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是醫院突發疾病最集中、意外情況最多、搶救任務最重的科室。生死之間,這裏既是冷酷的戰鬥之地,同時也充滿了人性的溫暖和光輝。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平均每年接診來自全國各地患兒近20萬人,搶救急危重症患兒超過2萬人。這數據背後,既有醫院內科輪轉醫生的支援,也有王荃擔任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4年來的努力。
兒科又被稱爲“啞科”,因爲孩子往往說不清自己到底哪裏不舒服,病情的診斷與治療對醫生的經驗和應急處理能力要求極高。
王荃查房像過篩子一樣,不漏掉一個危重症患者。一樓有10張病床,二樓有30張留觀床和10張急診重症監護室床位,王荃總是早上8時一次,下午4時一次,每天至少兩次查房。
查房時,王荃一邊向家長詢問孩子病情,一邊爲小患兒檢查身體。爲了讓孩子不感到恐懼,王荃動作十分迅速,經常趁小寶寶還沒搞清楚怎麽回事,已經完成了檢查。
“遇到危重症的時候,家長著急,孩子忍不了。醫生必須靠自己的雙手、雙眼、雙耳來判斷,盡快准確診斷病情。”王荃說,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量大,外地患者多,患者的心情都非常迫切。
這時候,醫生要展現自己的綜合能力,“一要有技術,二要冷靜,三要耐心,缺一不可”。
一次次迎接挑戰,一次次化險爲夷,戰勝了病魔,挽救了孩子,更挽救了背後的家庭,這與王荃深厚的“內功”不無關系。
她先後在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兒童醫院進修學習,不僅在兒童危重症疾病的診療及機械通氣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還參與了《實用兒科學》(第八版)、《兒內科疾病臨床診療思維》等書稿的編寫及《羅森急診醫學》《兒童感染手冊》等專著的編譯。
兒科急診的患兒情況瞬息萬變,醫患之間溝通容易“擦槍走火”。對醫生來說,溝通中最重要的是坦誠,把患者當自家孩子。
“患者不易,注意換位思考。很多病人來到北京兒童醫院是爲了尋找最後的希望,這對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將這份責任擔當起來。”王荃經常對科室的同事說。
王荃的真心換來了患兒和家長們的真誠。前不久,一名13年前王荃曾搶救過的女孩來醫院看她,感謝當年罹患重症時的救命之恩。
當年的小學生,如今已變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王荃還是一眼認出了對方。女孩在微信裏寫道:“我該有多幸運能遇到王大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救命之恩呢?致敬像王大夫一樣的醫務工作者!”她給王荃的微信備注名是“最厲害的王大夫”。
“因爲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曾助她一臂之力,她說遇見我們是人生之大幸,對我們醫護工作者而言,又何嘗不是人生之幸事呢!”王荃說。
說起兒科醫生的魅力,王荃回憶起自己在剛工作不久時,遇到的一個三歲孩子——孩子在輸液的時候哭了,王荃哄她說,寶寶不哭,孩子說:“我沒有哭,我只是眼睛下雨了。” 孩子的一句話,讓王荃完全深愛上了這個職業。
從醫學院畢業後,王荃一直在重症醫學科工作,盡管她做好了心理准備,但她最初來到急診科時仍然不太適應。“一方面是急診量的壓力,我們要盡快解決所有患者的問題;另一方面是醫療安全風險的壓力。患兒不會主動和你交流,溝通、檢查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搶救按照色彩分出等級,紅、黃、綠分別代表病患的危重程度。在分診護士指導下按色彩候診,有序的急診能挽救更多的危重病人。
打開急診科救治的出口,急診滯留的病人也越來越少,急診資源合理配置,效率極大提升,收住院的患者從2016年的4725人次,提升到2018年的6852人次。2017年,急診滯留超過72小時的患者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50%,更多的危急重症患兒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專科診治。
但醫學也有局限性,在急診科常有生離死別。王荃感慨,面對很多疾病,醫療作用有限,但醫生一定要盡全力。“不放棄任何生的可能”,這也是王荃從自己的導師——2016年全國十大最美醫生的獲得者、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錢素雲教授身上學到的最大收獲之一。
從醫23年,王荃把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兒童醫院,將青春和夢想傾注于兒科急重症事業,不忘初心。
看到一個生命救過來,走出急診這扇門,他又能正常的生活了,偶爾聽到他悄悄長大的消息,你會覺得,一切都值了。
擔任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4年
王荃帶領團隊
與時間賽跑
與死神搏鬥
面對生死而不懼
救患者于危難間
來源:微信公衆號“道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