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0日,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宣布,定于11月19日舉行全國投票,選舉第15屆國會。
由于馬來西亞將于11月中旬進入季風季節,不少人擔心由季風引發的暴雨和洪水可能會降低投票率。
參與本次大選的政黨及政黨聯盟衆多,有外媒稱之爲“擁擠的戰場”。有分析認爲,馬來西亞選後可能會出現新的政治聯盟。
花費將是上屆大選兩倍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21日報道,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公布信息稱,從11月5日提名日至11月18日爲本次大選的競選期,投票日則定爲11月19日。
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海峽時報》報道,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20日表示,選舉委員會宣布的14天競選期已經足夠。他在雪蘭莪州主持完一場企業家合作社嘉年華活動的開幕式後說:“有時這段時間甚至更短。”例如,馬來西亞2018年大選就只有11天競選期。
據悉,軍人和警察等安全人員將于11月15日提前投票,面向媒體從業人員、選舉官員以及旅居海外的馬來西亞人等的郵寄投票則正在接受申請。
據此前報道,本屆大選中,合格選民約有2110萬人。其中500萬人是“首投族”。早前,馬來西亞政府將最低投票年齡從21歲降到18歲,大幅增加了青年選民人數。
本次選舉將選出馬來西亞下議院所有222個席位,以及彭亨、霹雳、玻璃市三州的州議會席位。沙巴州布加雅(Bugaya)的一個州議會議席在因新冠疫情推遲補選之後,也將于11月19日迎來補選。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贏得下議院簡單多數(112席)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組成下一屆政府。
在馬來西亞13個州屬中,創紀錄的10個州不要求與全國大選一起舉辦本州議會選舉,《海峽時報》報道認爲,這反映了2020年以來該國政治的不穩定狀況。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主席沙勒(Abdul Ghani Salleh)對記者表示,本次選舉需要10.1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5.4億元)的撥款,而2018年的上次大選僅花費約5億林吉特。
風雨中投票,有人害怕有人踴躍
馬來西亞一年一度的季風季節通常從11月中旬開始,屆時將迎來強降雨和洪水,在季風來臨之時舉辦大選引發了一些人的憂慮。按照馬來西亞聯邦憲法,大選需在解散國會60天內舉行。據《海峽時報》10月20日報道,馬來西亞執政聯盟核心政黨巫統在確定日期時應優先考慮選舉戰略時機,而非應對洪水的時間段而招致強烈批評。
據報道,馬來西亞氣象局副局長哈希姆·阿尼普(Hashim Anip)10月6日便強調,不鼓勵在季風季節舉辦大選:“我們知道季風會引發洪水,爲什麽還要冒這個險呢?”
近年來,馬來西亞全國範圍內都遭遇了季風所引發的洪水的侵襲,最近一次是在去年末今年初,導致54人死亡,並造成60億林吉特的損失。
雪蘭莪州首府莎阿南的一個社區在這次洪水中有14人死亡,當地居民對即將到來的季風季節感到“恐慌”。一位66歲的老人對《海峽時報》記者表示:“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專注于爲洪水做准備,但政府似乎很隨意地宣布要舉行選舉。”
不過據馬來西亞《星報》10月20日報道,雖然人們很可能在下月的大選中需要蹚水或打著傘投票,但即便洪水也無法阻止許多馬來西亞人做出自己的選擇。而居住在西馬東部沿海地區的民衆更是如此,對他們來說,每年年底的洪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據報道,西馬東部沿海登嘉樓州57歲的居民阿姆贊·易蔔拉欣(Amzan Ibrahim)表示,不管大選日是晴是雨,他都會外出投票:“我們這個地區的人都會的。如果洪水來襲,我們會呆在防洪避難所,(然後再)出去投票應該會更容易。”
而居住在吉打州華玲縣(Baling)地勢低窪地區的多數居民表示,他們會在季風季節參加投票,選出能夠解決當地洪災問題的候選人。
安瓦爾轉至關鍵搖擺州參選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10月20日報道,馬來西亞反對黨希望聯盟主席安瓦爾當天晚間宣布,自己將轉至新選區參加下月的大選。
在伊斯梅爾宣布解散國會前,安瓦爾是森美蘭州波德申(Port Dickson)選區的議員,在下月的選舉中,他將在霹雳州打扪(Tambun)競逐下議院席位。
據報道,安瓦爾20日是在于霹雳州舉辦的希望聯盟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出這番宣示的,他在大會上發表演講稱,自己不會選擇可以“以絕對多數獲得的安全席位”,而是應該“勇敢地戰鬥,在選舉中贏得打扪”,“霹雳州將是我們在這次選舉中的戰鬥前線”。
擁有250萬人口的霹雳州族群構成與馬來西亞全國的族群構成非常接近,成爲本次大選的風向標,也是關鍵搖擺州。新加坡媒體認爲,安瓦爾此舉顯示了希望聯盟想要奪回霹雳州的意願。
據悉,希望聯盟10月20日表示,如果他們在下月大選中勝出,將提名安瓦爾爲總理候選人。
據《海峽時報》報道,這是安瓦爾連續第二次更換選區。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中,安瓦爾在位于槟城州的選區獲得勝利,但他在2018年10月轉至波德申參加議員補選,並取得大勝。
另據報道,預計巫統主席艾哈邁德·紮希德(Ahmad Zahid Hamidi)也將在霹雳州參選。
選後或出現新的政治聯盟
據CNBC和《海峽時報》報道,馬來西亞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含巫統、馬華公會、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等政黨)在經曆了2018年大選的意外落敗後,希望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贏得足夠多的席位,以加強對國家層面權力的控制。
據美聯社報道,預計馬來西亞2023年經濟疲軟,巫統希望在此之前,借由馬來人的支持和反對派的四分五裂,贏得一場大勝。
不過國民陣線受到了希望聯盟(含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等)和國民聯盟(含土著團結黨、伊斯蘭黨等)兩大反對黨陣營的挑戰。一些小黨也可能扮演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角色,如前總理馬哈蒂爾今年所創立的馬來族群政黨聯盟“祖國運動”(Gerakan Tanah Air),以及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馬來西亞民主聯合陣線(Malaysian United Democratic Alliance)等。
《海峽時報》刊文認爲,本次大選作爲一個“擁擠的戰場”,可能不會産生一個明確的贏家。另據美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在11月19日的大選之後,馬來西亞可能出現新的政治聯盟。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也指出,馬來西亞社會由多民族構成,這對政黨聯盟的構成方式産生了深刻影響。截至目前,從未有一屆馬來西亞政府是由單一政黨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