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道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9月6日發表文章稱,“中美新冷戰論”是謬論。
文章稱,近年來,關于所謂第二場冷戰正在出現的觀點屢被提及。但是,冷戰模式並不是理解當今戰略格局的最佳方式。
文章認爲,用冷戰來描述美中競爭可能會給美國的戰略思維加上受限的框框。更糟糕的是,華盛頓有可能再次把東南亞國家視爲必將倒向某一邊的多米諾骨牌,而不是擁有各自不同利益的自主夥伴。
文章指出,如今的國際安全環境要比冷戰時期平靜得多。美中競爭到目前一直是非暴力的,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技術領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薩爾茨曼戰爭與和平研究所的學者斯蒂芬·沃特海姆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說,正在出現的“(與中國的)冷戰可能使美國再次陷入世界各地可怕的代理人戰爭,並有可能使大國之間爆發更致命的戰爭”。然而美國《外交政策》這篇文章認爲,現在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性要比冷戰時期小得多。
文章還指出,蘇聯與中國的想法也有著重大差別。中國的目標不是全球霸權。
文章稱,中國一直積極推廣一種新的力量模式,它在人們眼中的影響力也一直穩步上升。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半數東南亞人認爲中國在戰略和政治上的影響力最大,而有73%的人認爲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最大。
文章稱,如今可以說經濟實力在競爭中比軍事實力更加重要。雖然軍事實力仍然至關重要,但經濟實力可以轉化爲全球影響力。從長遠來看,與軍事實力(或沖突)相比,影響力是一種成本低得多的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
文章認爲,由于中國是一個不同于當年蘇聯的超級大國,美國必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競爭。如果仍優先從軍事視角考慮問題,華盛頓就有可能用錯本應用于新經濟計劃的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