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威脅、軍事威懾、拉幫結派,堪稱美國在南海的“三板斧”。每一個前往南海的美國高官將領都對這些“必殺技”熟稔于心,包括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卡爾·托馬斯。
8月16日,卡爾·托馬斯在新加坡出席“東南亞合作與訓練”(SEACAT)演習開幕式時宣稱,中國空軍在南海地區的空中攔截次數有所增加,中國空軍的攔截行動“不安全”,盡管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
托馬斯所謂的“不安全”攔截大概是指今年5月澳大利亞空軍一架P-8A反潛巡邏機逼近中國西沙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在中方反複警告無效後,遭到中國空軍殲-16戰鬥機驅離。
熟悉國際艦機相遇規則的軍事專家早就指出,澳軍機嚴重威脅中方主權安全,中國軍隊采取的應對措施專業安全、合理合法。所以,造成“不安全”局面的正是這些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
自以爲將氣氛烘托到位後,托馬斯又宣稱,維持海上運輸通道的暢通是美國海軍“首要”的任務,“海上航線是我們經濟的命脈……擁有開放的海上航線對保持經濟運行極其重要。”
其實,全世界早已看清,作爲“法外之徒”,美國並不是真想要捍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定的國家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它只是打著“航行自由行動”的旗號,將全球海域變成自家“後花園”。
根據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21財年“航行自由行動報告”,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美軍累計在全球執行“航行自由行動”37次,涉及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5次發生在南海。
南海的航行自由從來都不是問題,反而是美國的“航行自由行動”夾帶著情報搜集、監視偵察、軍事演訓等危險的“私貨”。正如美國政治評論員馬克·瓦倫西亞所言,一個典型的“安全困境”被美國制造出來:一個國家爲了使自己更安全而采取的行動,往往致使別國感到不安全,由此導致惡性循環。
在美國2021財年“航行自由行動”中,還有2次是針對印度。在未獲得印度同意的情況下,美國軍艦自行在印度專屬經濟區內進行巡航行動,以此挑戰“印度對海洋事務的過分主張”。印度外交部隨即“通過外交渠道”向白宮方面表達抗議。
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同樣成爲被挑戰的對象。印尼大學國際法專家達馬萬指出,美國多年來一直挑戰印尼的群島水域通行權,印尼空軍還曾派飛機進行過攔截。
如此看來,托馬斯口中的“我們”只有“我”,並沒有“們”,建構在美國利益至上基礎上的“朋友圈”,其向心力實在可疑。
就在托馬斯老調重彈中國南海威脅之後一天,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會見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時重申菲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表示將堅持以協商和共識爲特征的“菲律賓方式”妥善處理爭議問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地區國家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真正主人。個別域外大國如爲搗亂破壞而來,請離開!(作者:南喬)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監制/洪琳、楊奉濤
制片人/李天勝、楊修雯
主編/魯光
編輯/吳盈玲、王奧夫
END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