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雖然冷了,但每到周末,心裏還是想著該帶孩子出去走走。有什麽地方,既寬敞又暖和?還好有一個永遠不會出錯的選擇——帶娃看展。
京城雖然一年四季好展不斷,但發現11月、12月有這麽多重磅展覽,還是出乎我的意料。其中有的就快截展,再不去打卡就要錯過了!
流失寶貝的回歸之路
9月、10月光顧著出去撒歡賞秋了,竟然沒有注意到它——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到11月17日就要結束了,這個周末是最後的機會!
這裏有從300余批、15萬余件流失回歸文物中,遴選的25個案例、600余件回歸文物!
除了展示文物,該展覽還側重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曆經封建王朝國力積弱,民國時戰火連綿,我國痛失的文物不勝枚舉。直到近代,新中國越來越強大,這些流失在外的國寶才有機會回家,當然這也是一條無比艱難的道路,其中的故事很值得講給孩子聽。
也讓孩子見識一下中國美術史上的巨制《伯遠帖》《中秋帖》複制品,《韓熙載夜宴圖》《潇湘圖》及圓明園獸首、秦公晉侯青銅器龍門石窟佛像等珍貴文物。
此次展覽分爲四個單元,分別爲:序章“圓明夢歸”、第一單元“革故鼎新昔往今歸”、第二單元“多措並舉 殊途同歸”、第三單元“協和萬邦 四海歸心”。這四個單元以時間爲線索,串聯起了國寶散落海外,又艱難曲折的歸家曆程。
能夠一次性看到這麽多珍貴文物,同時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是很難得的機會。而且,展覽還是爲數不多的免費展,國博占地面積很大,一邊遛娃一邊參觀簡直不能再適合了。
美育人生
對于孩童,美育是不可或缺的一課。11月開始的這個展,因爲太重磅,太稀有,甚至找不到合適的詞向大家推薦,只好放出下面這段官方推介:
“無論是早期的還是晚年的,也不論是油畫還是彩墨,畫面表現無一例外的幹淨、澄澈,把世間的景象揉成一片純粹的色彩,再讓自然的或世俗中的事物成爲點、化成線,變作這混沌之中的聲鳴,如浩瀚天宇中的星漢,亦如流星劃過夜空的軌迹。”
美育人生——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清華大學、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這些響當當的大機構舉辦的一場超重磅的展覽,展出了吳冠中先生111幅真迹!其中,尤爲珍貴的是將展出吳可雨(吳冠中長子)今年7月才向清華大學捐贈的66件畫作中的部分,以及吳乙丁(吳冠中三子)捐贈的2件作品和手稿、畫具實物28件(本)中的部分。
吳乙丁捐贈的2件作品中,一件爲吳冠中夫人的肖像,一件相當于吳冠中的絕筆。也就是此次展覽海報上的畫作《最後的春天》。
展覽還展出了吳冠中先生各個階段的作品,同時,展出了極爲罕見的文獻、文章、手稿和畫具,以敘事的方式向觀衆勾勒出大畫家的藝術人生。
這個展到2020年5月3日才結束,所以時間還相當充裕呢!
夢境的創造者
植田明志首次中國個人展也將在11月18日結束,要看就得抓緊時間啦!
很多人稱植田明志爲夢境的創造者。的確,每次觀看植田明志的作品,都會産生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錯覺。他塑造出來的故事、雕塑、繪畫太精致,太有細節,太真實,仿佛它們是有生命的,觀者會忘記自己身在“現實世界”,而是闖入了這些作品的奇幻空間。
首次來到中國辦展的植田明志希望傳達給觀者什麽呢? 他認爲祈禱比許願帶有更加強烈的情感。從祈禱意義的多面性中,能感受到人性的複雜。其實,大多數人完全知道不是所有願望都能實現,卻依然禱告。植田明志認爲,“人們需要依靠希望。即便希望有如天涯般遙遠,又有如咫尺在眼前。”
這和我們平凡無奇的日常一樣,雖看似平凡無奇,但幻想和夢幻般的作品正是從平凡無奇中誕生出來。相信每個孩子在這裏都能獲得屬于自己獨特的體驗。
大藝術家的大型作品
安尼施·卡普爾,1990年代表英國參加第44屆威尼斯雙年展,榮膺“Premio Duemila新秀藝術家獎”,並于翌年成爲“特納獎”得主,他是當今藝術界公認的大藝術家。生于印度,求學于英國,在他的作品中,人們能看到劇烈的文化碰撞。印度的濃烈鮮明與英國的肅穆又哥特,神奇地結合在了一起。他的藝術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大型!
這次來到中國的藝術作品有四件,也是他迄今爲止最重要的四件:《致心愛太陽的交響樂》(2013)、《准備成爲奇特單細胞個體的截面體》(2015)、《放逐》(2017)、《我的紅色家鄉》(2003)。
展覽對卡普爾視覺藝術語言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涵蓋了他本人對世界和自我意識的探索、對時間和空間的追求。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看不懂裝置藝術。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平面的藝術作品反倒不如裝置藝術更容易理解,因爲後者更加豐富,空間也更加開闊。
11月11日,卡普爾此次特展的另一部分在故宮紫禁城建築群太廟開展,在傳統建築前觀看超現實當代藝術是什麽感覺?快去感受一下吧!
印象派奇遇記
梵高、莫奈、塞尚這些如雷貫耳的印象派大畫家至今還在煥發著活力,其實是一件神奇的事情。隨著時間流逝,很多畫家和作品甚至藝術風格漸漸被人們淡忘或束之高閣其實是正常的。而印象派卻很神奇地一直“流行”著,比如梵高的《星空》恐怕是新媒體時代最具商業價值的“素材”了。它好像無處不在,不論是手機殼、筆記本封面還是電腦桌面,我們都能遇見。
這或許是因爲印象派繪畫太像人們夢中的世界,光與影巧妙組成一個魔法世界,令人向往。
11月初開始,光繪美術館舉辦了一場互動式的展覽,通過各種觸控感應和體感交互技術,讓參展觀衆走入一幅幅印象派畫作中。在1100平方米的展陳空間中完美再現了泰特廣場,任由小朋友在其中奔跑。
孩子們除了參觀,還能參加探險遊戲或者親筆繪畫和DIY小手工,作品還有機會在現場展示。所以,即便它不是一場傳統意義上的展覽,但滿滿的參與感和藝術感還是非常適合孩子的。
展區還通過交互技術“還原”了19世紀名畫中法國街頭的場景,小朋友們一定會愛上這個夢幻的“真實印象派世界”。
文並供圖/張雅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