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色橄榄果靜待采收。
雲浮羅定長崗坡渡槽,金黃稻田豐收在望。
佛山三水火龍果豐收,農民面露喜色。
韶關丹霞山腳下的新龍村,一幅秀麗的鄉村圖景在眼前展開。
廣東地域廣闊,鄉村民俗風情各異,廣府、客家、潮汕文化交彙,但廣東人對于故土、鄉土總有一種特別悠長而深刻的眷戀,18萬平方公裏陸地面積,承載了1.27億個不同的鄉愁。以“鄉”爲題,將視角從城市轉向鄉土,尋找鄉村與城市共同的鄉愁,關注棲居在田野的新時代奮鬥者,探索鄉村發展的活力增長點。
01 激活庭院經濟 留住新生力量
從南韶高速出口沿著國道行駛約34公裏,40多分鍾到達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新龍村。沿著575鄉道走進新龍村,隨處可見一棟棟白色“小洋樓”,各具特色的民居整齊排列,幹淨平坦的道路直通家門,田園風光景色秀美。
在村委會辦公室所在的兩層小樓前,我們見到了這次行程的“客串導遊”——新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甯聲珍。在她的引導下,我們沿著村子的主幹道開始深入了解新龍村。
新龍村位于董塘鎮東南7公裏,轄新建、新源、新坪、新中、新塘、從新、聯社7個村小組,屬環丹霞山景區村莊,是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南水水庫移民村。甯聲珍向我們介紹,這裏常住人口有1100多人,村民普遍以外出務工及種植水稻、柑橘等謀生。近年來,隨著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加之部分村民搬遷建新樓房,每到汛期或是大雨暴雨天氣,許多破舊泥磚房會出現裂縫甚至倒塌,危及群衆生命財産安全。她告訴我們,爲了改變新龍村面貌,2018年在市政府號召下開始在村裏進行“三清三拆三整治”環境基礎整治任務。
如今,曲折的村道串聯著各具特色的庭院,新龍村的發展實踐受到認可:2017年獲得“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2020年獲得“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稱號;2021年被表彰爲“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村”;2021年獲得“亞洲都市景觀獎”等等。甯聲珍還說:“村子變得這麽漂亮了,我們也在想能不能走旅遊路線。這邊就在丹霞山腳下,所以就想到主推庭院經濟”。據悉,“胖子家宴”“青棗小院”“古井人家”等41戶美麗庭院已成爲當地的一大亮點。
在走訪中,我們遇到了從廣州自駕到此的小陳,她今年剛大學畢業,很喜歡尋找不同特色的鄉村。她表示,這裏的改造保留了農村原有的物件、器具和田園空間,是看得見的美麗鄉村。
當被問及如何吸引年輕人留下來,甯聲珍提到了有很多年輕人參與的“鄉約在地”活動。據她介紹,“鄉約在地”活動旨在吸引青年力量彙聚基層一線,助力鄉村振興發展,通過進行頭腦風暴、入戶交流、田間調研,讓10名左右“新村民”與“常住村民”共同生活,一起探討和想象鄉村景觀、産業的建設,共同助力新龍村鄉村振興建設。
02 新農人勇創業 鄉土近夢想圓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農村、回到家鄉創業,與鄉土重新建立連接與關系。他們被叫做“新農人”,也被稱爲“返鄉青年”,這些年輕人在鄉村看到了事業的新天地,成爲助推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新生力量。
鄉村振興,“90後”開始當家。在汕頭市澄海區,“90後”金書濤正是其中之一。今年28歲的金書濤是澄海區隆都鎮人,2017年大學畢業後在廣州一度陷入迷茫期,後來搭乘著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東風,選擇返鄉養殖獅頭鵝。經過5年的發展,他們的合作社形成了獅頭鵝繁育、飼養、屠宰加工及門店前端的完整産業鏈。
同時,金書濤還積極通過線下宣傳以及搭建電商平台的方式,不斷開拓銷售渠道,“現在對比以前,客戶銷售區域擴大了很多,特別是經過這幾年電商發展,我們也嘗試做線上生鮮獅頭鵝批發售賣,之前還有接到過新加坡的訂單。”
在雲浮的廣闊山林裏,返鄉青年的故事同樣在發生。
張柏銘,1990年生,雲浮羅定人。201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之後回老家雲浮養山雞,2015年創辦廣東夢之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據稱他目前已研發出48項與養雞場相關的專利。
公司占地2500畝,他在這裏養殖了山雞、鴨子、香豬、魚,種植菠蘿、柑橘、香蕉等。“這些看起來不怎麽起眼的山頭,到現在整個基地已經投入1750萬元。我要把夢之禽打造成集觀光、旅遊、民宿、農莊、科普教育基地的綜合體。”創業並非易事,他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挑戰,但他依然笃定創業之路,今後要繼續投入研發,“用AI去養殖,用大數據去管理農業。”
鄉村的希望在青年,許多青年的希望也在鄉村,這是雙向的選擇。來自香港的青年用創業給大灣區內地農村帶來另一重想象。
