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韓揚眉
金瑜亮始終保持“open”的狀態,這與印象中的理論物理學研究者不一樣。
2021年10月5日,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其中一位獲獎者是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喬治·帕裏西,也是金瑜亮的博士後導師。當記者尋訪未遂,而後決定“再賭一把”撥通金瑜亮的電話,邀請他解讀此次諾獎並分享導師故事時,他的第一句話是“非常樂意!”。
金瑜亮的組會“隨處可開”。一位熟悉他的行政工作人員說,路過咖啡間時,經常看到他與學生或是同事熱烈地討論問題。
他的博士生李欣陽記得,以前組織團建時,導師“點子很多”,爬山、爬長城,還常帶大家一起吃從未嘗試過的外國菜系。
今年3月,39歲的金瑜亮正式成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研究員。
探索、嘗鮮,無論是對科研,還是對生活,金瑜亮不恐懼不確定性,反而一次又一次跳出舒適圈,打破自我,重建自我。
金瑜亮 理論物理所供圖
“導師讓我在成爲PI後,與他‘劃清界限’”
喜歡探索,是金瑜亮一直以來的性格。
他喜歡物理。大學在複旦大學物理系學習,他第一次接觸到實驗,“畢業論文做的是一個生物物理的實驗。這個經曆最大的作用,是知道自己不適合做實驗研究。”金瑜亮笑著說。這之後,他開始了在專業領域的第一次探索。
大學畢業後,他到美國紐約城市大學讀了碩士、博士研究生,轉向偏計算的軟物質無序複雜系統研究。
金瑜亮發現,“真實的物理體系是複雜的,而無序複雜系統是與實際體系密切相關的理論研究。”這讓他充滿興趣和熱情。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給了無序複雜系統領域。這一領域涉及很多方向:玻璃化問題、非平衡態統計物理,甚至生物的群體運動及溫室效應等氣候現象……
金瑜亮不想一開始就被困在一個方向裏,而是希望在科研初期有更多涉獵,拓展自己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于是,在博士後期間,他先後輾轉美國杜克大學、意大利羅馬大學、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日本大阪大學4個地方,跟隨不同的導師,了解領域內不同的研究方向。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學生問金瑜亮,爲什麽轉這麽多方向?對學術成長有利還是有弊?
“不同的科研經曆和研究方向讓我受益。”金瑜亮每一次的回答都很堅定。他告訴《中國科學報》,“嘗試不同的課題可以拓展視野,讓我覺得不斷地有新鮮點。每一次拓展都會讓我進入新的研究領域、找到新問題。”
有趣的是,金瑜亮後來才發現,自己的科研風格被不同導師的不同風格潛移默化影響著。
金瑜亮遇到過比較“分裂”的兩種風格,比如:在法國時的導師從不開組會,覺得“浪費時間”,而在美國時的導師雷打不動——每周五開組會。
當自己成爲導師時,金瑜亮采取了“折中”的做法:“學生的課題平穩推進時,我們就不開組會。當他感覺遇到阻力了,進行不下去了,我們就開會整理一下思路,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這種思維的碰撞有助于産生靈感。”
不過,也有被他“抛棄”的風格。“帕裏西是非常天才型的物理學家,他的思維很跳躍,有點‘天馬行空’,我肯定學不來。”金瑜亮笑著說。
也有導師的話足以讓他銘記一生。即將離開法國時,導師告訴金瑜亮,以後自己做課題負責人時,要在學術上與他“劃清界限”。
金瑜亮很清楚導師的意圖,“人是有一定慣性的,博士後及之前完成項目時,大多是被動的執行者。而當成爲負責人時,研究什麽問題、如何設計研究計劃等由自己獨立完成。越早培養科研的獨立性,越有助于今後的發展。”
他坦承,這種角色的轉變是最困難的,“那段時間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完成轉變,試著完全靠自己做一些事情。”
“聽一些看似無關的講座報告”
喜歡嘗鮮的性格,讓金瑜亮“獨立”後,得到了更大展現。
“在國內的大學或科研機構,不是每個年輕的科研人員一開始就能成爲獨立的課題負責人,理論物理所也許是爲數不多的一個例外。”這是金瑜亮將理論物理所作爲回國後唯一選擇的初衷。在這裏,他實現了“學術自由”,可以開拓感興趣的新方向。
2018年在新加坡舉辦的Designer Soft Matter會議,金瑜亮(右3)與國際學者交流後合影。受訪者供圖
金瑜亮“不走尋常路”,經常會與不同領域的學者交流。
2018年,剛回國的金瑜亮參加一個研討會,並介紹了其在Gardner相變(玻璃體系中的一種複雜相變)上的研究進展。會間休息時,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陳征宇找到金瑜亮,並問道:“這個相變這麽複雜,能否借助機器學習的方法解決?”
