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還是繼續深造?
這道選擇題讓不少年輕人左右爲難。
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的應屆畢業生們面臨的是:如果選擇升學這條路,等畢業時是不是更難找工作了?如果工作呢,本科畢業的自己能有學曆優勢嗎?
工作了幾年的打工人或想趁機逃避長期高壓的工作環境,或想提升一下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他們的念頭是:要不要重返校園,出國過渡一段時間?可留學完了呢?
一年制的海外碩,看上去似乎“完美”解決了這群年輕人的痛點。
只需要一年,你就可以拿到研究生的文憑。時間成本被壓縮到了最低,打工人還能避免長期脫離職場環境。
不過,也是因爲僅需一年,讓這一學制面臨著或多或少的爭議,甚至被冠上了“水碩”這一稱呼,“一年的研究生,能學啥?”在留學圈裏,也形成了一種鄙視鏈——兩年制碩士看不上一年制碩士。
一年制碩士真的水嗎?手握一年制碩士學曆在職場上能有優勢嗎?
「後浪研究所」找了幾位決定去讀一年制碩士的年輕人。有人工作三年,決定辭職,去英國讀碩士,回國後卻遭遇了薪資降級;有人在大廠被裁員後,爲了找回目標與動力,決定去英國留學;有人爲了從開發轉到算法,選擇出國一年“鍍金”,也有人在拿到了一年制碩士的offer後,陷入了實習焦慮。
也許看完他們的故事,你會對一年制碩士有了全新的認識。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撰文 | 楊小彤
編輯 | 薇薇子
26歲決定去英國讀研,
月薪從10000到3500,但我並不後悔
貓貓 30歲 某事業單位合同工 坐標武漢
2018年,我在武漢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新媒體運營。可以說是踩在了風口吧,工作穩定,月薪也升到了1萬。但是我卻覺得這份“看似很好”的工作,和自己內心想要的感覺並不一樣。
新聞學本科畢業的我,更多想做的是內容營銷。雖說我所在的崗位叫新媒體運營,但是它隸屬于市場的品牌部,所以我的工作都是偏商業這一塊,一部分和數據相關,一部分和內容相關,卻都不深入——不需要你去創造,也不需要你去做一些很深刻的思考或者策劃,只需要你去複制一個成功模式。
我也想過直接跳槽,但是以市場情況來說,換方向去重新找工作,是很難的。而且我大學是一個普通二本,更沒有什麽優勢。所以算是職業發展的需要,我覺得需要去國外過渡一下,讀一個市場方向的研究生。
美碩是我的第一選擇。但是考慮到美國的申請程序比較麻煩,除了考英語還要考GRE、GMAT。而且美碩要讀兩年,對于已經工作、且年紀不小的我來說,時間成本太高了,兩年的時間,我也不知道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至于香港和新加坡,我們這種雙非二本也不用想了。所以綜合考慮下來,英國是最適合我讀研的國家。
出國之前,我其實也預想過自己會面對的種種問題,畢竟在職場裏工作了3年,也和身邊的前輩、親戚朋友都聊過。一年的時間裏,市場行情肯定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作爲女性,等我學成歸國時已經27歲了,脫離職場的時間稍微有點久,肯定會面臨著年齡歧視。
但是我也明白,就算不出國,也還是會遇到這些問題——雖然我的工作待遇在當時很好,但那並不是長久之計,我不可能在那邊一直待著,幹段時間還是要跳槽找工作;而且年齡歧視是始終存在的。
所以我還是決定趁早出去。如果現在不讀,以後我想讀的話,社會上可能會有更多世俗的理由拖著你,比如“你花那麽多錢,你能不能賺回來?”“你那麽大年紀,還讀什麽書?讀也沒用。”
圖源視覺中國
但沒成想,2019年底,我研究生畢業回到武漢,正准備找工作,武漢因爲疫情一下封到4、5月。等我開始找工作投簡曆的時候,很多公司都和我說:“我們還沒開張”。
