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領導共同會見記者
12月24日,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成都舉行。在當天舉行的中日韓工商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中日韓三國不是相互爭鬥的“魏蜀吳”,希望與三國的經濟界領袖一道,共同合作,構築與國際社會共同發展的“新三國時代”。
其實在造船業,中日韓三國的競爭早已成爲國際船舶市場的“主旋律”。根據去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全球海運發展報告——《2019全球海運發展評述報告》,2018年,中國、日本和韓國依然是世界前三大造船國,三個造船大國占據了90%的全球新造船份額,市場占比分別爲中國40%、日本25%和韓國25%。
盡管從指標上看,中日韓三國造船業仍呈現“鼎立之勢”,但業界專家認爲,全球船舶市場未來的競爭,是中韓兩國的競爭。日本的主要精力和優勢僅在散貨船上,其他船型的競爭力不強,這將影響其未來的接單能力。而且就設計和建造技術看,中韓兩國已經處于“領跑”角色。
寡頭競爭,重組在加劇
目前看,國際造船市場還沒有“回暖”,在新船訂單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盡力獲取更多的訂單,需要各國船企的努力,更需要看船東的態度。“定價權還是在買方市場,但如果船企的合作或者合並,真的達到一定的緊密程度,那麽在‘寡頭競爭’模式下,具有優質船型的船企,其話語權會有一定的提升。”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産業研究部分析師屠佳櫻表示。
綜觀全球,歐洲有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和法國大西洋船廠的合並,南亞有新加坡吉寶集團和勝科海事業兩大海工船企或合並的措施。今年11月,中國兩大造船集團聯合重組,成立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韓國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也在整合中。近期,日本今冶造船和日本聯合造船(JUM)宣布籌劃資本和業務合作。種種迹象表明,未來國際船舶市場的“寡頭競爭”趨勢已十分明顯,國際船舶市場將全面進入“強制性競爭”階段。
日本今冶造船
數據顯示,今治造船和JUM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10%,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海洋共占據約20%的全球市場份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也占據20%的份額。
對于中日韓三國造船業的競爭,日本日經新聞表示,中國和韓國的船企通過巨額資本支出和訂單價格競爭獲得了主導地位。日本造船業受到競爭的擠壓,但仍有10多家企業活躍在市場競爭中。今冶造船和JMU的合作,將可能會刺激日本造船業進一步重組。據悉,三井物産株式會社已悄悄與三菱重工接洽,希望建立合作關系,生産海軍艦艇。
“避免同類競爭,提升接單能力,形成批量化産品,是未來中日韓三國船企競爭的重點。放眼全球,國際造船市場的寡頭競爭趨勢,很明顯了。” 中船重工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曹博表示,不可能恢複到2008年市場的高峰幾乎是所有業內人士的共識。在此前提下,市場的激烈競爭勢必催生更強大的競爭主體,這也是造船行業發展的必然。
從全球造船市場看,一方面是船東的運力過剩,一方面是新造船的需求難以被刺激,而在這夾縫中,船東之間的競爭,導致了一批新訂單的出現,這就使得各國船企的競爭愈發激烈。因此,通過兼並重組,以更強大的形象出現,更容易贏得船東的青睐和信任。“雖然業界總在提及全球運力過剩,但‘過剩’不是一件壞事。從長期看,運力過剩的船型不一樣,且考慮到節能環保等因素,船東出于一種預先的判斷和強制競爭的態度,不以盈利爲目的釋放出一定訂單。”曹博說。
中韓競爭 不只是價格
“寡頭競爭並不是表象的‘惡意’描述,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好像國際兩大民航巨頭美國波音和法國空客一樣。”曹博認爲。
三星重工巨濟船廠
造船行業是勞動力、技術和資金三大密集型的行業。“直白說,造船只是一種低端競爭,從産業發展角度看,未來是資金的競爭。”曹博表示,造船行業從最開始的勞動力競爭,到技術帶動勞動力兩頭發力,再到最後的資金集合,可以說是一種行業發展的規律和必然。這樣的“進化”不但拉高了行業的准入門檻,更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強制性競爭”的土壤,而中日韓三國的競爭,已經從技術進一步延伸至資金。
業內人士認爲,在寡頭競爭之下,未來的國際船舶市場,是中韓兩國的競爭。日本的主要精力和優勢還是在散貨船上,其他船型的競爭力不強,這將影響其未來的接單能力。而且就設計和建造技術看,中韓兩國已經處于“領跑”角色。
“就技術看,韓國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近年,中國船企的趕超速度非常快。而且船東下單時,還有多重因素的考量。”曹博表示,在氣船領域,韓國以LNG運輸船和LNG動力船技術爲傲,但在其他船型方面,中國在超大型油船(VLCC)、超大型礦砂船(VLOC)等高端産品的設計、建造方面也非常優秀,中韓兩國的技術差距已經日漸縮小。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當然,韓國想要通過LNG船領域的口碑積累,提升本國船企的整體影響力,並通過適當的價格策略,挖掘新船訂單,但即便是有這些因素幹擾,在同等品質下,中國也有船價優勢,而且中國國內的融資環境較好,更能吸引到船東。
另外,考慮到船廠船塢的排期等不確定因素,中國的競爭優勢將更爲明顯。業內專家表示,配套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不強,是中國船企的“短板”,如果不補齊,其整體的接單能力和盈利水平將受到限制。未來的“強制性競爭”下,只有“多面手”才能贏得體面又輕松。
(記者 趙芸)
《中國船舶報》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