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3日,第十六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11月2日晚間,備受業界關注的《2021亞洲銀行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21世紀經濟報道》委托西南財經大學完成並出品,是獨立的第三方客觀評價報告,已經連續發布了15年,因其專業性和權威性,受到金融界認可和期待。
今年,是《報告》發布的第16年,也是該《報告》從《亞洲銀行業競爭力排名報告》升級更新爲《亞洲銀行業發展報告》的第一年。12月7日-1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將發布多篇文章解析《報告》主要內容,今日第一篇將聚焦亞洲銀行業總體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展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願 北京報道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席卷全球,在奪去無數人生命的同時,對世界經濟金融也造成了嚴重而深刻的沖擊。
《報告》結果顯示,盡管有疫情沖擊,全球銀行業整體來看經營狀況依然保持基本穩定,盈利能力下滑但好于預期,資産規模上升但存貸款增長存在分化,資産質量雖下滑但風險總體可控,風險抵補能力仍然充足。
與此同時,疫情沖擊也加快了全球銀行業的結構演變。由于疫情控制速度和經濟恢複速度出現分化,不同地區銀行業表現也呈現較大差異。在疫情防控較好的亞洲地區,得益于實體經濟受到疫情沖擊相對較小,銀行業盈利狀況相對較好,資産規模穩步提升,資産質量保持基本健康。
爲此,《報告》主要從盈利能力、資産規模、風險評估和發展潛力四個方面,對亞洲以及中國內地銀行業的沖擊進行回顧分析,並進一步探討了宏觀政策、市場環境以及技術發展的變化對于亞洲銀行業發展趨勢的影響。
亞洲銀行業在全球亮眼,但內部分化嚴重
由于疫情控制速度和經濟恢複速度出現分化,不同區域銀行業2020年的盈利表現也呈現較大差異。
《報告》顯示,在疫情控制不理想的地區,例如北美和歐洲地區,實體經濟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雖然成熟的風險防控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了疫情的消極影響,但其銀行業盈利能力下降幅度仍然較大。其中,以德國銀行業爲核心的歐洲銀行體系一貫秉承謹慎經營理念,雖然在疫情暴發後面臨的實體經濟環境更惡劣,但盈利表現甚至比北美地區還好。
在疫情防控相較得力的亞洲等地區,實體經濟整體上受到疫情沖擊的影響相對較小,銀行業整體盈利狀況顯著好于其他地區。
數據顯示,2020年亞洲銀行業整體盈利表現較爲亮眼,平均資本回報率(ROC)僅較上年下降0.96%,降幅較歐洲、北美、中東、中東歐、拉美和非洲分別低2.2、3.2、3.4、5.0、6.3和7.3個百分點;平均資産回報率(ROA)下降0.1%,降幅分別低0.2、0.5、0.6、0.8、0.9和1.4個百分點;稅前利潤同比小幅上升1.63個百分點,而其他地區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過,從內部來看,2020年亞洲各國/地區銀行業盈利能力分化也較爲明顯:
-
印度,變種疫情出現徹底打亂了其經濟秩序,成爲亞洲疫情防控效果最不力的國家之一,2020年其GDP增速大幅下滑7.3%。然而,其銀行業的表現與實體經濟表現完全背離,最大的27家銀行竟整體錄得淨利潤增長近三倍。
-
東盟四國(新、泰、馬、菲),疫情沖擊下的經濟表現僅好于印度,GDP平均降幅爲6.7%。受此影響,四國60家大銀行淨利潤減少了30.1%。
-
中國香港,雖然疫情控制較好,但實體經濟遭國際市場蕭條重創,GDP下降6.08%,21家大銀行淨利潤減少28.0%。
-
日本,疫情防控與實體經濟表現在亞洲處于中遊,GDP下降4.7%,但得益于穩健經營的傳統,日本56家大銀行淨利潤逆市增長4.75%,是亞洲唯一實現銀行淨利潤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
中國內地、中國台灣,疫情防控效果與實體經濟表現都屬于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列,GDP分別增長2.3%和2.98%,不過二者銀行業表現則有較大差異。其中,中國內地83家大銀行淨利潤增長6.83%,而中國台灣23家大銀行淨利潤卻下降6.46%。
“亞洲銀行業盈利能力不僅受疫情沖擊較小,恢複較其他地區也更爲迅速。”《報告》同時顯示。
分季度來看,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國內地、新加坡、韓國、泰國等亞洲代表性經濟體的銀行業盈利能力均受到明顯沖擊,但三、四季度,銀行業盈利承壓回升,部分指標出現邊際改善。
僅就四季度而言,雖然淨資産收益率仍在繼續下滑,但隨著預防性貸款損失准備計提逐步恢複常態,銀行業淨利潤指標開始好轉。其中,中國內地銀行業得益于實體經濟回暖,從大幅讓利逐漸回歸常態,實現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4.09%;韓國銀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12.54%,主要源于利息收入上漲的影響。
進入2021年後,亞洲銀行業複蘇的勢頭得以延續。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11.1%(三季度爲11.5%),淨資産利潤率同比上升0.04個百分點(三季度爲0.82%,同比上升0.02個百分點)。
