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新聞中心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以及評論部的編輯們最近在讀或讀過的14本書,正值上海書展期間,希望能給大家一點逛展購書的指南。
《光與暗的故事》
【美】勞倫斯·布洛克/編著 【美】愛德華·霍普/繪 曹雷雨、劉洲、劉玉靜/譯,中信出版社·大方,2018年1月版
推薦人:顧明
推薦語:
愛德華·霍普+勞倫斯·布洛克,文藝愛好者看到這兩個名字的組合是不是就必然要去看一看這本《光與暗的故事》了?!更何況,在勞倫斯·布洛克的“組稿”下,他的好友、一批美國著名作家都紛紛出手了:斯蒂芬·金、喬伊斯·卡羅爾·歐茨、邁克爾·康奈利……是不是很好奇這些名家在看到霍普的畫作後,會開出怎樣的腦洞?
《光與暗的故事》選取了愛德華·霍普的18幅畫作,由17位作家每人選一幅配上一個故事(有一幅因爲作家未能交稿而輪空了,就配給了作爲組織者的勞倫斯·布洛克所寫的序言,列在故事開始之前)。這些作家們回應霍普的方式,自然也是體現著他們一貫的寫作風格。比如斯蒂芬·金選了《紐約的房間》,這幅畫中,除了各做各事的一對男女外,最吸引觀衆的是背後的一扇門,斯蒂芬·金就此創作的《音樂室》中,將所有的恐怖都與這扇門聯系了起來,男女主人公在看似稀松平常的對話中暗藏殺機。冷血而恐怖的氛圍,與畫作中令人窒息的氣氛,十分契合。勞倫斯·布洛克自己的《自助餐廳之秋》,講述了一個高明的女騙子的故事,小說中突出了霍普畫作裏女人所戴的帽子這個細節。看圖寫故事,拼的就是對細節的觀察入微。
《紐約的房間》
當然,也有人跳出畫作本身來講故事的。當今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推理犯罪小說家邁克爾·康奈利,將霍普那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夜遊者》作爲了故事中的一個線索、一個場景。受雇去監視女人的私家偵探,在美術館中霍普的這幅畫前,與他監視的女人展開了一次充滿暗示的對話:“繪畫就是訴說故事。”“所以你是一名作家卻來欣賞繪畫作品。”最終,私家偵探爲她“背叛”了自己的雇主。而研究愛德華·霍普的權威蓋爾·萊文所寫的《牧師的收藏》,則讓人感覺她越過了“城市屋頂”,以一個竊取霍普早期畫作的騙子的視角,講述霍普晚年及死後鮮爲人知的片段。虛構還是非虛構,已經分不太清楚。
《夜遊者》
《光與暗的故事》中這17個故事,可能不如布洛克自己所言的“篇篇精彩”,但都真真切切地源自愛德華·霍普。
《國家的歧路:日本帝國毀滅之謎》
馬國川/著,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2月版
推薦人:熊豐
推薦語:
十四年抗戰,是中國人無法忘記的傷痛。或是通過曆史課本,或是通過影視劇,每個中國人都對抗日戰爭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記憶。但我們對于發動這場戰爭的日本,其實了解並不多。
1853年黑船來航,日本和中國一樣在西方列強的沖擊下被迫打開了國門。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中日兩國的曆史走向了巨大的分水嶺。甲午戰爭、“九一八”、“七七事變”……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日本的侵略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把自己帶向了毀滅的邊緣。
同樣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國家,同樣在西方列強的逼迫下被迫開國,日本何以在“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時間裏迅速完成國家的啓蒙和富強,成爲亞洲的第一個現代化國家?經曆了大正民主的短暫熏陶後,擁有憲政和議會民主的日本又爲何會迅速地滑向軍國主義?所有人都知道與美國開戰必敗,可日本又爲什麽會偷襲珍珠港自取滅亡?一個原本充滿希望的國家,最終是怎麽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財經》雜志高級研究員馬國川先生的《國家的啓蒙》和《國家的歧路》兩本書,就通過日本近現代史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來重新勾勒了日本從啓蒙到瘋狂的這一過程。
《回歸故裏》
【法】迪迪埃·埃裏蓬/著 王獻/譯,上海文化出版社·後浪,2020年7月版
推薦人:臧繼賢
推薦語:
本書作者埃裏蓬的代表作品是《米歇爾·福柯傳》,他同剛剛去世的斯蒂格勒只相差一歲,兩人的共同點也不少,都出身法國平民階級,年輕的時候都是左派,都熱愛哲學,最終都成爲了知識分子(從埃裏蓬的書中可以體會到這對平民來說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不同之處在于,埃裏蓬很快結束了平民孩子對于社會的反叛,少年時就沉浸在哲學閱讀中。斯蒂格勒卻早早退學謀生,還經曆了牢獄之災。
