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吃完的榴蓮殼可以變成創口貼,丟棄的意面香料可以發酵成柔和的皮膚可用消毒劑……
由于食物維持著所有形式的生命,食品科學和醫學之間存在基本但未被充分認識的重疊。
除了公認的“食爲藥”或“藥食通源”的中醫概念外,食品科技還有其他多種用途,也適用于臨床醫學檢驗和治療。如果這些醫用材料來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那麽日常生活中的廚余垃圾將産生更大的利用價值。
例如將甘蔗、咖啡渣、啤酒糟進行升級再造並將它們用作制造口罩和消毒劑的材料,可以避免這些有用且營養豐富的物品被添加到我們的垃圾填埋場中,使它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獲得第二或第三次生命。
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手套和口罩的使用量暴增,暴露了當前醫療垃圾不可生物降解的弊端。不僅醫療垃圾處置出現問題,食品再加工産生的餐廚垃圾同樣是環境汙染的重要源頭之一。
新加坡僅一年就生産了23000噸廚余垃圾,利用焚燒和填埋的方式處理食物垃圾反而會産生更高的碳汙染。爲了緩解這一問題帶來的環境問題,新加坡通過食品開發技術創新出通過食品加工副材料制作醫療材料的辦法。
臨床應用需要生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以及經過認證的醫療級,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免疫排斥和感染風險。對于臨床生物材料應用,天然物質具有優于合成石油基或無機材料(玻璃、陶瓷、金屬)的固有優勢,各種形式的食品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多核苷酸)通過技術提煉,可以與幾乎所有臨床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相容性。
魚類、昆蟲所含的殼聚糖,通過水解提取,可制成傷口護理和支架;榴蓮殼所含的纖維素是制作水凝膠傷口敷料的優秀成分;從水果、植物中提取植物抗菌素用于動物養殖;通過工業堅果加工提取活性抗菌成分用于口罩織物……
這些新的嘗試都代表食品與醫學之存在可行的轉化可能性。這不僅爲“以食爲藥”提供了新的視角,而且還減少了食物垃圾和醫療材料這兩個對環境汙染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