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日龍美術館(西岸館)推出“衣裳:繪畫裏的20世紀中國服飾”展,受到很多觀衆的喜愛,僅小X書上關于本次展覽的筆記就有200多條。展覽即將于11月15日17:30閉幕,展覽最後兩天,讓我們來趕趟末班車吧!
服裝既是生活的必需品,最具實用意義;也是綜合一切的藝術,從空間造型的觀點,服裝正如使用面料創作的雕塑。服裝反映著社會意識形態對于人的影響,訴說著特定時期的社會生活;也是最爲個人化的物品,承載著人們的記憶。
“衣裳:繪畫裏的20世紀中國服飾”由“中式·革新”、“洋服·旗袍”、“集體·質樸”與“開放·融合”四個章節構成。展出的40余件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與各時期具代表性服飾、藝術文化風潮有關。在本展中,繪畫與服裝、瓷器、文獻並置,呈現20世紀中國服裝的樣貌與發展,也反映藝術與社會生活、中西方時尚的相互影響。
中式·革新
“西裝東裝,漢裝滿裝,應有盡有,龐雜至不可言狀。”
——《申報》1912年9月8日載
19世紀中後期,開埠與洋務興辦使西方文化對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産生了影響。
20世紀初,滿漢民族日趨融合,中式傳統服飾發展更新。清朝服飾基本形制仍然有所保留。長袍馬褂、軍裝、西服,以及各種中西合璧的款式新舊交織、並存。
沙耆(中國,1914-2005),《志在千裏》,布面油畫, 80×70 cm,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20世紀初,清朝服飾基本形制仍然有所保留。瓜皮帽,形似半個西瓜皮,形成于明朝,流行于明、清、民初。
洋服·旗袍
20世紀初,中國社會生活與風尚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産生變化。西式服飾被視作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外化符號。1920年代出現的旗袍也被認爲蘊含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洋服、西裝的盛行影響了中國傳統服裝行業,西式生活方式也影響了更多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
徐悲鴻(中國,1895—1953),《楊仲子全家福》,1928年,布面油彩,59.5×79.5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1928年10月至1929年1月間,徐悲鴻擔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楊仲子時任音樂系主任兼教授,楊夫人燕妮 (原名Jenny) 任公共系法文教師。
在畫面中,楊仲子一家人的著西式服裝。楊仲子系著領帶身穿雙排扣外套。楊夫人燕妮 (原名Jenny,瑞士,1887-?)身著黑色蕾絲點綴的駝色上衣。他們的孩子楊小石(中國,1923-2017),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科的創建者和見證人之一。時年5歲的他身著藏藍色鑲白邊的羊毛尼上衣,配以黑色短褲和灰色連褲襪。
左:廖新學(中國,1903-1958),《著綠衣的女子肖像》,1938年,紙本蠟筆色粉,54 x 44.5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右:張蒨英(中國,1910-2003),《自畫像》,1936年,布面油彩,80×64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張蒨英曾于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受教于徐悲鴻。1946年赴英學習,旅居倫敦。作品屢次入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覽,也爲電影以及紡織業設計圖案。
1930年代,西式服飾被視作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外化符號。1930年代開始追求時髦的女性將亞洲人多有的直發燙卷。
方君璧(中國,1989 – 1986),《徐瑩像》,1934年,布面油畫,114.5 × 76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1920年代出現的旗袍被認爲蘊含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旗袍最開始與滿人旗裝袍服變化不大,其特點爲腰身、袖口寬松,長度較長。而後旗袍樣式越發合體、修身,長度也逐漸變短——迎合了30年代女性逐漸開放的穿衣觀念。
左:黑白真絲花卉旗袍,複刻《姐妹倆》畫中旗袍,2020年,服裝支持:莊容,
中:常書鴻(中國,1904 – 1994),《姐妹倆》,1936年,布面油彩,164 x 130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右:白色真絲薄紗旗袍,複刻《姐妹倆》畫中旗袍,2020年,服裝支持:莊容
費以複(中國,1913-1982),《畫家與妻子》,1941年,布面油彩,116.5×89.5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費以複(1913-1982),生于江蘇。1936年畢業于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師從呂斯百、顔文樑。這幅作品反映了1940年代,領帶西裝十分常見。旗袍在工藝和裝飾方面日益精湛。
第二排:景星鳳凰長旗袍,龍舉雲興長旗袍,龍骧雲起長旗袍,金鳳朝陽長旗袍,鳳凰金翎長旗袍
第一排:美喬春生長旗袍,鳥語花開長旗袍,瓷懿芳娉長旗袍,繁華錦瑞大禮服,青瓷爭豔長旗袍,青語傾城長旗袍,鳳戲牡丹長旗袍
