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極大師”馬保國被主流媒體點名批評。一時間,各網絡平台紛紛下架、“限流”與他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審醜”疲勞之下,馬保國可能要“倒”了,但“馬保國們”的生意,看起來還會繼續。
記者調查發現,有關“網紅”炒作策劃的生意和利益鏈條仍在,一些網絡平台“流量至上”的推薦邏輯能走多遠,也承受著拷問。
亂象
全網搶熱度,衛衣水杯都來“蹭”
在微博上,一個名爲“渾元形意太極拳馬保國”的賬號擁有粉絲22萬,此外還有多個與其名字雷同的賬號。在“渾元形意太極拳馬保國”最近發表的五條微博中,有四條點贊數破萬,最高一條點贊數達26000多人。而在11月15日更新的“回歸平靜生活,遠離武林是非圈子”一帖,評論數達到3.5萬條,點贊數高達約72萬。此外,網絡流傳的各種有關馬保國的視頻、遊戲、表情包、采訪更不勝枚舉。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受到年輕人追捧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台B站上,“馬保國”頻道的累計播放量高達6.3億,其中視頻數量達1.8萬個。該站網友平均每小時會上傳48.5個馬保國視頻,平均每分鍾0.8個。而在微博中,有關馬保國的話題累計閱讀量超過了12.1億,甚至還出現了所謂“馬保國文學”等。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一些賬號經營者紛紛“借梗”,對馬保國的視頻、言論等“花式創作”外,互聯網上還有不少商家動足腦筋,開發出各色馬保國“周邊”産品,想要蹭著熱度以“分一杯羹”。
在一家電商網站上,諸如“耗子尾汁”“年輕人不講武德”,以及馬保國的卡通畫像等,被印在黑白黃紅灰各色衛衣上,套頭、拉鏈款式齊全。排名靠前的已有近百成交量,交易時間均在11月20日之後。水杯、車貼、手機殼定制等商家緊隨其後,一家銷量最高的手機殼店鋪宣稱使用“馬保國獨家高清圖”,印滿所謂“金句”的各類款式已有近400件成交。而馬保國在2017年出版的《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也在多家互聯網平台的店鋪上架,售價從28元到100元不等,還有標價5元的PDF電子版。
此外,記者在“天眼查”網站上發現,截至11月29日,名稱中含有“耗子尾汁”的公司共有13家,成立時間均在近一周內。其中8家業務範圍爲網絡文化、電子商貿相關,還有2家小吃餐飲店,1家建築公司,1家皮鞋廠,1家養殖場。
生意
“反轉”又“反轉”的劇情原來出自精心策劃
“馬保國們”如何迅速躥紅?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上有不少營銷公司打著“包裝”、炒作“網紅”的旗號,爲想要“走紅”“出名”的商家和個人提供相關業務。
“一夜成名不再癡人說夢、品牌從此家喻戶曉、明星光環閃耀萬丈……”“你可以學習我的漲粉課程,200元,提供咨詢服務的話一年是12萬。”記者以希望炒火個人賬號,以帶動實體店鋪經營爲名,咨詢一位“營銷導師”,對方給出這樣的報價。並告知沒有基礎的“小白”可以先聽聽課,基本上一聽就懂。
除了聽課和咨詢,客戶還可以選擇直接由公司進行策劃炒作。“根據你切身情況進行事件策劃,做娛樂報道,成爲各大門戶焦點新聞,引起媒體和網民關注。”費用方面,收取幾萬元到幾十萬不等,具體根據難度和預期效果而定。
記者表示,自己經營的只是一家普通小店,沒什麽熱點。對方表示,現在很多熱門事件都是策劃的,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策劃出來。很多“反轉”又“反轉”的事件,背後都是策劃和炒作,只要抓對人們的眼球和情緒就可以。
“感謝您的信任,茫茫人海中,您找到我這兒就是效果,我也能夠做到讓客戶主動找到您。”另一家營銷公司的頁面,用“誠摯”話語直擊人心。了解記者訴求後,“營銷導師”建議可以做個問答,如果想包裝一下,可以再做新聞推廣。爲進一步解釋,對方發來一系列圖片,表示是以往爲一家機構做過的營銷案例。
圖片顯示,在某網“知道”中有網友提問,“新加坡慈善機構哪些做得比較好”或“新加坡公益機構公開平台有哪些”,下方回答中均顯示有該機構的名字。而通過發帖推廣,人們在該網中搜索新加坡慈善家、公益平台、慈善機構等,這家機構都會顯示在前列。該網問答的價格爲10元一組,20組起發,推廣帖則根據發布的平台、類別不同,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一條不等。
記者提出,是否可以將自己店鋪中的某位店員炒成“網紅”,對方稱網紅也不像人們想象中那麽容易推。“自身得先有點基礎,一段視頻突然得到了一些關注,然後再迅速跟上包裝炒作。就像馬保國,炒作+運氣缺一不可。”
平台
越“醜”越要推?算法邏輯遭質疑
馬保國“火”的背後,一些視頻網站和平台等也爲其提供了“舞台”。這些網站平台背後又有怎樣的考量?
