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思特(NESTE)是全球最大可再生柴油制造商。
“生物質燃料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找到利用更多種類廢料、更低質量廢料的技術。” 全球最大可再生柴油制造商耐思特(NESTE)可謂是“變廢爲寶”的專家。在剛剛啓動的上海辦公室裏,耐斯特可再生平台采購服務副總裁Matti Lehmus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
近日,耐斯特首個中國辦公室落戶上海靜安嘉裏中心,並宣布將在中國開展可再生原材料采購業務。他們看中的一項“變廢爲寶”的重要原材料,就是俗稱“地溝油”的餐廚廢油。
這家芬蘭企業在1948年以煉油起家,到上世紀90年代已經成爲歐洲重要的石油化工企業,尤其以潤滑油産品聞名。10年前,耐斯特決定進行大規模的業務轉型,可再生業務目前提供了約三分之二的利潤。
耐斯特是全球最大的廢棄油脂利用者。這些低質量原材料經過NEXBTL專利技術,將轉變爲高質量的航空燃油、可再生塑料等産品。據Lehmus介紹,在耐斯特使用的可再生原材料中,各種廢料和殘渣占比近80%。去年,這樣的解決方案在全球範圍內幫助降低了79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未來,耐斯特計劃將這一數字提高到2000萬噸以上。
之所以選擇上海,Lehmus看中的是物流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具體來說,耐思特將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上海周邊地區采購當地廠商收集的可再生廢料和原材料殘渣,用于全球範圍內生産可再生柴油、航空燃油及其他可再生化工産品。未來,該業務將持續擴展到中國其它大型城市。
比起傳統化石燃料,可再生柴油的碳足迹降低了90%。耐斯特預計在未來十年,可再生柴油的全球需求將增長3倍。在航空等短期內較難實現電氣化的領域,需求尤爲明顯。
此外,據Lehmus的觀察,近年來不同社會部門的變化趨勢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例如一些城市的公交系統推廣可再生燃料,快消行業開始承諾使用可再生塑料等。
談及生物質燃料的未來發展,Lehmus強調關鍵依然是技術突破,通過利用更多種類廢料、更低質量廢料,更高效地降低碳足迹,從而提高相比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
中國市場對這些新趨勢有著濃厚的興趣。Lehmus希望,通過與本地參與方合作,能夠建立起回收廢棄食用油和動物脂肪的系統性方案,增加原料供給。“我們從曆史經驗上了解到這並不容易,但中國和芬蘭同樣以創新力和技術突破聞名。”
澎湃新聞還了解到,耐思特可再生柴油精煉廠分別位于新加坡、荷蘭鹿特丹和芬蘭波爾沃,其可再生柴油及其他可再生燃料産能爲每年近300萬噸。其中,新加坡精煉廠正處于擴建過程中,預計到2022年年底,耐思特的可再生燃料産能將增加到每年近450萬噸,並有能力處理更低質量的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