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的由來
“東山”的得名,源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的東山寺。到清順治七年(1650年)重修,分割前殿爲真武廟,于是寺廟分家。真武廟俗稱東山廟。早期的“東山”大致是指現在的廟前直街、署前路、寺貝通津、龜崗一帶地方。20世紀前,東山還是廣州大東門外的一片郊野,到處可見土阜、墳墓、樹林、稻田和魚塘,間有疏疏落落的竹林茅舍。當時這個地區有山河村(在今新河浦)、寺右鄉(在今的寺貝底)、豬屎寮(在今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附近)三個自然村,居民大多以務農爲生。當時,近郊農民日常挑瓜菜在廟前一帶擺賣,形成了一個小集市,“東山”的概念,僅僅包括東山廟的周圍地區,根據《番禺縣志》和《番禺縣續志》記載,當時這裏稱姚家崗,又名七星崗。在明、清兩代,東山區一帶屬番禺鹿步司管轄。
“東山”行政區域的形成
“東山”于辛亥革命後歸屬廣州市,1917年在現今的署前路設廣州市東山區公所,民國時廣州市有28個區公所。後來設置的東山行政區是以1951年成立的大東區、前鑒區、東山區爲基礎,于1961年將三區合並,同時將越秀區的永漢南街、珠光街、德政南街、大塘街、芳草街的五條行政街道一並劃入,形成南臨珠江主航道,北至廣深鐵路,東至沙河、楊箕湧,西至西坑、東濠湧北段、倉邊路、文德路、北京南路、天字碼頭爲界的14.7平方公裏面積的東山區。1986年市政府又將沙河、楊箕湧以東,廣州大道以東的天河區地塊劃給東山區,使東山區的面積達17平方公裏,直至2005年與原越秀區合並,統稱現在的越秀區。
二十世紀“東山”的特點
20世紀初,西風東漸,廣州又是接觸外來宗教文化較早的地方,在這些外來的宗教文化以及當時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地形成“東山”以下的幾個特點:
一是教會文化的彙集地。由歐美傳入中國並取得特權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最早來到東山興建教堂、進行傳教活動的教派,除了基督教的浸信會、安息會、中華基督教會外,還有法國的天主教。其中,美國浸信會國外傳道部——美南差會是進入東山最早、在東山勢力最大的教會。1888年,美南差會在五仙門(在今長堤)創立培道女子學堂,隨著入學學生的增多,狹小的校園束縛著學校的發展,且學校附近的煙館、賭館、妓院林立,擴大校園極爲困難。遂于1903年在東山的寺貝通津一帶購地建築新校舍,于1908年建成,培道的“紅樓”與耶遜堂“兩所校舍是東山最早的新式建築物。與“培道”同時期的還有美南差會在廟前西街開辦了兩廣浸信會神道學校,培育傳教人員。並于1919年將該校遷至七星崗。1889年,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中國教徒廖德山等人通過募捐,在城內德政街建培正書院。1907年在東山購買煙墩崗南部的一塊荒地建新校舍,于1908年建成遷入,奠定了現在培正中學的基礎。當時培正的經費主要靠兩廣浸信會聯合會及海外僑胞捐助,教學水平頗高,在廣州、香港、澳門均設有分校,全盛期正校與分校共有學生6?000余人,是廣州學生最多的中學,它對東山的興起及繁榮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南差會在東山建立的教堂、學校及慈善機構還有:1895年興辦的美華書局,1902年的煙墩幼兒園,1903年興辦的浸信會禮拜堂、培賢神道女校和恤孤院,1913年興辦的慕光瞽目學校、培靈幼兒園,1918年興辦的培坤女子中學、賴神浸信會堂,1919年建立的兩廣浸信會醫院,1922年建立的兩廣浸信會安老院以及兩廣浸信會聯合事務所。美國安息會也于1910年在犀牛路、農林下路、三育路、福音路(即:福今路)買地建立學校、教堂和醫院。該會的華南聯合會中心也設在東山,管轄港、澳、兩廣、福建等六七個地區會。英國的聖公會于1912年在東山建聖三一中學、聖希利達女子中學及培德女經學校。東山開發之前,天主教徒在東山建天主教堂,後來又辦起育嬰院和安老院,專收嬰孩及天主教老人撫養。中華基督教會也于1933年在東山建光東堂。外國宗教勢力在東山的擴張,使東山成爲英、法、美等國進行文化滲透及其活動的大本營,但客觀上也促進了東山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使東山較早地接觸西方近代文化,在開發初期就具有濃厚的宗教文化氣息,並逐漸成爲廣州的教會活動中心和名校的彙集地。
