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心語
我是一名退休老年人,閑暇時喜歡去陌生城市自由行,走街串巷尋找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文印記。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走近那些漸行漸遠的人文曆史,感受有溫度的文字記錄,不求是否值得,只求不錯過。四年時間走過85座大小城市,行程67550公裏,橫跨15個省市,記錄人文景點2052個,那些閃光的印記,像行進的號角催我前行。
38年前,在武漢工作過兩年,38年後重遊故地,我倍感興奮。那些模糊的記憶又被喚醒,重拾那些點點滴滴的過往,感覺又年輕了一把。2017年4月16日,自由行4天武漢之旅就從第一個景點——中山公園開始。
中山公園位于漢口解放大道旁,是全國百家曆史名園之一。前身“西園”爲1914年建成的私家花園,1927年收歸國有,1928年爲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爲“漢口中山公園”。現已成爲集休閑、娛樂、遊藝等多項服務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這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43周年紀念日,一座高7.3米的孫中山與宋慶齡銅像在中山公園圓形廣場落成,這是迄今爲止唯一 一座孫中山夫婦雙人塑像。
民國十六年(1927年),漢口市國民政府將西園收歸國有並確定建爲“漢口第一公園”。民國十七年(1928年),原漢口市政府倡導建中山公園,李宗仁先生等認可,將漢口第一公園改名爲中山公園。
1934年張學良曾經參加在中山公園體育場舉行的漢口市第五屆暨第一屆中等學校聯合運動會並發表演說。1938年4月9日,曾在中山公園舉行萬人抗日歌詠活動,郭沫若、田漢講演後,由冼星海、張曙指揮,抗日歌聲響徹雲霄。
這棵有特色樹,喚起我無限的遐想,那種妩媚動人腰肢,像是翩翩起舞美女,優美的樂曲隨著在耳畔響起。
茹冰園,“茹冰”二字是穿山圓形月門上的匾額,月門和園門內假山嶽壯峰同建于1930年,1932年月門被命名爲國徽橋,以後數度修繕。1984年冬,文化名人巴南岡先生遊曆公園時見大雪過後,園門似口,內假山嶽壯峰被冰雪包裹,琳珑剔透,似含于口中,極爲有趣,故現場題名“茹冰”。茹冰園被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坐在涼亭裏,欣賞周圍的景色。
張之洞紀念亭始建于1933年,是由漢口市政府爲紀念清末湖廣總督、洋務運動先驅張之洞所建造。爲意大利風格建築。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勝春亭連接著一座鐵橋。
松月軒茶社位于留春湖畔的松月軒半島之上,在這裏品茶,望著窗外湖面別有一番情調。
中山公園園史館,走了80多座城市,公園遊覽了不少,第一次遇到公園裏還有自己建園曆史館。
武漢受降堂始建于1935年,原爲大衆會堂、題襟館、重華堂、張公祠。1945年9月18日,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將軍在這裏接受侵華日軍第六方面軍投降,故取名爲“受降堂”。
由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岡部直三郎大將投降,受降日軍21萬,並立受降碑。此受降碑于1998年5月21口在張公亭的地下室發現。
甯靜肅穆的大廳裏,讓我能感受到當年受降儀式的莊嚴氣氛。
館內陳列有受降場景、抗戰史料及相關實物,是武漢地區重要曆史紀念建築之一,2012年7月2日被命名爲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