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誰也不能改寫我的故事。”這兩天,上海的孩子和家長都被一個年僅5歲的英國小姑娘瑪蒂爾達征服了。
音樂劇《瑪蒂爾達》取材于英國國寶級作家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原著,2010年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出品後,點燃了倫敦西區,拿獎拿到手軟。
2019年,中國音樂劇制作公司——七幕人生將它引進中國,在13個城市展開巡演。目前,《瑪蒂爾達》正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熱演,有人將它評爲“年度最佳”,有人准備二刷三刷,還有家長“喜極而泣”,驚呼走出劇場後,“我的孩子終于主動拿起了書本。”
《瑪蒂爾達》爲什麽有那麽大的魅力?七幕人生品牌市場總監袁齊,以及巡演版駐團導演娜塔莉·吉洛姆,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幕後的一些小故事。
瑪蒂爾達和老師
七幕人生品牌市場總監袁齊:
達爾對世界兒童文學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他的作品被翻譯成36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很多作品也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不乏諸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圓夢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這樣家喻戶曉的影視經典。
中國觀衆最熟悉的英國兒童作家是J.K.羅琳,達爾比羅琳早一個時代,很多英國人是看著他的書長大的,堪稱“國民作家”。
達爾的故事裏總有孩子,卻擁有龐大的成年讀者群。他的作品往往帶著成人的暗黑的色彩,他筆下的童年也並不是完美的童話世界,也會有曲折坎坷,有邪惡和正義的對抗,有困境裏痛苦的掙紮,甚至他創造的人物會有或暗黑或魔幻的氣質。
在達爾的世界觀裏,成長,往往是伴隨著掙脫與自我救贖的一場場戰鬥,還未長大的讀者,在那裏看到了人生更豐滿、更複雜的真相,而已經長大的讀者,則能看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蛻變和感悟。
《瑪蒂爾達》是達爾晚期的作品,去世前三年完成。故事裏的瑪蒂爾達是一個天才,父母庸俗淺薄、重男輕女,一直在冷暴力的環境裏長大,但她運用自己的智慧、天才和超能力,改變了自己和身邊人的命運,結局很勵志、很正能量。
瑪蒂爾達是最能代表達爾創作觀的女主角形象。幾十年來,這一形象強悍地影響了英語文學對女孩的塑造,《黃金羅盤》裏的萊拉、《雷蒙·斯尼奇曆險記》裏的維奧萊特、《哈利·波特》裏的赫敏,都是瑪蒂爾達的繼承者。
但在達爾最初的創作裏,瑪蒂爾達是個天生的壞坯,父母才是好人,最後她用自己的超能力拯救了公交車上的小朋友,並且差點爲此丟性命。這個故事被編輯放棄了,因爲在市面上行不通,達爾又重新創作了一個相反的人物,如果達爾還活著,看過中國的《哪吒》,他會發現那個設定也很有市場。
幾經波折,這個故事1988年正式出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慧眼識金,找到倫敦西區著名的音樂劇導演馬修·沃休斯,把它孵化成了音樂劇。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是英國規模最大、資金最雄厚、出品質量最高的劇團,它出品的劇目以嚴肅戲劇爲主,偶爾也會孵化音樂劇,比如《悲慘世界》和《瑪蒂爾達》,前者就像音樂劇皇冠上的明珠,後者也很成功,但問世時間很短,國外音樂劇是運營時間越長,聲名越赫。
找到導演後,誰來作詞、作曲呢?達爾的作品天馬行空,充滿了驚人的想象力,怎麽在舞台上呈現,特別是用音樂來表現?音樂劇創作自有它的套路,怎麽才能反常規、反傳統?
