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位于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75公裏的地方,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于約公元1500年的遺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爲熱帶叢林所包圍。
在山頂上馬丘比丘的懸崖邊,人們可以欣賞到落差600米,底部直達烏魯班巴河的垂直峭壁。
馬丘比丘爲印加帝國最爲人所熟悉的標志。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爲世界遺産,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之一。
有人認爲馬丘比丘並不是普通城市,而是類似羅馬莊園那樣的可供印加貴族享用的鄉間休養場所。
遺址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就更少了。
“類似羅馬莊園”的說法倒也令人信服。因爲馬丘比丘距離印加帝國的都城庫斯科75公裏,按當時社會的發展程度確實顯得有些遙遠,但是在哥倫布時代之前南美文明修建的成千上萬條道路中,印加帝國的道路是屬于最吸引人的一類。道路網絡彙集在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其中一條道路就通往馬丘比丘城。可以想象首都裏的貴族在日理萬機之後的閑暇時光帶著仆人,前呼後擁,彩旗飄飄地沿著古道向馬丘比丘進發的壯觀。
據說馬丘比丘背後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
馬丘比丘古城遺址外圍是層層梯田形成的農業區,城區則由200座建築和109個連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組成。城內規劃井然,北部多爲莊嚴的宮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場所。
印加人稱自己爲“太陽的子孫”,他們將太陽視作“燃燒的火鷹”,渴望用“拴日石”將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太陽永遠留在天上。直到今天,對太陽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間流傳。在這座古城關于太陽崇拜的建築也隨處可見
按照考古學家的劃分,馬丘比丘有三個組成部分: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祭司和貴族區(居住區)。“太陽廟”和“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學價值的主要寶藏。
馬丘比丘的精致的建築都是印加傳統風格:磨光的規則形狀的牆,以及美妙的接縫技巧,牆上石塊和石塊之間的縫隙連匕首都無法放進去。
可惜的是印加人並未掌握文字的技巧,從而沒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印加帝國全盛期,擁有600萬國民,掌握了當時先進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技術,能制造出一流的冷兵器,還有像馬丘比丘這樣險要的城堡可堅守。可是數百名西班牙殖民者闖入印加帝國後,用很短的時間,就把印加帝國給滅了,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