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雲怡 李艾鑫】法國前駐聯合國、美國大使傑拉德·阿羅德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試圖把北約擴張到亞洲,或建立“亞洲版北約”,歐洲國家將不會參與其中。他同時表示,歐洲反對以俄烏戰爭爲由威脅對中國公司施加二級制裁,“這一提議更多是美國人的想法,然而歐洲沒有能力、也不願制裁中國企業。歐洲自身也是二級制裁的受害者”。
視頻采訪截圖
最近,北約領導人表示,北約將破例探討中國增長的影響力和“在國際上的所謂脅迫性政策”。與此同時,日韓外長也首次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諸多迹象讓人質疑: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北約的觸角是否在逐漸伸向中國周邊?抑或美國在試圖打造一個“亞洲版北約”?
對此,法國前駐美大使阿羅德認爲,俄烏沖突爆發後,北約在歐洲“重生”、歐盟戰略自主之路受阻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現實,但在亞洲,情況要更複雜、更微妙,美國要打造“亞洲版北約”並不容易。
這名法國前外交官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言,雖然法國一直希望提升歐洲的戰略自主水平,但令人遺憾地是,俄烏戰爭造成的現實後果之一是“北約的歸來”。“一年前,馬克龍總統曾經稱,‘北約已經腦死亡’,當時的情況是,北約確實或多或少地正在走向消亡。”他表示,但現在,無論法國做什麽、說什麽,一個現實就是,大部分歐洲國家重新肯定了北約的重要性。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亞洲版北約”也能順利構建。“絕大多數亞洲國家並不希望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擇一個陣營,他們希望避免冷戰時期那樣選邊站。”阿羅德解釋稱,以“四國集團”爲例,由于印度的存在,該集團要比歐洲的情況更爲複雜,“一方面,印度希望參與對中國的制衡;但另一方面,印度不希望僅僅成爲美國的一個跟班。這意味著在亞洲,情況要更複雜,也更靈活可變通。”
不久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曾傳遞過類似信息。這名新加坡領導人稱,“不會有亞洲版北約”,新加坡和美國的合作緊密,美國參與本區域事務是件好事,但這並不表示新加坡會參與美國涉入的戰爭,或在新加坡出事時會要求美國前來搭救。李顯龍稱,最好是維持現狀,因爲本區域的國家並非都想和各方對峙,“我有我的朋友,你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我們都有生意往來,而且交易量頗高。”
關于歐洲對“亞洲版北約”的態度,阿羅德明確表示,“中國對歐洲不構成軍事威脅。我們沒有必要接受美國這種用來攻擊中國的煽動性言辭。”他表示,歐洲在未來幾年將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界定自己在中美之間的角色。歐洲在政治制度和社會願景方面更接近美國,但中國並不是歐洲的敵人。
“我們需要和中國在公平競爭和合作的基礎上建立現實的關系。”他表示,與此同時,在維護世界穩定方面,歐中也有共同利益。
而在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和輿論鼓吹的“對中國企業實施二級制裁”問題上,阿羅德則表示,這更多是美國人的想法和行爲方式,而非歐洲國家的意願。事實上,歐洲自身正是二級制裁的受害者,許多歐洲公司因爲和伊朗的貿易而遭受損失。“我們歐洲人不贊成美國這一舉動”,他直言,“我不認爲歐洲有能力、有意願制裁中國企業。”
俄烏沖突爆發一個多月以來,戰火仍在繼續。據各方媒體公開報道,烏克蘭東部或正處在大戰前夜,俄烏雙方都在集結軍隊,爲這場或許是二十一世紀最大規模的戰役做准備,而和談在短期內取得成果的希望則愈發渺茫。
阿羅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談及俄烏沖突走向時分析認爲,一場戰爭可以有很多種終結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出現明確的勝利者和失敗者,失敗者承認戰敗,並尋求談判。目前看來,俄烏沖突並不在朝著這一方向發展。第二種是,當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盡,並認識到他們無法贏得所有的既定目標,且戰爭代價不菲,繼而得出“和談是更好選擇”的結論。他認爲,俄烏沖突最終更可能以後一種方式終結。
本月7日,聯合國大會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于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聯大表決結果爲93票贊成、24票反對、58票棄權,並非像美國預期的那樣“世界壓倒性地站在譴責俄羅斯的一方”。
阿羅德不久前也曾在一條推文中談及非西方國家看待俄烏戰爭的態度。“我們西方低估了世界其他地方對我們的怨恨”,他寫道,許多非西方人支持俄羅斯,並非因爲他們特別喜歡俄羅斯,而是因爲俄羅斯正在與西方對抗。
“在我擔任法國駐聯合國大使時就感受到了這一點,我發現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大使都對西方有所不滿。”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解釋稱,一方面,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沒有忘記殖民時代西方的所作所爲,另一方面,這也是由于西方經常在指責他國時使用雙重標准,比如在對待烏克蘭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時迥然不同的態度。
“我過去常說,看看美國這些年實施了多少軍事幹預吧,再看看過去三十年裏的中國,它沒有對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軍事幹預。”他表示,“我們應該考慮到這一點,並去改變我們的行事方式。”
“當從西方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時,我們會期望每個國家都站在我們這邊。但現實是,俄羅斯在一些國家中頗受歡迎,比如拉夫羅夫在新德裏時,印度人微笑著迎接了他。再比如在聯大中的投票,中國、印度、南非在聯大上采取了反對或棄權的態度。西方在看待世界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他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