導演到處找到處看,最後在一個脫口秀表演現場找到了,他就是詞曲作者丁門慶(Tim Minchin)。用中國人的話說,這是一個斜杠青年,是一個很多身份的鬼才。他是音樂劇演員,也是脫口秀演員,他的脫口秀是一邊彈鋼琴一邊唱歌一邊吐槽,吐槽非常犀利,頭發還亂糟糟的。看了他的脫口秀表演,導演覺得他很適合寫《瑪蒂爾達》,雙方一拍即合。
其實幕後還有一個小故事。丁門慶二十出頭還是毛頭小子時,給達爾寫過信要授權,說我喜歡《瑪蒂爾達》想把它改成音樂劇,達爾說好啊,你寫過什麽劇發給我看看。丁門慶的簡曆一片空白,他還不識譜,因爲他並不是科班出身的音樂家,铩羽而歸。沒想到,過了幾十年,他被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找到了,天才與天才之間碰撞出這樣一部充滿想象力的奇幻音樂劇。
丁門慶的天才是如何在音樂劇裏體現的?
他非常擅長使用語言的韻律去創造一種動感,他的歌詞押韻很厲害,不僅能跟樂曲配合,也確保了他要表達的重點意思都在重音上。而且,他非常善于“玩弄”英文,比如大家都稱道的《School Song》,他把26個英文字母串在一句句歌詞裏,從A-Z,從頭唱到尾,每個字母的重音都恰好在那個樂句的重音上,你看了會有一種雞皮疙瘩都立起來的震撼。關鍵是,它的意思又是完全順暢的,表達了一群備受寵愛的小公主、小王子去到學校,要接受校長霸權統治的恐懼心理。
瑪蒂爾達和校長
這樣棒的英文創作怎麽用中文來表現呢?我們請到了程何做字幕翻譯,她是中國最優秀的譯配之一。中文字幕也成了一大看點,比如《School Song》,她把中文字裏的拼音和26個字母做了非常巧妙的融合,而且完全吻合要表達的意思。
再比如,劇末俄羅斯黑社會收拾瑪蒂爾達的爸爸,當小弟們問要不要揍他時,黑社會老大剛好在喊瑪蒂爾達(Matilda),我們入鄉隨俗,幹脆讓小弟們把“da”誤聽成“打”,真要去打她爸爸。觀衆笑到跌倒,把這一處當成了語義雙關,其實,俄語裏的da也有動手、打的意思,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跨越了三種語言的巧合。
另外,俄羅斯黑社會出場時講的俄語台詞,我們也是故意不翻譯的,因爲這個時候,觀衆和瑪蒂爾達一家人的視角相同,大家都聽不懂、震驚、懵——這是戲的一部分,他們說什麽不重要,關鍵是他們在說俄語。
這部劇在視覺上也很震撼。色彩斑瀾的舞美設計,幾乎包攬了行業內所有的舞台設計類獎項,因爲它突破了舞台設計的慣例。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鋪滿整個舞台的字母方塊。設計師最初使用了桌椅、板凳、黑板等大量學校的元素,結果非常平庸,這個故事的精髓是瑪蒂爾達通過講故事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故事就是語言,故事就是文字,于是,他才有了這樣一個創意——木頭塊,很像孩子們玩的拼字遊戲,也很符合女主角是5歲小孩的設計。
設計師將木頭塊拼貼,並在上面寫上字母,布置成舞台最主要的視覺場景。字母裏還藏著巧思,它們可以拼出44個單詞,串聯起劇情主線,劇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情節都埋在單詞裏,所以很多狂熱粉絲會反複去看,每次都希望從字母裏拼出一些線索。
字母方塊
這樣的細節到處都是,用中國人的話說是“可以但沒必要”,因爲觀衆並不一定能注意到。
比如孩子們穿的校服是英式制服,全是手工制作,料子非常好。再比如校服上的校徽,專門找了原著的插畫家設計,校徽的logo是一個錘子,錘子的英文是hammer,校長曾是鏈球運動員,鏈球的英文也是hammer。校徽代表了校長的印記,也象征了他在學校裏的高壓管制。
還有,瑪蒂爾達在圖書館裏借的書都是純白色的,Honey老師是唯一一個幫助她的大人,後來送了一摞書給她,這一摞書是彩色的,代表了她們給彼此的人生帶來了色彩。這些書只在台上出現了兩秒,就被校長扔掉了。無論是大的視覺沖擊力,還是小細節裏的小心思,台上的設計都做到了極致。