“這是一個全新的思路!”金瑜亮意識到。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陳征宇、金瑜亮,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員蔣滢等展開了合作。他們嘗試了大量的方法、設計不同數據輸入方式,在失敗了多次之後,終于在機器學習方法的幫助下,成功測量了Gardner相變的一個臨界指標。這一研究最終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而同時,機器學習與複雜無序系統的交叉研究正越來越成爲一個熱門方向。
前段時間,金瑜亮還參加了一位宇宙學方向研究生的報告,其中提到引力理論在金屬—絕緣體相變中的應用——這種應用基于理論物理中的“全息原理”。那時他正在嘗試理解顆粒物質等無序體系中的液—固轉變,突然眼前一亮:“引力理論既然可以處理‘電子流’,是否也可以應用到‘顆粒流’”?
金瑜亮找到所裏全息理論的專家李理、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Matteo Baggioli等進行了多次深入的討論,發現引力理論可以用來描述一些顆粒物質在剪切外力下的非線性響應。
“沙子(顆粒物質)和黑洞(引力理論)看起來完全沒有關系,但在某些模型中,他們有類似的非線性效應。”這項研究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金瑜亮說,“引力理論、全息原理與無序體系的交叉研究,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選擇探索、創新,就意味著選擇了不確定性,甚至失敗。
“有時候,不同研究方向間交流有點‘雞同鴨講’,花了很長時間才聽懂對方在講什麽。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我做過很多次失敗的嘗試。但這很正常,成功需要有失敗鋪墊。”金瑜亮淡然地說。
謀定而後動。金瑜亮喜歡探索和挑戰,卻又不浮躁,在每次進入一個新方向時,總會很認真地對待。
金瑜亮辦公室的四面牆,三面牆上各有一塊大大的白板,工工整整地排列著公式推導過程和各種圖示草稿。他常常獨自站著在這裏“面壁思考”,筆隨思想而流動,複雜的問題、難解的思路也越發地清晰。
“他會在聽報告、聽一些課程時認真地做筆記,會在項目開始或論文撰寫前把思路清晰地梳理在白板上。”這種認真的態度一直影響著李欣陽。
“感染學生的導師”
初見金瑜亮,他很好認。確如學生所描述的,“一看就是一個很自律的人”。他一身幹淨西裝,顯得身材筆挺。一副方框眼睛,目光堅定,充滿自信。
在學生心中,金瑜亮還是一個很容易感染人的導師。
博士後潘登說,金老師給了他持續深入研究的信心。“我博士研究的是玻璃體系,感覺比較難,做的人也不是很多。金老師作報告時講了他的經曆與研究,讓我覺得只要深入做下去,就能出成果,也讓我最終決定持續做這個研究方向。”
李欣陽至今記得第一次見到金瑜亮時的印象。2018年,她參加理論物理所研究生夏令營。“身穿淺藍色的襯衫,幹練又不嚴肅。”李欣陽告訴《中國科學報》,金老師做了《統計物理的新挑戰》的報告,讓她對該領域産生了濃厚興趣。
李欣陽感觸最深的是,金老師不會急于求成地希望他們快速出成果,而是希望先打好基礎,再添磚加瓦。比如有些模擬計算已經可以用成熟的軟件來運行,但他仍然希望他們學習原理、設計算法、寫代碼,從而對這些“所以然”有更清楚的認識,經曆完整的科研訓練。
金瑜亮的細心與平和常常讓身邊人感到暖暖熱流。“那時,金老師剛回國不久,師兄們也還沒入所,金老師帶我來到實習生辦公室,發現只剩下一張被各種老舊電腦和打印機堆滿的辦公桌。他二話沒說,就幫我一起把這些設備搬走,清理出了一張整潔的桌子。”李欣陽回憶說。
“我們組很有凝聚力。”潘登自豪地告訴《中國科學報》,金老師不僅自己關注組裏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常告訴“師兄師姐”要多關心“師弟師妹”。
除了組會,金瑜亮的研究組還有“不約而同”的習慣。就是在每次組會後,大家一起去食堂吃午飯,之後再一起回到所裏喝杯咖啡,聊聊天,包括各自的生活、見聞、國內外的新鮮事兒等等。
亦如科研向外延展,金瑜亮的生活也向內探索自身更多可能性。他喜歡書法,也喜歡運動,最近還在堅持學習日語。
金瑜亮有個美好的願望,“我希望能夠利用相對充裕的時間,與學生共同尋找一些新方向,拓展科研的思路。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最好的方式,但至少是一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