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廣東中山一10歲男孩開始出現持續、反複的發熱和頭痛的症狀,在多家醫院治療後都不見好轉。
多次轉院檢查後,醫生在孩子的頭顱核磁共振成像裏頭發現了異常信號,再次詳細問家長孩子的情況時,家長說男孩喜歡玩蝸牛,特別是連續幾天下雨時,路邊一群氣定神閑的大蝸牛,是男孩的最愛。
最終,男孩被確診患上廣州管圓線蟲嗜酸性腦膜腦炎。經過驅蟲和抗炎治療後,男孩已經康複。
醫生表示,他(男孩)是第三期幼蟲感染,寄生蟲在體內可以發育成第四期、第五期幼蟲,或者是成蟲早期。成蟲繁殖以後,它會損傷我們的功能區,最嚴重有致殘致死的可能。
曾有家長反映:抓蝸牛後
一個班三分之一的學生因病請假
某個微信群上, 曾有家長說,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但家長和孩子往往分不清普通蝸牛和大蝸牛的區別,而且小朋友更容易被個頭較大的蝸牛所吸引,結果抓完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了,燒到40度。更可怕的是,同一時間內,班裏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
這不是普通蝸牛,這是非洲大蝸牛
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這種雨後在廣東“成災”了的大蝸牛,其實不是廣東“本地”蝸牛,
它們是褐雲瑪瑙螺(沒錯,蝸牛和螺其實屬于同一家族),大家習慣叫它非洲大蝸牛。
它老家在非洲東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在國內,廈門大學是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最早發現非洲大蝸牛的地點。
20世紀上半葉,一位華僑從新加坡運回中國的植物中,無意夾帶了非洲大蝸牛的卵和幼螺,此後大蝸牛開始在廈門繁殖,並進一步傳播到其他地區。
就這樣,非洲大蝸牛成爲了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這種“巨獸”吃起東西毫不含糊,各種蔬菜、農作物、植物,田裏的樹上的,統統一掃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它已經被我國列爲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爲什麽雨後,這麽多蝸牛?
非洲大蝸牛平常只敢在草叢中潮濕處活動,到路上可能會幹死,曬死。下雨後到處潮濕它才敢到處爬。
廣州番禺一小區非洲大蝸牛爬滿牆,圖源:@廣州日報
這種蝸牛最好碰都不要碰
一只就藏有超過100條蟲
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髒!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裏,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導致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
廣州管圓線蟲病,來源:John F. Lindo / wikimedia
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蝸牛,更容易中招!
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在深圳,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率爲31.0%,感染度爲介于89.2-154.2條/螺。
也就是說,一只非洲大蝸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條這種寄生蟲。
除了非洲大蝸牛,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也是廣州管圓線蟲喜歡的中間宿主,它們的終宿主則是老鼠。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吃
法式焗蝸牛不是這個品種
野外的非洲大蝸牛不能碰,更不能抓回家吃,煮熟也不行!
研究顯示,螺肺是幼蟲感染密度最高的器官,螺體超過一半的幼蟲都藏在肺部。
很多人看到非洲大蝸牛個頭大,肉多,以爲法式焗蝸牛就是用這玩意兒做的。
事實上,法式焗蝸牛用的不是非洲大蝸牛,也不是水田裏常見的福壽螺,而是可食用品種白玉蝸牛。而且,必須是規範養殖在可控環境裏的白玉蝸牛才可以,絕不是小區裏抓的,水田裏撿的。
所以,不僅不要食用非洲大蝸牛,連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都要徹底洗淨煮熟再吃——
- 1985年,台灣一家9口人食用未經煮熟透的非洲大蝸牛後,全部感染該寄生蟲,導致4人死亡。
- 1999年,台中一家6口生吃被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導致腦膜炎。
大蝸牛的“親戚”也別亂吃
同樣“有毒”
2018年3月,國內外媒體曾報道了澳大利亞悉尼一個19歲的橄榄球隊員,因爲在一個聚會上“耍帥”,生吞了幾只蛞蝓,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四肢癱瘓,撐了8年還是因並發症去世。
-End-
「轉發擴散」
來源 | 深圳衛健委
5月16日-5月31日
珠海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舉辦
以“健康人生 無毒珠海”爲主題的
“6·3虎門銷煙紀念日”
全民線上禁毒知識闖關競賽
超多獎品好禮
動動手指就有機會贏取!
點擊圖片
超多好禮免費領!
↓↓↓
禁毒知識闖關競賽 知識點
1.“國際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
2.氯胺酮俗稱K粉,聯合國把它歸爲新精神活性物質,但是在我國屬于合成類毒品。
3.《刑法》規定非法種植罂粟500株以上構成犯罪。
4.當發現有人可能正在吸毒或實施涉及毒品的違法犯罪行爲時,應該 盡快離開,確保安全情況下報警。
5. LSD, 化學名稱爲D-麥角酸二乙胺,于1938年被首次合成,是一種強效致幻劑。
6.2020年《世界毒品報告》指出全球有3500萬人吸毒成瘾。
7.學生需要掌握毒品知識和毒品防範技巧,家長也需要。
8.2021年7月1日起我國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質有多少種188種。
9.常被僞裝成“浴鹽”、“植物肥料”、“除草劑”的毒品是甲卡西酮。
10.販賣毒品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已滿十四周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