最後是關于內容。很多人看到故事簡介,第一反應是兒童劇,其實它遠遠超出了兒童劇的範疇,蘊含了很多深刻的社會寓意。
在台下,孩子和成人觀衆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孩子們看得樂不可支,看到的是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故事,但大人看得潸然淚下,因爲他們在瑪蒂爾達的故事裏投射了很多個人的情感經曆,比如成長的痛苦、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創傷,女性主義者甚至看到了女權的色彩,一個女生應該如何掙脫環境和命運對她的束縛?靠知識、靠閱讀、靠獨立。
海報也值得一提。海報設計是一個小女孩叉著腰,這也是女主角在台上的最後一個pose。這個姿勢還有一個專屬名詞——one woman pose,是神奇女俠的姿勢。有美國社會學家分析,當你擺出這個姿勢,你能給自己心理暗示,會變得更有力量,更自信。
這個姿勢就像瑪蒂爾達反複唱的那句歌詞,“除了我,誰也不能改寫我的故事”,代表一個人通過閱讀、自信、勇氣,最終改變了個人命運。演出結束後,大家都很樂意去模仿這個姿勢拍照。
三個瑪蒂爾達
巡演版駐團導演娜塔莉·吉洛姆:
演瑪蒂爾達的小女孩有3個,2個來自南非,1個來自新加坡。這個巡演版是從南非開始的,我們在南非停留了很長時間,彩排、合成、演出,所以在當地海選了2個。巡演到新加坡,我們又找到了1個。能把她們選出來也是奇迹,她們會唱歌,會跳舞,還會講故事,本身就有鮮明的瑪蒂爾達的特性。
我們在選小演員時不會看地域,而是會從小演員本身出發,看誰更適合。在中國巡演,也有可能誕生一個中國版的瑪蒂爾達,一定會讓人驚豔。
正式上台前,她們會進行6-10周的訓練。首先會訓練發音,這個角色有專門設計的發音,比如重音,而孩子們平時不會這樣說話,接下來會訓練唱歌跳舞,一層一層疊加上去。
這些孩子最打動我的是她們的領導力,她們要領導整台演出順利進行,還要把成人演員的表演串聯進來。劇中有一首《Quiet》,伴奏音樂沉寂,只有瑪蒂爾達一個人的聲音,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姑娘的能量有多大。
我們整個團隊有77人,包括台前演員和幕後人員。其中,孩子有7個——3個瑪蒂爾達、2個布魯斯、2個艾瑞克,他們不是專職演員,巡演時,每個孩子至少有1位監護人陪在身邊,演出時,我們還會有專門的演出陪護。演出之余,我們會有2位隨團助教給他們上課,課程內容會和他們當地的學校同步。教育很重要,不能因爲演出,讓他們缺失本應接受到的教育。
校長也是劇中相當出彩的一個角色,爲什麽要找男人來演?這部劇是從瑪蒂爾達的孩子視角出發去看世界,比如校門很高,堆滿了字母方塊,父母穿得花枝招展五顔六色。她眼中的校長強壯、高大、讓人害怕,還曾經是鏈球運動員,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選了男性來演,其中一位有1.95米,更能符合這個角色的誇張形象。
《瑪蒂爾達》的確是一部以小女孩爲主角的音樂劇,但這部劇最奇妙之處就在于:孩子和成年人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告訴了大人很多道理,給了大人很多啓發。
比如,《When I grow up》這首歌是在秋千上演繹的,爲什麽是在秋千上?我們希望通過蕩起來的這個動作,來表達我們小時候是多麽向往自由。小時候,我們以爲長大了可以每天吃糖、每天看電視,長大後,我們並不像想象得那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爲所欲爲。但我們還是要記得,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美好的幻想。成年人長大之後,會忘記一些孩子身上才會有的特質,這也是這部戲想要給成年人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