莊容提供
旗袍最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初,最初樣式與清末旗裝相似,在近百年間延續不斷,發展至今。旗袍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産物,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者。“莊容”應策展人王薇女士邀請,除了兩件複刻畫中的旗袍以外,還提供了12件當代旗袍。在展廳中與龍美術館提供的瓷器共同陳列。
(左) 青瓷爭豔長旗袍 莊容提供
(右) 清道光,青花雲龍紋瓶,“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書款,高33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集體·質樸
每逢重大革命或是戰爭過後,服裝樣式必然返璞歸真。新中國成立以後,整個社會處于百廢待興的階段。艱苦樸素、艱苦奮鬥是整個社會共同遵循的時代精神。人們克勤克儉,各行各業開展增産節約運動。服飾的風格整體趨于簡單樸素。
楊立光(中國,1917-2000),《抽煙的人》,1940年,布面油彩,46×38 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1920年代,中山裝由孫中山先生設計而成。他受日式學生服裝(诘襟服)啓發,結合中式審美、正式性與功能性,設計出了這種服裝。中山裝通常爲灰色、橄榄綠或深藍色的兩片式套裝。其包括寬松的褲裝和設計有袋蓋立翻領、四貼袋的上衣外套。
鄭野夫(中國,1909-1973),《魯迅與青年木刻家》,1950年,布面油畫,105×144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這幅作品描繪了1930年代魯迅與中國新興木刻青年藝術家們談話的情形。
1949年之前,長衫仍然是中國男性經常穿著的服裝。許多學者喜愛穿著長衫,如蔡元培、魯迅。長衫用料通常有綢緞或棉布,以深色或灰色爲主。
林風眠(中國,1900-1991),《寶蓮燈》,設色紙本,68×70 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戲劇、電影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服裝産業、服裝設計的發展以及國際交流。張堅安(1914-1984)我國著名戲曲舞美設計師,1955年至1957年間,他所做服裝造型設計的《西廂記》、《洛神》、《梁祝化蝶》的人物模型代表中國絲綢刺繡藝術品到德國萊比錫、美國紐約和新加坡的博覽會上展出,受到國外人士贊美,譽爲這是中國人的真正藝術。
丘堤(中國,1906-1958),《平湖秋月》,1946年,布面油彩,53×46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丘堤1906年生于中國福建省,1928年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第二屆西畫系畢業,隨後赴日本東京考察學習。1931年爲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究員,1932年參加“決瀾社”。
1949年以後,丘堤隨龐薰琹赴北京,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研究室從事服裝研究和服裝設計。她參與了1956年首屆全國服裝展覽的籌備工作,與女畫家郁風、陳若菊、夏亞一、常沙娜、蕭淑芳等配合,設計了許多予人耳目一新的服裝。她設計了其中著名獲獎組品《采茶捕蝶》舞蹈服裝。
1956年4月,《美術》雜志刊登了丘堤的作品和《談談服裝的式樣》文章,文章中,丘堤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而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不要千篇一律,而應該多種多樣”。
開放·融合
伴隨著1978年末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貫徹執行,國民經濟在此後得到了相對穩定持續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與風貌的轉變直接體現于服飾的多樣化與個性化趨勢,人們可以根據場合自由選擇適合自己又心儀的服飾。自1970年代末以來,與日俱增的國際交流推動著服裝設計及相關産業高速發展。如今,中國服裝産品早已進入了國際市場,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持續發展、追求卓越。
郭北平(中國,1949年生),《旱冰》,1993年,布面油彩,129×96cm,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與風貌的轉變直接體現于服飾的多樣化與個性化趨勢。在1980至1990年代,人們接觸到更多國際潮流文化信息。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還有連衣裙,都是這一時期的流行服飾。
王流秋(中國,1919-2011),《穿花衣女子》, 1995年,布面油彩,92×60 厘米,私人收藏,龍美術館提供
1979年法國服裝設計師皮兒·卡丹應邀來到中國進行了時裝秀,是中國政府首次邀請國際時裝設計師在中國進行展演。1984年,電影《紅衣少女》深受歡迎,電影中的勞動模範像街上的其他女孩一樣穿上了時髦的紅裙子。這是主流媒體對美麗服飾的肯定。
“尤其是1972年後,上海民衆先是在衣領、袖口露出鮮豔的顔色,用土法將劉海燙得彎曲,並巧妙地將發辮編得十分蓬松;在公園裏,她們會脫下外衣,穿著鮮豔的毛衣拍照……”(卞向陽,中國近現代海派服裝史[M]. 上海: 東華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