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據中國疾控動態官微消息,國慶假期臨近,國務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倡導廣大群衆國慶假期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地市出行。爲平安健康地享受秋高氣爽好時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溫馨提示:今年國慶假期,要重點做好新冠肺炎、諾如病毒腸炎和食物中毒的預防與防範。
[重點提示]
新冠肺炎預防:
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盡量減少跨地市出行,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繼續按照當地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堅持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環境通風良好。持續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可疑症狀時,在做好防範感染他人措施的情況下,應及時就診。
諾如病毒腸炎預防:
勤洗手。保持飲食飲水衛生。無防護情況下不接觸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其汙染物品。
食物中毒預防:
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就餐。不食用來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猴痘:
歸國/來華人員出現皮疹等症狀時,如在檢疫和隔離期間,應主動進行健康申報並報告相關可疑暴露史;如已經結束入境醫學觀察,應及時主動就醫並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行史和相關可疑暴露史。
相關風險的特征及具體預防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較高水平,國內本土疫情也時有發生。2022年國慶假期,我國仍將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及本土傳播風險。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主要症狀有發熱、畏寒、幹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腹瀉等。
主要預防措施
1
倡導居民國慶假期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地市出行。
2
節假日期間,配合當地要求開展核酸檢測,堅持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環境通風良好。
3
旅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新冠疫情防疫政策措施,並備好口罩、手消毒液、消毒濕巾等個人防護用品。我國境內各地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可在國務院網站專欄(https://www.gov.cn/zhuanti/2021yqfkgdzc/index.htm)、手機應用程序“國務院客戶端”或微信小程序等實時查詢。
4
旅行期間,旅客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同時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如旅途中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在做好防範傳染他人措施的情況下,應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取消或中止旅行。
5
旅行歸來,注意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及時就醫並報告旅行史。
諾如病毒腸炎
諾如病毒腸炎全年均可發生,我國冬春季節高發。諾如病毒腸炎易在學校、托幼機構、醫院等人群密集場所,在短時間內造成多人集中發病。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發生,近年來我國報告了數起國內外旅行團發生的暴發疫情。
人們通常經過以下途徑感染: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觸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或表面後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病毒感染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汙染的貝類海産品和蔬果類等也可引起感染。
諾如病毒腸炎以輕症爲主,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爲嘔吐和腹瀉,其次爲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數患者症狀持續2-3天後即可康複。少數病例會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的高危人群爲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
主要預防措施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牡蛎等貝類海産品應深度加工後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吃不幹淨的水果和蔬菜。不接觸病人、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其汙染物品、環境。諾如病毒腸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複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輕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重症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被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汙染的環境或物體表面,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並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汙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消毒清洗時應佩戴口罩以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並在清洗後認真清潔和消毒雙手。
食物中毒
5-10月爲我國食物中毒高發月份。節假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也相應增加。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爲多見,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時有發生。野生菌中毒可對人體造成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通常進餐後短時間內急性發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續或者陣發性絞痛多見,嘔吐物多爲進食之食物;常先吐後瀉。
主要預防措施
注意食品安全。外出就餐時,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不食用來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不吃不幹淨的水果和蔬菜。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動物源性疾病,2022年以前主要分布在中非和西非熱帶雨林地區。2022年5月以來,非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陸續報告猴痘病例,以歐美國家爲主。目前,我國周邊多國(新加坡、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等)已發生猴痘疫情,我國台灣省、香港特區、重慶市也先後報告境外輸入猴痘病例。
猴痘潛伏期5-21天,多爲6-13天,臨床表現主要爲皮疹、發熱、淋巴結腫大。對于兒童、孕婦或免疫力低下者,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較大。
猴痘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例汙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亦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或通過胎盤從孕婦傳播給胎兒。我國大部分人群(尤其是1981年以後出生人群)無天花疫苗接種史,缺乏對正痘病毒(包括猴痘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主要預防措施
避免與出現猴痘樣皮疹的人進行密切的皮膚接觸。避免接觸猴痘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勤洗手。歸國/來華人員出現皮疹等症狀時,如在檢疫和隔離期間,應主動進行健康申報並報告相關可疑暴露史;如已經結束入境醫學觀察,應及時主動就醫並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行史和相關可疑暴露史。
編輯 孫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