在生命的前半段中,埃裏蓬一直試圖與自己的平民身份進行抗爭,並且因爲自己是同性戀,所以一直向往巴黎的自由氛圍。因爲政治見解不同,因爲父親恐同,埃裏蓬同自己的父母兄弟決裂了,三十多年沒和兄弟聯系,連父親的葬禮也沒有參加。
父親去世後,埃裏蓬在《回歸故裏》這本書中回憶了自己的成長經曆,反思了自己面對家庭時的掙紮與決絕。雖然他沒有勇氣像盧梭在《忏悔錄》中那樣將自己“赤裸裸”展現給讀者,而是用自己的經曆分析社會階級與社會結構等重大問題,但他的真誠和深刻的思考仍然非常值得一讀。
讀完這本書後,便知道電影《將來的事》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令人豔羨的知識分子生活也許只天然屬于某個階層,也更能理解斯蒂格勒搶劫銀行的動機和對當時法國社會的憤怒。
《科舉史》
【日】宮崎市定/著 馬雲超/譯,大象出版社·後浪,2020年6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推薦語:
這是日本學者宮崎市定的代表作之一,同時出版的還有《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作者從漢代舉孝廉開始討論,對科舉制,即通過科舉考試選官制度的發展曆程,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尤其細致地介紹了清代的科舉制度。科舉制的産生,一方面是皇權爲了打破六朝貴族的勢力,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爲了選拔人才。特別是宋代實行殿試之後,通過科舉入仕的士大夫都成爲“天子門生”。可是希圖借此改變命運的人越來越多,官位遠遠供不應求。科舉發揮到極限,結果只能是不斷地增加考試,把科舉制度變得更加複雜困難而已。書中講了一個故事,南宋紹興年間,試子陳修科舉中第三名時已七十三歲,還是獨身,高宗將宮女嫁給他。時人稱:“新人若問郎年幾,五十年前二十三。”(131頁)利祿之途的慘烈競爭,到清代登峰造極。即便中舉,也要排隊等待官位出缺,最久的等了三十年。而科舉的失意者,因爲改行也來不及了,往往成爲社會動蕩的不安因素,比如北宋的張元昊、清末的洪秀全。
《獵巫:塞勒姆1692》
【美】斯泰西·希夫/著 浦雨蝶、梁吉/譯,文彙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0年7月版
塞勒姆的故事已經被寫過很多次,但詭異的是,獵巫行動至今沒有停止過。“清教徒來到新世界是爲了躲避那些幹預民權的權威,自己卻在殖民地喪失目標,縱容對彼此的虐待。”(401頁)“當馬薩諸塞女巫起飛時,歐洲的獵巫行動已近尾聲。”(73頁)阿瑟·米勒的四幕話劇《塞勒姆女巫》首演于1953年,彼時麥卡錫主義在美大行其道;十多年後我們的父輩經曆了席卷全國的大型獵巫活動;如今獵巫行動又影影綽綽地閃現,而且有便捷的互聯網檢索功能、社交媒體加持,更加不亦樂乎。塞勒姆女巫案,最後造成二十余人慘死,近兩百人被指控爲巫師。1710年,馬薩諸塞宣布塞勒姆受害者無罪,可是卻忽視了六位女性。她們是在2001年萬聖節被赦免的。你沒看錯,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自以爲站在人類智識、理性的頂峰,市恩般地赦免了三百年前的受害者。可是作者卻說:“17世紀的世界看上去讓人無法理解。可與自動化、透明化、不斷程序化的現代世界並無二致。”(第7頁)獵巫-反思-赦免-獵巫……在打臉比賽中,人類倒是從來沒輸過。
《冷戰:交易·諜影·謊言·真相》
【美】約翰·劉易斯·加迪斯/著 翟強、張靜/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推薦人:西坡
推薦語:
現在爲什麽需要讀冷戰史,大概不需要過多解釋。加迪斯是著名的冷戰史學家,被稱爲“冷戰史學泰鬥”。不過這本只有兩百多頁的“冷戰通史”不是晦澀的學術著作,而是流暢的普及性讀物。
這本《冷戰》給我的最大啓發是,冷戰並非只有大國博弈、地緣政治鬥爭、核威懾這樣的宏觀維度,力量之外還有是非,而是非也是有力量的。最典型的表現是水門事件。尼克松第一任期內在全球舞台上縱橫捭阖、無往不利,以絕對優勢贏得連任選舉,但是他卻因一場“微不足道的盜竊行爲”而下了台。加迪斯認爲,水門事件揭示出,“美國人把法治置于權力的行使之上,而不論行使權力的目的是多麽值得稱贊。結果並不總能證明手段的合法”。在兩個超級大國中間的一個,權力不等于正確,而這一點對最終的冷戰結局並非無關緊要。
《莫忘我:人類學家老齡社會觀察筆記》
【新加坡】湯玲玲/著,科學出版社,2020年6月版
推薦人:朱凡
推薦語: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湯玲玲的這本《莫忘我》由她2008年至2015年間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開設的專欄結集而成,大多是對于新加坡、日本這兩個頗負“盛名”的老齡社會的文化觀察,也有一些她在世界各國旅居或參加學術活動時的經曆,篇幅短小精悍,文字溫婉動人,是不錯的閑暇讀物,對于每一個早晚都要經曆老年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准備和安慰。在新加坡超過60歲的老人被稱爲“樂齡人士”,湯玲玲筆下的很多高齡主人公都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比如年逾80還爬上梯子清理屋頂的美國退休教授,83歲成功申請到獎學金攻讀婚姻生活與老齡健康方向博士生的退休科學家。但老齡社會不得不面臨的各種沉重命題在書中亦有體現,例如隔洋看護老人的艱辛、失智症患者的境況、老年獨居的無奈以及最後的告別……作者在自序中說選集中最心系的是思念過世的公公的篇章《計算自己的日子》,她的公公在90歲因癌症辭世,臨終時留下遺言:“不要悲傷,你們要感到高興”;而文章的標題來自猶太教的禱文:“求你教導我們怎樣計數自己的日子,好使我們獲得智慧的心”,然而對于大多數老人而言,政府和民衆共同爲一個親老齡社會而努力或許是比宗教更切近的關懷。