二是歸國華僑和僑眷的聚居地。廣州市是著名的僑鄉,東山區又是廣州市歸僑、僑眷居住人數最多的一個行政區。據東山區僑務辦公室1984年統計,全區共有海外僑胞、港澳同胞47?495人,歸僑、僑眷、港澳同胞34?689人,歸僑、僑眷、港澳同胞親屬7?436人。海外僑胞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他們爲東山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華僑對東山的興起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20世紀初,東山剛剛進入開發時期,許多華僑在此投資。他們有的築路建房,有的辦學校及其他慈善事業。華僑聚居東山、開發東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東山離市區中心較近,適宜結廬落戶,此其一;東山有教會主辦的中、小學,在此居住方便照顧兒女讀書求學,此其二;華僑在國外多已信教,東山宗教氣息濃厚,符合他們的宗教信仰及其生活習慣,此其三;東山居民中四邑人(台山、開平、新會、恩平縣人)居多,而華僑中也以四邑人居多,迎合了華僑重視鄉土人情關系的心理特點,此其四;東山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優越,此其五;20世紀初,僑鄉土匪橫行,有錢者無法安居,廣州也是戰亂頻仍,曆經劫難,唯東山因有外國人居住,治安得到曆屆政府和軍閥的重視而免遭諸多騷擾,吸引了不少華僑、僑眷定居東山,此其六;東山處于初步開發時期,空地較多,地價偏低,擁有經濟實力的歸僑、華僑不論在東山投資生産或炒地皮均有利可圖,此其七。于是,一些華僑和僑眷就利用手頭上的資金,以個人獨資或合資公司的方式爭先購買土地,建築道路和房屋,有的用于自己居住,有的租賣圖利。東山早期的建築物,除了教會學校和教堂、醫院外,主要是華僑及僑眷所建的房屋。1915年,美洲歸僑黃葵石向政府領得官荒18畝,修築馬路經營地皮買賣,分段出售。現在的龜崗馬路及龜崗一至五的橫馬路都是當時修築的。與此同時,歸僑楊遠榮、楊廷藹也掘平龜崗附近的江嶺小丘,修築江嶺東、西街。歸僑鍾樹榮等開辟廣成路一帶建築房屋。現在的達道路、龜崗五馬路、恤孤院路、共和村等地,原是一片荒地,自1922年華僑在此陸續築路建房,這一帶逐漸地繁榮起來。
三是華僑興辦東山的慈善事業。東山一帶的學校、醫院及慈善機構頗多,大多由華僑捐資創辦和發展起來的。如培正自創立及後來的一切費用,有大部分是由華僑捐助的,培正中學的校長曾多次到南洋、美國、加拿大、古巴等地向華僑募捐,該校校園內的“美洲華僑紀念堂”、“澳洲華僑紀念宿舍”、“古巴華僑紀念堂”、“王廣昌宿舍”、“陳廣慶飯堂”等建築物,都是華僑捐贈的巨款興建的。兩廣浸信會安老院是由歸僑教徒盧連倡議而建的。建成之後,又曾多次到美國等地向華僑募得巨款,用于興建院舍,收養老人。兩廣浸信會醫院也曾派人赴美向僑胞募資,接受捐助,並用所籌款項建成四層大樓一座。1935年,執信女子中學成立,派李佩芳等人赴美洲募捐,募得56萬元善款。陳濟棠治粵時期,實行優惠華僑政策,更吸引了衆多華僑到東山投資。此外,華僑還爲中國國民革命作出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華僑在東山區興建中小學、幼兒園多間。其中,1956年興建的華僑小學,得到華僑、歸僑、港澳同胞的資助,如王源興捐資10萬元,何賢捐資6萬多元,王誠寬捐資5萬多元,據統計捐資者達2739人,共捐資46萬余元。華僑小學落成後,不少華僑還捐贈鋼琴、圖書、放映機、醫藥等物品。他們還成立學校基金會,學校的辦學經費及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大部分由基金會支付。華僑小學的學生來自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南非、美洲和澳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學生畢業後,有的在國內深造,有的回原僑居國。在海外傳播和弘揚祖國文化,與祖國進行各種經濟往來,起到了支持祖國建設的積極作用。1955年,廣州市人民政府爲方便海外華僑回鄉置業,在環境優美安靜的蚬殼崗、羅崗、玉子崗、蟠龍崗劃地25萬平方米,作興建華僑房屋用地,撥款人民幣50萬元,用于建設新村的道路、下水道、供電、電話等市政公用設施。建成了在穗著名的華僑聚居地——華僑新村。該村1955年5月15日正式奠基,至1965年,建成177座獨院式別墅,391套公寓,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各1間,總面積11萬多平方米。購房的華僑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四是理想的住宅區。東山地處省城的東南隅,爲城鄉交通要道,水陸交通方便;東山的教堂、慈善機構多是外國人主辦,各國傳教士聚居東山;東山成爲華僑集中居住的地區。所以曆屆政府對東山的治安較爲重視,怕引起國際爭端,戰亂時期也盡力避免騷擾東山,東山便自然成爲戰火中一方避難的聖地。自辛亥革命至解放戰爭30多年中,廣州曾發生多次戰禍。1912年,廣東督軍陳炯明解散民軍首領王和順等武裝,雙方在東南關一帶發生曆時幾天的戰事;1913年,龍濟光入粵驅逐陳炯明,雙方在城內及沙河發生戰鬥;1916年,滇、桂軍東下討袁世凱驅逐龍濟光,雙方在城郊展開激戰,曆時達數月之久;1925年,粵軍驅逐劉震寰、楊希闵的戰役爆發,戰亂中,城內的商店或被亂兵搶劫一空,或被戰火焚燒殆盡,居民遭奸淫侮辱,僥幸存活者也遭受嚴重的精神打擊和財産損失,甚者家業蕩然。