風險評估方面,《報告》表示,疫情期間亞洲銀行業與其他區域基本同步擴張資産負債表,但在資産使用方向上更偏重實體經濟,由此導致自身資産信用風險承壓加大。不過,資産信用風險雖可能會對未來銀行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但目前遠未達到危及亞洲銀行體系安全的程度。“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爲亞洲銀行業保持著高水平的資本充足率,具備較強的資産信用風險補償能力。”《報告》認爲。
此外,《報告》還顯示,隨著銀行業淨息差不斷收窄,傳統存貸業務盈利能力日趨弱化,商業銀行開始越來越重視非利息業務。不過,相較之下,亞洲銀行業在非利息業務方面的拓展相對滯後,非利息收入增長較爲緩慢。近年來,日本、印度、韓國銀行業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有所上升,不是因爲非利息業務增長快于傳統存貸業務,而是因爲淨息差不斷下降導致利息收入減少。
“疫情退出、金融數字化進程等等因素都將削弱傳統存貸業務盈利能力,拓展非利息業務,提高非利息收入,將成爲銀行業不得不作出的選擇。”《報告》強調。
數字化轉型、綠色金融等是未來發展機遇
對于亞洲銀行業未來的發展情況,《報告》認爲,整體來看,疫情暴發對銀行業發展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深刻影響著未來銀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業務模式創新,使得一些疫情前已經顯露的趨勢得到進一步加強。
《報告》課題組以銀行從業者和專家學者爲調研對象獲得的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爲加快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這一占比高達78%。此外,消費金融(59%)、綠色金融(44%)、普惠金融(41%)與跨境經營(30%)也受到銀行專業人員的重視。
具體來看,首先,隨著金融科技蓬勃發展,銀行將更重視通過數字化降本增效,在線銀行業務比重將持續提高;其次,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公平問題越來越多地被討論,銀行將更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業務將會快速擴張。再次,隨著全球供應鏈重構步伐加快,銀行將更重視本土市場,跨境經營業務將會出現收縮。最後,隨著主要經濟體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長期化,淨息差持續走窄的趨勢將難以逆轉,迫使銀行不得不努力開拓新的中間業務,提高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
“金融科技可以解決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報告》表示,首先,線上金融服務模式將不斷拓展,加快對線下服務的補充和替代;其次,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將廣泛應用,提升服務效率。
《報告》還表示,金融科技能給銀行的跨境金融業務帶來顛覆性變化。數字化平台建設和數字銀行發展加快跨境零售業務的發展曆程,線上金融服務的廣泛應用、信貸審批流程和風險防控流程的線上化等提高銀行拓展海外零售業務的便利性,跨境個人金融服務或將迎來新突破;數字貨幣的探索與發展將重塑跨境支付生態體系,銀行相應的跨境支付、跨境結算清算體系或將實現新突破。
綠色金融方面,《報告》認爲,對于銀行業,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是行業的大挑戰,也是行業的新機遇。所謂大挑戰,即參與氣候變化應對意味著必須放棄化石能源部門巨大的傳統市場,由此造成的潛在損失將是千億美元級別,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盈利壓力,是每家銀行必須面臨的挑戰;所謂新機遇,即減少碳排放意味著能源、工業、交運部門和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將以低碳方式重建,這意味著百萬億美元級別的新市場。
普惠金融方面,《報告》認爲,疫情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沖擊,讓社會弱勢群體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對增 強金融普惠性和包容性的要求也因此變得更加迫切。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展普惠金融業務不僅是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的標志,也正在成爲金融機構的法定責任。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發展爲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服務創造了條件。“正是基于以上經濟和技術上的趨勢判斷,我們認爲普惠金融在很大概率上將成爲銀行業未來發展的焦點。”《報告》表示。
跨境經營方面,《報告》認爲,未來隨著全球産業鏈重構、逆全球化進程加快,亞洲跨國大型銀行在歐美地區的海外布局或將持續收縮或調整。同時,全球産業鏈重構還表現爲區域化、俱樂部化,例如中國如果最終能成爲CPTPP的一員,那麽必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內經濟聯系和生存要素流動,撬動更大更豐富多元的跨境金融需求。在此情形下,亞洲跨國大型銀行沒有理由不重點關注和加快布局亞太市場。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