《難民》
【美】阮清越/著 陳恒仕/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4月版
推薦人:彭珊珊
推薦語:
戰火和硝煙要消散多久,一場戰爭才能真正結束?當阮清越的父母踏上逃難的輪船,在美國第二大的越南人社區定居,當家中長子、阮清越的哥哥考上哈佛成爲醫生,當阮清越自己從伯克利畢業、成爲文學教授,這個越戰難民家庭的新生活早已開啓,但也很難說他們徹底告別了戰爭。阮清越在短篇小說集《難民》中寫了七個(原版有八個)有關難民的故事,大多是關于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和境遇,盡管各有主題,但戰爭記憶和族群身份認同的困擾從未走遠。他們的“世界切成兩半,一半留在了越南,另一半離開了越南”:在逃難船上遇害的家人化作鬼魂一再來訪;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教授在病情加重之際不斷想起的是在越南的過往(在茶場裏吃榴蓮味冰激淩,或是在西貢動物園裏用竹筍餵馴鹿);到美國以後意識到自身性取向的越南青年欣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仍有一封字字殷切的家書要回複——開始了新生活,卻似乎還有一個無法告別的過去。
相較于作者獲過普利策獎的前作、間諜題材的長篇小說《同情者》,《難民》似乎是用更克制的文字寫著更貼近日常的故事,哀而不傷;加上暖色調的封面,很適合做一本枕邊書。
《生命是賭注: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與愛情》
【瑞典】本特·揚費爾德/著 糜緒洋/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2020年5月版
推薦人:陳才
推薦語:
與白銀時代的其他詩人相比,我此前並不喜歡馬雅可夫斯基。作爲蘇聯社會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他的“樓梯詩”曾風靡一時,並影響了賀敬之、郭小川、田間等中國詩人。1925年葉賽甯自殺時,絕筆詩中有一句:“這年頭,死去並不新鮮/活著,當然更不稀罕。”蘇聯官方大駭,掀起了一場全國性批判“葉賽甯情調”的運動,馬雅可夫斯基寫了一首《致葉賽甯》:“在這人世間/死去並不困難/創造生活/可要困難得多。”對葉賽甯的自殺,很是不屑。沒想到五年後,馬雅可夫斯基自己也飲彈自盡。
讀完《生命是賭注》這本700多頁的大部頭,終于理解馬雅可夫斯基爲什麽會步葉賽甯的後塵。盡管馬氏少年成名,十月革命後也寫過大量歌頌社會主義的詩,但總的說來,他生前並不怎麽受官方待見,直到死後多年,因斯大林禦筆朱批才一躍成爲“蘇聯第一詩人”。就其本性來說,馬雅可夫斯基仍然是一個詩人,他的性格、愛情、未來派的出身、與布裏克夫婦另類而先鋒的情感生活模式,都讓他與新生的蘇聯社會格格不入。最終究竟是愛情害了他,還是政治殺了他,相信看完本書,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新藝術的震撼》
【美】羅伯特·休斯/著 劉萍君 等/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1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推薦語:
羅伯特·休斯的《新藝術的震撼》(The Shock of The New)是一本研究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優秀作品。當我們爲藝術家的傳世經典啧啧稱奇的同時,休斯也精確地指出藝術家所處的時代對其作品産生的巨大影響。在19世紀末期,飛速發展的工業、國家之間關系的變化,乃至社會、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轉變都對藝術家産生了巨大的沖擊。高聳入雲的埃菲爾鐵塔將天空撕開、占領了巴黎,而這樣一座建築物帶來的沖擊也必然影響藝術家們的創作。或許正如一些評論家所言,沒有人能擺脫自己的時代的影響,但是藝術家們的作品也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他們對于即將到來的、甚至已經發生的沖擊的思考和情感。就像一戰時藝術家的作品所傳達出的焦慮、不安和諷刺那樣,只有了解到他們的創作背景,才能體會這種情緒的由來。但是,我們也同樣可以意識到另一個問題:當一個藝術家能在欣賞者不知道作品創作背景的情況下通過作品打動人們,這是否意味著優秀的作品能突破時代的局限,將人類共通的感受與思考一代代地傳遞下去?
