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底撈分拆海外業務上市,享受雙重資本市場紅利?疫情下經營不利,公司是在甩開燙手山芋
分拆海外業務的背景,是海底撈發生了五年以來的首次虧損,下沉市場擴張急需資金。
作者 | 扶蘇
編輯 | 小白
7月13日,海底撈正式宣布分拆海外連鎖餐飲品牌“Super Hi”,後者擬以“特海國際”的名稱于香港聯交所主板單獨上市,並于同日已遞交招股書。
海底撈爲何要分拆特海國際?
下沉市場擴張亟需資金
根據公告,特海國際將采取“實物分派+介紹上市”(Distribution in specie + Introduction listing)的方式上市。
“實物分派”意味著海底撈將其所持有的全部特海國際股份,按持股比例直接分派給現有股東;“介紹上市”則意味著不會發行新股,也不會籌集新資金。
分拆後,特海國際不再與海底撈並表,但目前持有海底撈60.4%股份的創始人夫婦張勇和舒萍,仍將爲特海國際的控股股東。
對于分拆動機,海底撈也相當坦率,尤其是公告中的最後一句:
“使Super Hi的業務及本集團的其余業務在其各自的地域範圍獲得更好的發展……並在一個獨立的上市平台上産生未來的增值收益。”
(來源:海底撈分拆海外業務公告)
疫情給海底撈的股價和業務均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
過去一年以來,海底撈的股價下跌了63%,目前尚存市值890億港元。
(海底撈過去12個月股價走勢,來源:Google Finance)
截至2021年末,海底撈的同店平均翻台率從去年的3.8次/天降至3.5次/天;同店日均銷售額也從9.7萬元降至8.7萬元,同比下滑10.2%。
(來源:海底撈2021年財報)
經營效率下滑的同時,海底撈卻仍在堅持下沉市場擴張策略。
2021年,海底撈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從1205家增長至1329家,同比增長10.3%;除一線城市外,海底撈在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均有增長。
(來源:海底撈2021年財報)
因此,海底撈的現金流狀況日趨緊張。
2021年,海底撈僅用于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資本開支就高達44.3億元,而同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只有38.1億元。
海底撈亟需“開源節流”之道。
實際上,海底撈剝離旗下子公司並獨立上市的做法也並不陌生。分拆後的特海國際,將成爲“海底撈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2013年,海底撈剝離了其供應鏈子公司頤海國際,後者于2016年在聯交所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上市。
分拆出來的頤海國際不僅獲得了更多外部客戶,並能夠在公開市場自主籌集資金,還使得當時正處于擴張中的海底撈的資産負債規模有所減輕。
海外業務“燒錢”無底洞
特海國際本身的質地又如何呢?
海底撈進軍海外市場的時間較晚,直至2012年才在新加坡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門店。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特海國際在海外共擁有97家“Super Hi”門店,覆蓋亞洲、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11個國家。
招股書顯示,東南亞是特海國際的主要市場,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4個國家。
2021年,東南亞貢獻了特海國際56.1%的餐廳經營業務營收,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門店數量占到58.8%(對應爲57家)。
(來源:特海國際招股書)
實際上,相較于分拆前的海底撈,特海國際所代表的海外業務的體量很小。
2021年,海底撈(注:分拆前數據,下同)的整體營收爲411.1億元,特海國際的營收爲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億元),後者約占前者營收的4.8%。
體量雖小,但成長性方面,特海國際卻還不如海底撈亮眼。
2021年,特海國際營收同比增長41.1%,略低于海底撈的43.7%。
盈利能力方面,特海國際更是遠不如海底撈。
招股書顯示,特海國際自2019年至今尚未實現盈利,2021年發生淨虧損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億元),淨利潤率低至-48.3%。
(來源:特海國際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由于疫情影響,海底撈發生了五年以來首次虧損,當年淨虧損41.6億元。
照此計算,海底撈2021年有超過兩成的淨虧損,可歸咎于海外業務。
(來源:海底撈2021年財報)
在過去光景好的年份,海底撈尚有余力爲培育期中的海外業務源源不斷地“輸血”。此時,海底撈分拆特海國際,“甩開燙手山芋”的意圖不言而喻。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衆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爲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爲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