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22年國慶群衆大會中提出:“新加坡人民有時候擔心我們將來的土地還夠不夠用,還能不能蓋房,或者能不能買得起房子,我覺得不必擔心。政府已經完成了研究和計劃,我們有充足的空間提供給下一代,問題不是有沒有地方來蓋房子,也不是新加坡人能不能負擔起房價,這些我們已經解決了,我們的問題是有沒有足夠的寶寶住滿這些房子。我也不知道該怎麽做了,但我們會在將來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當生育率低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沒有剩余勞動價值的時候,房價就漲不動了。從2013年之後,新加坡推行鼓勵生育政策,從住房、教育、醫療、假期等多方面鼓勵年輕人生孩子,結婚生育配套包括申購組屋、受孕補助、嬰兒花紅和保健補助金,平衡父母工作與生活,以及增加雙親共同養育孩子的時間。但是這種鼓勵措施並沒有對占總人口74%的華族起作用,反而起了相反效果。
一方面是大環境所趨,東亞社會的韓國人、日本人不論在哪一個國家都有少生的趨勢,這個是很根深蒂固的一個思想。爲什麽呢?可能是城市生活;可能是因爲婦女受了教育,有了自己的事業,她們不想只是呆在家裏照看孩子;可能是生活壓力或生活費的一個問題;也可能是生活方式的問題,因爲現在年輕人都是在講我要享受我的生活,我隨時想去旅行或者出去玩,做我自己的活動,如果有孩子,責任就來了,有人有這樣的思想的,所以問題很多,我們也需要去剖析具體原因。
當然這不只是東亞的問題,歐美發達國家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只是他們的情況沒有來得這麽急,是一點點隨著農業文明轉型到工商業文明而形成的,東亞文明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望子成龍”,但是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人們看到許多比自己條件優越的人,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的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