《一個戴灰帽子的人——1960-1965:“文革”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
邵燕祥/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7月版
推薦人:鍾源
推薦語:
本月初,邵燕祥先生離世,享年87歲。因之前工作關系,與他有頗多交往,邵先生贈了我很多書,其中,《一個戴灰帽子的人》讓我感觸最深。1958年,年少成名的邵燕祥被劃爲“右派”,後雖因“特赦”摘掉了“右派分子”的黑帽子,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右派”的政治烙印讓他早早地“靠邊站”,遠離各種運動的中心,他覺得自己成了“一個戴灰帽子的人”。雖然變成了“邊緣人”,但或許這是一種幸運,邵燕祥得以客觀、冷峻地觀察整個時代。書中,他非常詳細地記述了“文革”前五年的個人生活,將自身經曆放在時代背景中審視,帶著讀者重回曆史現場。于他,是“迷失”的人“尋找靈魂”;于讀者,是理解那個時代的一把鑰匙。
謹以此書,緬懷這位可敬又可愛的老人。
《瀛奎律髓彙評》
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推薦語:
這種斷版多年的孔網天價書能夠原地重版總是喜大普奔的事,就算是愛好者也值得湊個熱鬧。書的基本信息,搬運一下前言介紹,大略如下:《瀛奎律髓》是元初的方回所選評的一部大型唐宋律詩選集,共選五、七言律詩三千多首,三百八十五家,並按照作品題材分爲登覽、朝省、懷古、宴集、傷悼等四十九類。一般認爲,這是一部比較全面地體現宋代“江西詩派”詩學觀點的選集。李慶甲先生以方回原書爲基礎,彙集了馮舒、馮班、陸贻典、查慎行、紀昀等十多家的評語。
這樣體量的一部書,對于不用專業搞研究的人來說,當作律詩合集每次翻哪兒讀哪兒地看幾首最是合宜,且不論“彈幕”裏二馮撕方回、紀昀滿屏毒舌的戲碼,便說苦暑天裏翻到“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這樣的句子,也是風涼事啊。如此年景,“溪山勝處身難到,風月佳時事不休”,且讀詩解悶好了。
《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原著 斯泰凡·厄埃/繪 周克希/譯,湖南美術出版社·後浪,2018年1月版
《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原著 斯泰凡·厄埃/繪 周克希/譯,湖南美術出版社·後浪,2018年11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推薦語:
上個月“翻書黨”欄目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如何略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談到“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的說法,並推薦了一些節譯本。妙在這部“巨”作不僅有無數節本、簡本、解讀本,還有一部尚未完成的繪本。
繪本的配圖文字全部來自普魯斯特的原文,其價值對于讀者來說,似乎可參考《追尋逝去的時光》中所述:書中“我”的外祖母于室內陳列風景名勝的景象,遵循一種品位,“不能讓智力得益的東西,她是不買的,她相信那些美好的事物會讓我們獲益匪淺,會教會我們享受超越于物質和虛榮之上的情趣”,因此她盡力搜羅大師巨匠名作的镌版畫複制品,“俗麗的畫片能晚一天買就晚一天買”。
“遠遠看去優美和神秘的人和事,只要拉近了看,就會明白它們原來既不神秘又不優美,這不失爲解決人生問題的一種方法。”
這是帶給我十分美妙閱讀感受的一頁,來自這本書人民文學出版社版(2006年)的末頁。這本中譯的“初版”購自2010年的上海書展,那也是一個夏日。
“窗簾開處,露出的夏日猶如一尊華麗的千年木乃伊,死寂而邈遠,我家這位老女仆只是小心翼翼地除去了裹在它身上的衣料,讓它在顯身之前,沉浸在金色袍子馥郁的香氣中。”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