8年前,香港年輕人余威放棄香港公職“鐵飯碗”,以新茶農的身份在肇慶懷集大稠頂茶場,書寫他跟“一片葉子的故事”。
他剛開始了解茶葉,首先就是紮根懷集深山,“從認識一片葉子開始學習,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研究學習。”如今,他熟稔采茶、制茶、沖茶的每一個環節,也獲得了“國家評茶員”的專業證書。現在余威公司的茶葉産品暢銷大灣區,去年他公司旗下的懷集新崗茶入選肇慶市十佳旅遊手信。公司還建立起設備完善的茶葉加工廠,從生産到包裝全程現代化。
在內地發展8年,余威還擁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2020年女兒的出生更讓他堅定當年的選擇,“粵港澳大灣區同頻共振、蓬勃發展的大好機遇。如果當時選擇在香港,就沒有現在的茶園。種茶、做茶,是土地對我的回應,腳下的踏實也是內心安穩。”
03 産業發展蓬勃 擦亮鄉村名片
韓江在粵東大地劃出一條黃金軸心,潮州這座千年古城便誕生于此。而橄榄,則是潮州人心中的白月光。潮州橄榄在9月開始采摘,將一直持續到年底。文祠鎮是潮安區橄榄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主産區,這裏橄榄栽培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全鎮現存百年以上樹齡的橄榄近千棵,全鎮種植總面積超1.5萬畝,橄榄年産量約2萬噸。
穿過位于文祠鎮上珂村的文香食品廠門店,成片的橄榄樹林映入眼簾。這裏有30多棵百年橄榄樹,當地村民在樹幹上用紅漆標注數字、做好古樹記錄和登記。文香食品廠是潮州本土的一家企業,至今已有50多年曆史,生産老藥桔、佛手老香黃、黃皮豉等“潮州三寶”以及烏橄榄等潮州小菜。廖澤冰是“文香”老字號的第五代傳人,三十余年來,廖澤冰一直專注于“潮州三寶”的生産,依托文祠橄榄的産業優勢,廖澤冰還將老藥桔的制作技藝和秘方用在橄榄制品中。
橄榄産業的發展,加上潮安區橄榄省級現代産業園的落地建設,爲文祠橄榄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潮州市從2020年起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壯大地方特色優勢農業産業,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在文祠鎮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廣東省委宣傳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駐文祠鎮幫扶工作隊將進一步豐富橄榄産業內涵,擦亮文祠橄榄招牌,將“橄榄文化”做成“文化橄榄”,從小橄榄中打造出大産業,通過構建以文祠橄榄産業爲重要特色的農業産業體系,帶動文祠特色水果種植業、加工業發展,做強文祠鎮農業産業,帶動鄉村綠色旅遊發展。
實踐證明,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發展好特色效益農業,才能充分激發農業發展內生動力。而綠色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鄉村産業振興的基本保障,立足鄉村自然資源禀賦,因地制宜培育各具特色的綠色産業項目,“綠色引擎”持續助推鄉村振興。
走進菠蘿的海,壯觀的風電車馬上映入了眼簾,同時在航拍的視角中,成千上萬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風光無限”的清潔能源,正成爲這裏綠色發展的一張嶄新名片。
徐聞屬于熱帶氣候區,一年四季豔陽高照,尤其是徐聞中西部地區,晴天多陰天少,光熱資源十分充足。記者獲悉,近年來徐聞吸引了13個光伏發電項目落地,一躍成爲國內光伏發電的一個主要基地。
徐聞京能新能源公司的光伏發電項目,光伏板陣列在陽光下閃耀生輝。該公司業務主管葉先生向我們介紹,他們的項目按照“鹽光互補、漁光互補”方式建設,建設用地爲鹽堿地、廢棄坑塘水面、荒地等。
在池塘、灘塗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水上發電不耽誤曬鹽,同時還能進行水下養殖,光伏板能爲魚蝦遮陽,提高存活率。這不僅最大限度地盤活了土地資源,同時通過“上可發電、下可曬鹽養魚”的發電新模式,工業發展與農業種養非但互不掣肘,還互利共進。同時,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走鄉村的生態低碳工業之路。
走在徐聞南極村幹淨整潔、極具海濱風格的路面上,感受到的是蒸蒸日上景象,而在廣東這片熱土上,有許多和這裏一樣的美麗鄉村,正在用更加多元的風格喚醒人們的鄉愁。在日新月異的鄉村,青春力量持續激發發展活力,産業興旺帶動鄉民安居樂業,廣東美麗鄉村圖景正在展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制片:陳偉斌
策劃:陳成效 胡群芳
統籌:陳蓓蕾
編導:劉威
采寫:胡利超
視頻/攝影:劉威 陳沖
胡利超 徐傑 張靜
李佳滢 陳誠 馮徐陽
陳志剛 丁治加
視覺設計:
歐陽靜 曾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