL)。
這也是疫情後教育的重心。臉書創辦人祖克柏跟太太普莉希拉.陳共同創辦公益組織的“陳與祖克柏倡議”(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就正在運用科技進行一項一對一平台的實驗計劃“陪伴”(Along)。
普莉希拉.陳本身是小兒科醫師,她在 ISTE 年會指出,孩子要先在心理層面建立情緒跟環境上的安全感,大腦才能開啓學習。經過一年多的遠距學習和各種社會與身心不安頓的考驗,即使學校已經重啓,但很難要學生一回到教室,就像計算機立刻重新啓動,進入工作模式。
▲普莉希拉.陳在ISTE年會指出孩子要先在心理建立情緒跟環境上的安全感,大腦才能開啓學習。截自 ISTE 官網
在“陪伴”平台中,他們讓老師和學生可以一對一對話,幫助老師每天用很短的時間,提出關心學生的一個個人化且開放式的問題。
例如,“你最自豪的事情是什麽”、“你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什麽”、“你現在最擔心什麽”、“現在有什麽願望”等經過醫學與心理學的驗證,可以幫助對話對象內省、思考、並且打開心房的問題。
之後,讓學生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和時間,例如用文字、錄音、或是影像,傳給老師,跟老師雙向互動。這可以幫助學生深化跟老師的關系,有信任的傾訴對象,也可以幫助老師深入了解學生,並且針對學生的需要給予量身訂做的輔導跟支持。有了這一層信任與安全感,還可以幫助學生卸下心防與適應環境的焦躁。
同樣的,回到學校的老師,不僅要適應新的教學與行政要求,還要重新面對帶著各自需求的一大群學生,也要花很多時間處理他們的社交與情緒問題。這需要學校提供更多支持,或是同侪、親師間的互相合作與關懷。
終身學習的體系( A system of lifelong learning)
“終身學習”看似是個老掉牙的口號,但是在新的時代中,它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無論是 OECD、世界經濟論壇(WEF)、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近2、3年來的報告,還是新加坡的“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一連串政策,都把“終身學習”這件事情定調爲全民運動,而且政府必須從上而下,有系統地透過政策、企業等民間機構與學校、小區的力量共同合作,確保每個人都擁有再學習的能力、機會與付諸行動。
原來,各界只是擔心科技進步將導致許多工作被機器取代,人人都要學習新的科技與更高階的工作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需要。
但是疫情以及牽動的社會變化,讓人發現,像是氣候變遷、天災、疫情等突發事件,以及人口老化、移民或因學習、工作移居他鄉等社會因素,也都會牽動職場板塊與不同的工作能力。不只是學生,大人也要演練不斷重新學習與適應的能力,並且學會新技能。
在年會中,他們更強調,從校園到社會間也要有互相鏈接的系統,才能確保這件事能夠具體實踐。而這個“系統”不只是實體的科技工具、有形的課程、推動的組織、或是對應的政策,還要包括不斷適應的心態調整、持續學習的意願與行動、以及人與科技間的合作。
在學校,則更要著重在讓學生看到未來的世界,讓教育與未來的工作更順暢地接軌,也要在教與學上都更進一步運用科技工具,讓學生養成不斷更新與學習的習慣。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注作者及出處,出處爲親子天下微信公衆號。
看更多:
科技巨富“前”夫人們 樹立教育公益新典範
OECD調查:孩子未來成功關鍵 看“社交情緒能力”
研究證實:一天20分鍾,從小玩出數學力
你的孩子是“通才”還是“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