唯東山居民僅受一場虛驚。這無疑增加了置業者對東山的興趣,使越來越多的教徒、歸僑、僑眷及黨政要人、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東山買地結廬。1917年,時任廣東省警察廳廳長魏邦平,在東山爲自己建了兩座別墅,一在江嶺東街,名爲獵廬;一在大沙頭東端,名爲魚廬。梅花村初名“模範村”,最早有法國天主教興辦的安老院。後來陳濟棠等在該處馬路旁建築樓房居住,軍政要人建房者接踵而來。寺貝底村西有一片大樹林,也被陳濟棠等人砍樹開馬路,將土地分段出售。在梅花村建房的官僚軍閥有:陳維周、林翼中、林雲陔、余漢謀、李揚敬、孫科、缪培南、香翰屏、林逸民、李漢魂、鄧龍光等。他們每人所建樓房一座或多座不等。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東山區的環境美化和住宅建設,區內綠樹成蔭,據1966年底統計,城區綠化覆蓋率達27.3%。故空氣清新,景色宜人,20世紀80年代被評爲全國兩個城市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城區之一(另一個是北京的東城區)。東山安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大批歸僑和僑眷來此居住,形成了頗有特色的華僑住宅區。區內僑房典雅別致,羊城八景就有黃花浩氣、紅陵旭日、東湖春曉三景均在東山區。
五是革命聖地聚集和政治活動中心地。由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山仍處于廣州城的東郊,方便從事革命活動,故形成了這一特點。1891年,爲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康有爲在廣州現中山四路長興裏3號創辦萬木草堂,成爲戊戌變法的策源地。1893年冬,孫中山、尤列、鄭士良、陸皓東、程耀宸等革命黨人在文德南抗風軒議盟,從事革命活動。1911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以革命黨人黃興等率領一百多名選鋒隊在越華路小東營發難,攻打兩廣總督署爲發端,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大革命時期,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中共領導人也曾客居東山新河浦春園,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恤孤院後街(今恤孤院3號)召開。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文明路大鍾樓今魯迅紀念館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國共兩黨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大鍾樓因而成爲國共兩黨合作的見證。1926年,毛澤東等革命者在中山四路42號番禺學宮宏開講舍育英才,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文明路194號至200號是1924年至1927年中國共産黨廣東區委員會的辦公地,在這裏作出過有關革命統一戰線、改組國民革命軍、開展農民運動、發動省港大罷工、統一廣東、出師北伐等一系列重大決策。1926年11月至1927年2月,中國國民黨在東臯大道禮興街5號舉辦了華僑運動講習所,由國民黨海外部部長、馬來西亞歸僑彭澤民任所長,聘請鄧演達、郭沫若、恽代英等擔任教員,學員多是海外華僑。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南局、廣東省委、廣州軍區三大機關和各兵種機關辦公的所在地,廣州鐵路局、省市的廳局機關、中央和外地駐穗機構也多選在東山設置辦事機構。
“東山”這塊寶地,凝聚著中外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近現代革命先烈的進取開創精神。
位于寺貝通津9號基督教堂
東山新河浦華僑洋房
東山培道女子中學部分舊校舍
東山培正中學校門
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曾客居的東山新河浦春園
<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恬靜整潔的東山街道
文/圖:吳裘 摘編:省檔案館編研出版部
來源:《廣州文史第七十七輯》
版權說明:本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版權歸原創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爲直接轉載的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