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楊亮
香港疫情持續反複,昨日確診人數重破千宗,其中絕大部分屬本地確診,各感染群組續有新增個案。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指,疫情反彈是餐飲表列處所重開、社會和經濟活動重啓、人流和社交活動頻繁所致,強調屬預期之內。
專家認爲,社會複常重點應爲疫苗接種,而不再是聚焦輕症及無征狀感染。
本報評論認爲,相信市民誰都不想邁向正常生活的步伐被中斷,香港也經不起再來一波疫情的沖擊了,現在首要就是全力穩控疫情。
127間學校增147宗個案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香港當天新增確診1047宗,當中971宗屬本地確診,76宗屬輸入個案。本地個案中477宗經核酸檢測確診,494宗屬快測呈報個案。
死亡個案再增1宗,死者爲83歲女性,無打疫苗,有冠心病及肝病,相信死因與新冠病毒無直接關系。第五波疫情累計有1209177宗確診及9179人離世。
當日,學校呈報個案147宗,涉127間學校。當中,135人是學生,12人是教職員,無班級須停課。其中,一名患者是培正中學中五女生,她感染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 BA.2.12.1,是田徑隊成員,上周五曾與60多名同學和5名教師在何文田太平道食美軒聚餐,同場另有5名學生確診。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師生訓練時有戴口罩,懷疑病毒是在聚餐時傳播,與確診女生同台的10人列爲密切接觸者,要居家檢疫,其他同場聚餐學生亦須停課。
新型變種病毒個案增多
另外,昨日再多23宗懷疑Omicron BA.2.12.1個案,當中22宗屬本地確診,其中5宗源頭不明,分別住深水埗、太子、黃埔、杏花邨及大圍顯徑邨;4宗是早前住日出康城1期首都3座確診者的家人;南灣隧道再增5名職員確診,累計7人染疫,患者主要在監測室監察交通情況,同房有4至6人工作,會到飯堂用膳,並共用更衣室,相信員工除口罩時有病毒傳播,受感染員工的工作區共有約100人。新增3宗懷疑BA.4及BA.5個案,均爲輸入個案。
院舍方面,再有4間院舍出現個案,涉4名員工和10名院友,包括深水埗的新生精神康複會新生會大樓長期護理院、葵青的仁濟醫院郭玉章夫人護理安老院、南區耆康會何善衡夫人敬老院和觀塘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尚真家舍。
酒吧群組方面,Racks City酒吧多1宗確診,累計23人染疫,患病率爲28%;FLM酒吧新增5宗,累計33人確診,患病率是25%。
陳肇始昨于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第五波疫情有所反彈屬預期之內,惟醫院新冠病人住院、重症及死亡率等指標相對平穩,且疫苗接種率上升,政府亦有針對酒吧、酒館等處所加強防控措施。
她續稱,社區隔離設施正處備用狀態,重啓社區隔離設施主要涉及管理、醫療人員醫療服務及清潔、保安等工作,預期有關設施可在短時間例如24至48小時內啓動。
專家:複常重點是打針
因應香港疫情反彈,政府規定今起至29日,進入酒吧等場所需持24小時內快測陰性證明。香港民建聯認爲,快測結果照片可能未必是真,建議參考新加坡做法,在酒吧區設快測站,讓食客即場檢測。民建聯還建議,當局將酒吧等場所需進行強檢的時限由現時兩天減至一天,並加強巡查酒吧、夜店及周末外傭聚集處。
對于香港疫情風險,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昨表示,不應只聚焦于每日新增個案,而要看6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及打完2針已到期但未打第三針的人,這兩類人士各有約30萬人。未來,社會複常重點應在疫苗接種,而不應再聚焦于輕症及無征狀感染。
至于本地新型變種病毒BA.2.12.1,他稱這是Omicron病毒的輕微變異,對整體疫情尤其是重症未必有很大影響,估計新病毒分支將會取代原有病毒成主流。
【商報時評】
香港承受不起疫情再度爆發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香港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昨重回過千宗,是兩個月來首次。其中本地感染占971宗,再多一人死亡,顯示疫情有急速反彈趨勢。盡管目前住院、重症及死亡個案數據平穩,情況暫時可控,但也必須引起大家重視,防疫切不可有絲毫松懈。香港已長期飽受疫困之苦,好不容易穩控第五波疫情,市民生活逐步走向複常,經濟剛開始回穩,實在承受不起疫情再度爆發,重新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的傷害。政府須密切監察疫情變化並及時調整防疫措施,市民亦應積極配合,免受疫情折騰。
自5月下旬香港實施第二階段放寬措施後,單日新增感染個案開始出現反彈,由200至300多宗,升至現時超過1000宗,尤其酒吧和學校等感染群組不斷增加,多家院舍爆疫,足以敲響警鍾。盡管衛生官員表示,疫情有所反彈,是餐飲表列處所重開、社會和經濟活動重啓、人流和社交活動頻繁所致,強調是在預期之內。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反彈的速度之快出乎預料,且病毒傳播鏈一直存在于社區,境外輸入的新變異病毒繼續擴散,不排除會釀成新一輪爆發。今次確診個案重新破千,是第五波疫情的馀波,還是第六波疫情的開始,尚難定論。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社會上充斥抗疫疲勞和不以爲然的情緒。一些人覺得疫情殺傷力有限,因爲重症少、死亡率低而漠視疫情的風險,失去警惕戒備之心,惟這是建立在整體感染率低的基礎上,一旦疫情失控出現大規模感染,公營醫療系統再度瀕臨“爆煲”,重症、死亡人數必會急增。
或許有人認爲染疫後有抗體,加上接種疫苗便可無事,但也要看到,免疫屏障的保護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須盡快打加強劑,而香港目前第三針接種率僅六成,“一老一幼”的接種率最低,始終是香港防疫的軟肋。新加坡92%的整體接種率遠高于香港,尚且警示要爲7、8月或面臨新一波疫情做好應對准備,香港面對確診個案急升的客觀現實,又怎能掉以輕心,盲目樂觀?
因應疫情反彈,不僅第三階段放寬措施被迫推遲,政府也開始收緊對酒吧、夜店等的限聚要求,香港的複常之路走得磕磕絆絆,如果反彈勢頭得不到有力遏止,重回全面收緊抗疫措施的老路,不是沒有可能。原本隨著疫情穩定,社會經濟正一步步走向複常,香港經濟在4月出現複蘇苗頭,消費活動和營商氣氛見到明顯改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3月下跌13.8%後,于4月份顯著回升11.7%;5月標普全球香港特區經理人采購指數急升至54.9,爲2011年3月以來最好,勞工市場亦已靠穩;市面人流明顯增多,學生回到校園恢複面授課堂。相信市民誰都不想邁向正常生活的步伐被中斷,香港也經不起再來一波疫情的沖擊了,現在首要就是全力穩控疫情。
應該說,經曆數輪的疫情,政府的防疫措施該推出的都推出了。立法會昨通過條例草案,訂定檢疫或隔離者可視爲病假,未有提供充分醫學理由拒絕接種疫苗者,被解雇合理,也是爲堵塞防疫漏洞。而要避免疫情反彈,兼顧香港實際,關鍵始終要靠市民自覺的行動。
記者 李銘欣、萬家成
編輯 羅維維
來源 香港商報
審讀 卓玲
審核 雨杉 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