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英國最大的壽險公司,保誠在亞洲和美國業務,可能要分拆了?
昨日,英國保誠的二股東Third Point LCC正式向保誠發函,要求拆分其亞洲和美國業務。如果最終股東大會投票表決通過,對我們中國消費者有什麽影響呢?
一、英國保誠的發家史
1848年5月30日,英國保誠在倫敦哈頓花園成立,當時命名爲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
這家已有173年曆史的保險公司,經曆了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世界級的重大金融動蕩,如今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成爲英國最大的壽險公司和投資機構,總值超過七十億美元。
在2019年《財富》500強企業中,英國保誠排名372位。
英國保誠上榜2019《財富》世界500強
在保險發展史上,有許多有曆史意義的保單就發生在英國保誠身上。
1、首創工傷保險
1854年,英國保誠建立産業部,向當時英國廣大工人階級提供了新型的産業保險,保費只要1便士。在當時工人階級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保誠提供的這份保險是工傷保險的雛形。
英國工人當時普遍缺乏工傷保障
2、首創兒童保單
1856年以前,由于醫療環境惡劣,嬰兒周歲前的死亡率高達20%,導致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敢承保10歲以下的兒童。保誠在1856年推出世界首個10歲以下兒童保險,以極大的魄力拿下了這塊廣袤的市場。
曆史首張嬰兒保險單
3、泰坦尼克號的賠付
1912年,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震驚世界,共有1500多人罹難。
當時船體的賠付是德國安聯承擔的,而船員和乘客的賠付中就有保誠的身影,共理賠了其中的324人。
時任保誠總裁A.C. Thompson對泰坦尼克號的賠付信
4、一戰、二戰的驚人表現
戰爭風險一直是壽險合同中的免賠條款,但在一戰和二戰期間,保誠卻廢除了戰爭免賠條款,主動將戰爭納入到保誠的理賠範圍。于是,保誠完成了一戰期間英國陣亡的23萬人、以及二戰期間英國陣亡的11萬人死亡賠付,雄厚的財力和擔當震驚世界。
5、戴安娜王妃的理賠
保誠的誠信和曆史賠付表現獲得英國皇室的信任,成爲英國皇室貴族的承保人,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遭遇車禍,香消玉殒,這一新聞傳遍世界。保誠迅速按照保單賠付,共理賠了5000萬的英鎊,兩位王子各獲得了2500萬英鎊。
戴安娜王妃
通過這些曆史性事件,我們可以看到保誠輝煌的過去,以及普通客戶,乃至英國皇室對其的信賴。
二、保誠的業務板塊和亞、美布局
隨著在英國本土的順利發展,1924年,保誠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保誠的招股書
除了在英國本土的發展之外,保誠也在加快海外的業務布局。
1986年,保誠收購美國的傑信人壽保險公司;1994年,保誠集團亞洲公司成立,總部設在香港;1999年,保誠收購英國領先的單位信托投資公司M&G。
所以,保誠集團目前的主要業務板塊可分爲四塊:保誠集團亞洲區總部(PruAsia)、美國傑信人壽(Jackson)、保誠英國保險業務及M&G。
保誠集團四大業務板塊
由于美國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發達保險市場,市場增長潛力較低,新業務銷售額表現一般,承保利潤去年還出現了下滑。
反觀亞洲市場,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的業務已覆蓋了13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和阿聯酋。
說起保誠和中國,現在也已經建立了千絲萬縷的關系。
中國香港是保誠在亞洲發展的總部,成立于1994年。而到了1999年,保誠則進軍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市場。
1999年4月,保誠獲批中國壽險經營牌照,與中國中信集團合資開辦信誠人壽保險,成爲國內首家中英合資壽險公司,也就是現在的中信保誠人壽。
到了2018年,亞洲市場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爲對保誠承保利潤貢獻最大的地區市場。其中總部中國香港的業務表現最爲出色,占新業務貢獻的50.27%以上。
中國合營企業中信保誠的新業務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幅接近29%,成爲保誠在亞洲增速最快的公司。
三、亞、美業務拆分的影響
英國保誠的二當家Third Point LCC此次之所以要求分拆亞洲和美國的業務,主要也是基于保誠在這兩個地區市場的表現情況。
盡管美國地區的經營總利潤仍高于亞洲區,但從業務活力來看,亞洲市場明顯占優,增速驚人。
去年9月份,保誠表示將以亞洲爲核心結構性增長市場,采取”亞洲優先”策略,預計持續增幅將達到10%以上;而美國傑信人壽的業務,則以提升業務多元化發展爲主。
中國香港是保誠目前最重要的市場
所以,二股東Third Point LCC此時提出分拆亞洲和美國的業務,有順勢而爲之意。其掌舵人丹尼爾·勒布認爲,美國傑信人壽現在和保誠亞洲歸屬于同一母公司,其公司價值分析極爲複雜,會降低潛在股東持有保誠亞洲股份的意願。而分拆則有利于提升兩大業務的估值,加速業務增長並節約決策成本。
分拆對保誠是好是壞呢?我們不妨看看市場的反應。
在全球股市大跌的昨天,保誠港股逆勢上漲。截至2月25日收盤,保誠港股收報148.8港元,上漲1.92%。說明市場對這一消息的正向影響比較認可。
2月25日全球股指表現
不過相較于保誠在亞洲的主力——中國香港市場,保誠在內地發展規模還非常小。
由于中信保誠暫未公布2019年度報告,我們查詢2018年度數據可知,中信保誠2018年度原保費收入爲153.84億元,只占內地壽險市場的0.58%。
2018年內地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
因此,亞洲和美國業務分拆,對我國內地的影響會非常小,也幾乎不會影響到我們購買保險的決策,但對中國香港市場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但內地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觑,根據已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數據,中信保誠的保費收入規模達156.48億元,已超過2018年全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2.4%。
保誠如果分拆亞洲和美國業務,短期對內地影響可以忽略,但內地作爲保誠增速最快的市場,未來的業務增長可能會進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