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木板鋪設的曲橋,清澈的人工湖裏隱隱能看到遊動的小魚,路邊的小花絢爛芬芳……走進中新泰生示範農場的第一感覺,是自己仿佛正在遊覽一座漂亮的公園。
不過,來到農場內部,大片的農田和蔬菜大棚、歡蹦在田間的散養雞又在“提醒”著人們:這裏確實是一個農場。今天大博帶大家一起走進泰生農場。
泰生農場位于崇明島北部北七滧現代農業開發區內,是一個養豬業和種植業實現循環的連體農場,也是崇明首批博士農場之一,不久前已通過了農業部的蔬菜標准園審核。除了漂亮,這家農場還有什麽“絕活”?這是一家崇尚自然農法、堅持有機生産的特色農業生産基地,從農場地裏種的蔬菜到場內的一草一木,都與化肥、農藥“劃清界限”,過著“純有機”的生活。
一萬頭豬
成有機生産“聚寶盆”
泰生農場總占地面積約680畝,主要分爲蔬菜基地和豬場兩部分。其中,泰生豬場規模不小,生豬存欄量達1萬頭。在很多人眼中,養豬是把“雙刃劍”,既能帶來豐厚的回報,卻也因爲其衍生出的各種汙染問題而讓飼養戶頭痛。不過,泰生農場的經營者卻不必爲治理豬場汙染物而煩惱。相反,這個豬場還成了經營者眼中發展有機農業的“聚寶盆”。
2011年,泰生農場啓動建設,並提出打造有機農場的目標。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農場有機蔬菜認證面積已達400余畝。這麽大片的蔬菜地,肥料哪裏來?“農場使用的有機肥有98%取自豬場。循環農業既降低了生産成本,也解決了汙染問題。”農場農業總監陳泰安說。
要實現豬場汙物“變廢爲寶”絕非易事。大博了解到,該農場産出的汙染物先要進行固液分離,固體豬糞進入堆糞場制作堆肥,尿液與汙水則進入生化池變爲水肥。在堆糞場,固體豬糞與收購來的稻稭稈,以及農場內産出的雜草、菜渣等農業廢棄物一起進行攪拌、堆疊發酵,大約三四個月之後便可成爲供農田使用的有機堆肥。整個豬場一年可産出豬糞約1400噸,加上各種輔料發酵,最終能轉化爲近1500噸堆肥。
要實現“純有機”循環,必須舍棄一部分經濟利益。農場負責人表示,在農業生産也已越來越“寸土寸金”的當下,爲了讓豬場汙水“變”成肥料,泰生農場用近80畝土地建造了6個生化池,這占據了農場總面積的12%左右。通過固液分離後産生的液態汙染物流經6個生化池,經由池內微生物的降解,濃度變得越來越低,最終成爲可直接灌溉大田的有機水肥。
一草一木
皆投身“有機革命”
到底什麽叫“有機農業”?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有機農業就是在農業生産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或有機飼料滿足作物和畜禽的營養需求。不過,這並不是泰生農場“有機農業”的全貌。“讓一草一木都與化肥、農藥‘劃清界限’,打造真正符合有機標准的農産品生長環境,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農場相關負責人說。
走在泰生農場的草坪上,隨處可見一撮撮蚯蚓糞便,這與現如今很多公園裏幹淨的草地形成鮮明對比。“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我們這邊的草坪不打殺蟲劑,所以才能見到這樣的景象。”陳泰安介紹,不僅是田間的農産品,農場內的一草一木都遵循著這種有機種植法則。
不打藥怎麽防蟲?很多在農場裏工作的員工起初難以理解。甚至有人出于好心向陳泰安建議:“要不我就偷偷給這幾棵樹打些藥,大家沒看到也無所謂。”這讓陳泰安有些哭笑不得:“農場是一個整體,對場裏的花草、樹木使用農藥、殺蟲劑,土地同樣會遭受汙染,又如何保證場內種出的農産品不受影響?”爲斷了大家的念頭,泰生農場立下規矩,杜絕一切有悖于有機種植的行爲,違者將被嚴懲。
如今,泰生農場的有機“革命”正在多方面展開。在農場菜地裏,不同品種的蔬菜被穿插間隔種植,每個品種種植規模都不大。在一個占地兩畝多的蔬菜大棚裏參觀時發現,裏面種著10余種不同品種的蔬菜。“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控制蟲害,這種混種方式效果很不錯,可有效阻止病蟲害的大流行。”陳泰安介紹說。
光靠混種來抵禦蟲害還不夠,生物防治也是重要手段。農場裏長期飼養著雞群,它們除了餵食少量玉米粉,其他食物都從田間攝取。蔬菜大棚內每當一茬菜采收完畢,工作人員就會把雞群趕進去放養一周,將田地中的害蟲一掃而光。這一模式,既滿足了雞群的口腹之欲,也爲下一茬蔬菜的種植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個健康心願
促成“泰生”落地
崇尚自然農法,意味著泰生農場的農業生産不可避免地要回歸“看天吃飯”的時代,即使運用多種防護措施,風險依然不小。陳泰安坦言,6年來,農場從有機生産中的獲益與投入不成正比。“做有機農業,不容易,堅持做有機農業,更不容易。”
不過,即使面臨經營壓力,泰生農場始終不忘初心,將有機種植作爲農場立身之本。爲啥?這和農場老板、新加坡“養豬大王”陳逢坤的一個心願有關。
20年前,陳逢坤把事業轉移到崇明,並在如今泰生農場所在地辦起了萬頭豬場。陳逢坤的事業順風順水,但過度操勞也讓他的健康每況愈下。大約在八九年前,他在一次住院治療過程中查出患有心肌梗塞。
住院期間,他開始反思人生,有了個“小心願”:賺錢不應成爲生活的全部,要盡量做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此後,陳逢坤聽取台灣大學教授林宗賢的建議,利用豬場做有機農業,既減少了環境汙染又能種出有益市民健康的有機蔬菜。2011年,項目在崇落地,這便是如今的泰生農場。
泰生農場建造伊始的那段時間裏,陳逢坤與林宗賢、陳泰安等專家一起住在農場,吃自家種的有機蔬菜。身體情況逐漸好轉。嘗到了健康生活帶來的甜頭,更堅定了陳逢坤把有機農業做下去的決心。
整個泰生農場不設“禁區”,遊客可近距離參觀有機生産全過程。“讓遊客成爲農場的監督者,也有助于我們把有機農業做得更加完善。”
有機生態農場,除開種養殖,還可以適當進行商業化的運作。當然這個商業化,必須以有機生態農業生産爲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商業化的項目運作,比如生態餐飲、産品展銷、農耕體驗、農耕教育、旅遊觀光等等。
泰生農場的這場有機“革命”,是不是給想進入有機領域的你有所幫助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大家分享。
加微信(lsh287806652),獲取休閑農業規劃設計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