“我從馬保國比賽就開始關注他,可以說看著他越來越火爆。但是始終不明白,爲什麽會變成這樣?”短視頻“發燒友”郭瑞說,如果是正常邏輯,馬保國最多只能火一陣,但結果卻是一路“火”了下來。“有一種感覺,在一些平台上,越認真做內容的往往不容易火起來,似乎越是離奇、無下限、甚至‘小醜’的越容易獲得關注推薦。”
對此,也有網友提問“爲什麽馬保國最近一直都是熱搜,熱度不減?”甚至有網友寫出文章,列舉了類似“反向操作”的現象。有網友談到,“比如儒雅隨和的主播不容易走紅,但像XXX這樣罵粉絲的主播就火了”、“比如過去男女之事是禁忌,前段時間某事件的女主角竟然宣稱強勢出道”、“再比如態度謙和的武者不容易走紅,像馬保國這樣‘爲老不尊’的人就紅了”……
“馬保國們”爲什麽能大行其道?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知名互聯網學者劉興亮認爲,這與平台“唯流量是從”的推波助瀾分不開。“平台會通過算法,看出某個話題大家停留的時間、參與討論的人數,一旦判斷出來可能是個熱點,就會推給更多的人,讓大家多多停留,參與互動,吸引流量。”
“互聯網網絡文化消費,是有流量特征的。平台會有對社會注意力的迎合、把關。”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總編輯、新媒體智庫主任劉鵬飛說,類似“越離奇越推薦”的現象並非難以理解。他認爲,往往反常的、有戲劇化的內容就容易引發關注。“平台掌握類似現象的同時,會根據運營經驗去擴大流量,進而結合平台經濟和商業模式,向影響力覆蓋面去轉化,這是一種利益驅動,也是一種對注意力資源規律的運用。”
劉興亮分析,馬保國背後應該“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說,各種炒作主旨都要戳中觀衆的一些點。積累了一定熱度,就得加上炒作手段,去上微博熱搜,進入一些平台熱榜榜單。此外,還要加工一些東西去帶節奏。“以一種特別誇張、不符常理的手段,引發觀衆的某種發泄、共鳴,這些都是炒作的慣用手法。”
記者發現,11月28日晚,B站緊急發文表示,將對馬保國相關視頻進行“嚴格限制、審核、管理”。11月29日,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員發布公告稱,已解散馬保國相關的粉絲群。
聲音
不能爲流量不守底線
劉興亮提醒,作爲普通網民,自己應辨別美醜,不要平台推什麽就看什麽。退一步說,即便調侃一番,也沒有太大問題。但作爲平台,向網民和公衆倡導這樣的審醜現象,把“騙子”捧成所謂的網紅,更應該受譴責。“我記得馬保國入駐一家短視頻網站時,平台還發了海報。這是很不好的示範,平台應有底線,不能爲流量不擇手段。”
“不能任由審醜、‘毒流量’肆意發展。避免類似現象獲得收益激勵的負循環。”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總編輯、新媒體智庫主任劉鵬飛說,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文化現象,相關主管部門、各網絡平台和主流媒體等應該及時介入,發出理性負責的聲音,對輿論加以引導。
部分數據來源:雷達財經、钛媒體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松林 魏婧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