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槟城,2019年8月。
某一個民族或地域的飲食的特色,總是體現在其口味上,口味主要由烹饪中的加入的調味料所決定,食材與烹饪方法的影響度相對較小。中國飲食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說的就是各地菜肴調味的特色。構成飲食口味差異的調味料中,總有一種是被特別強調的,它常常某種料理味道的核心,比如四川的豆瓣醬、韓國的辣醬。
在《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黑醬油》一文中,筆者指出中餐的味道之核是醬油。那麽,馬來料理的核心調味料是什麽?在之前的馬來西亞華人料理系列中可以發現,馬來飲食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幾乎所有菜都帶著甜味。這與中國的“南甜”是一致的,中式醬油到了大馬成了黑醬油,就是因爲加入了糖蜜和焦糖色素。然而,糖不能被認爲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調味料。
馬來料理最具代表性的調味料是椰漿。椰漿不是椰子水,而是由椰子內壁上白色的椰肉打碎制成。如果將椰漿兌水喝,即所謂的椰奶或椰汁。椰漿一般用于烹饪,是東南亞餐飲中最重要的調味料。商品化的椰漿不僅不兌水,還需要脫水濃縮。
椰漿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馬來料理中,椰漿幾乎無處不在,例如著名的加東叻沙,面湯都帶著奶白色(見《新加坡的加東叻沙與老鼠粉》)。椰漿使用的極端,就是飯裏也要放,這種飯被稱爲椰漿飯,號稱馬來西亞的國肴。所謂的國肴也就是尋常百姓的廉價食物,在大馬的早餐店裏隨處可見,外表像是中式粽子。
下圖是在槟城一家華人茶室中拍攝的。Nasi Lemak就是椰漿飯,1.7馬幣(RM,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當于人民幣3塊錢。
椰漿飯的做法並不複雜,將大米、椰漿和一紮香蘭葉(用以增香)共同蒸煮即可。與咱們不同,東南亞做米飯一般是蒸而非煮,因此做飯時間更長,米飯更香,米粒也松散。蓬松而不粘結是好的椰漿飯的標志。
最簡單的椰漿飯也必配三樣:參巴醬、小魚幹和雞蛋。
參巴醬又是一道馬來西亞特色調味品,主料是蝦醬和辣椒粉,色紅、腥、鮮、鹹。小魚是那種兩三寸長的鳳尾魚、江魚仔(鳀魚)制成的魚幹,炒或炸熟。蛋則是煎蛋或白煮蛋。
二兩椰漿飯,澆上參巴醬,放上一小把魚幹,配塊白雞蛋。講究點用可以增香的香蕉葉包裹,不講究的就用塑料袋、油紙甚至報紙,包成個四角粽的模樣,就是一份經典的馬來西亞椰漿飯。據說,更講究的還要配花生、黃瓜、洋蔥等等。我覺得,廉價的早餐食品也沒必要那麽複雜。
初見時不理解,既然是廉價的早餐,爲什麽要特地包裹起來?任何增加時間、成本的料理方式必有其內在的緣故。包裹必然是爲了方便攜帶,帶著飯路上吃?悠閑的馬來西亞人可沒有國人那麽匆匆忙忙。
再想想就明白了,包好的椰漿飯不一定只是早餐食品。你只要想象這樣的傳統場景:一大清早,馬來女人早起蒸飯,早餐是放在蕉葉上的手抓飯。之後,男人收拾器具出門幹活,妻子給他帶上幾只用香蕉葉包好的椰漿飯。
到了晌午,男人歇下來,尋一碗涼水,掏出椰漿飯,打開就吃,地處熱帶也不需要加熱,就是這種簡單的果腹之物:米飯、辣醬、小鹹魚幹。數十年前的中國,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街頭巷尾,南方百姓們捧著青瓷大碗吞咽的也是這些,差別僅在于飯裏沒有椰漿,多幾根辣椒,醬油也不是頓頓都吃得起。
因此,這椰漿飯,既是早餐,也是午餐。它是馬來西亞國肴,它是馬來人世世代代最傳統的食物,它才是馬來料理的代表。
以此爲類比,中國粽子更加費燃料、費時、費工,爲什麽要做?如果認爲一種南方百姓日常食品的制作就是爲了紀念屈原,那就真沒有一點兒科學文化常識。
在馬來西亞,還遇到一種形如尖粽但個頭很小的點心,也是用樹葉包裹,打開後散出濃郁的米酒香氣,不知它的名字是什麽。哪位知道,請告知。
後記:
某某牌椰汁就是用椰奶脫油兌水加糖制成的飲料。脫油是因爲椰肉中含有大量椰油,椰奶靜置後油脂上浮,口味和形態都很不好。至于這東西能不能美白豐胸,只要看看東南亞女人的膚色體型就知道了,人家可是把椰汁當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