後來開始投簡曆,也出現了比較尴尬的情況。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校招,我的年齡不占優勢;去參加社招,因爲涉及到轉行的問題,招聘方就會有顧慮,覺得你在這方面懂一些,但也不是全懂,所以也不願意給你機會。
那段時間,有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就算我的學曆比以前好,也比以前有工作經驗,但是工作並沒有我本科畢業時好找,機會也不多。面試了很多家之後,我發現人家總有辦法挑你毛病,覺得你不行。
那時候我還挺焦慮的,因爲不知道自己最後能到哪去。
最終,我還是沒有轉行。因爲武漢的就業環境,和市場營銷相關的工作太少了,也沒有什麽大公司。而且就算有大公司,也只是把銷售、研發崗放在武漢,我們這種職能崗位都base在總部。
要不就是在居民樓裏辦公的小公司,都不知道今天幹了明天還在不在。一來就和我說,“我們公司要開辟新媒體方向的業務,你來了之後作爲第一批員工給你分紅。”這餅得多大?誰也知道這種十個裏面有九個幹不起來的。
所以我現在覺得現在這種環境下,還是先穩定吧,先搞個鐵飯碗,考個事業編。
但是這競爭力也特別大,一共就那兩個坑,還有很多人搶,而且都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我搞不贏的。每次都是通過了筆試,進到面試環節被刷下來。所以我就不想考了,傷感情。
目前,我正在一家事業單位一邊當著合同工,一邊聯系導師去讀博,看看能不能靠博士學曆拿到編制。
雖說現在我的工資大跳水,只有3500,但我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爲研究生的工作機會肯定是比本科生要多一點點的,尤其是在武漢,主要就是一些企事業單位,會發現簡曆的通過率總歸是比本科時要高一些了。
所以我就勸自己,“不要覺得你很了不起的樣子,如果覺得那個工作還行,就先開始做,在做的過程中去積累經驗,然後一邊做一邊等待機會,才能慢慢往上走。”
所謂的鄙視鏈,
只能去迷惑還沒有經曆過留學的同學
小晚 24歲 某外企員工 坐標深圳
2020年,本科畢業後,和大部分應屆畢業生一樣,我正處于一種非常迷茫的狀態,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麽。
我進入了廣州的一家大廠,工作三個月後,由于所在的事業群要面臨組織架構調整,即將與其他事業群合並。公司就給了我兩個選擇,一是去北京,二是主動離職,可以拿到一筆補償金。
可想而知,我選擇了後者。
因爲當時年紀小,又沒什麽社會閱曆,我很不能理解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比如爲什麽實習生只能做打雜的工作?爲什麽我的leader總是不回我的消息?爲什麽感覺自己是個透明人?
可以說我的心理還是一個比較幼稚的狀態吧,就算找到了一份好的實習或是好的工作,也還是會去挑這挑那,會對社會上很多不公的現象不滿和憤怒,也很討厭國內這種加班和卷的氛圍。
所以離職的那段時間,我也稍微有一點想躺平的心態,得過且過。可在內心深處,我想要的並不是養老的生活,而是個人成長。
圖源視覺中國
我就想著,如果出國的話,也許會幫助我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至少我會有自己的目標——希望能在國外的學習、工作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麽,起碼我會去努力參加一些競賽或者是項目,這樣會有很強的使命感,有在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感覺。
申請時,美碩和英碩都在我的考慮範圍內,但是美國的結果沒有英國的學校好。出于年齡的考量,以及未來就業的考慮,2020年末,我選擇來到英國,讀市場營銷。
但說實話,如果能去美國的話,我會更希望去美國。因爲在就業市場上,如果學校是在相等排名的情況下,其實美國的二年制會比英國的一年制更有競爭優勢。
留學之前,我也會看到網上關于“一年碩”的爭議。尤其是很多留學中介以及求職機構,涉及到利益相關,就會說海外本的學生怎麽樣有優勢,說一年碩、國內本的學生比不過人家,通過這樣的話題讓你去花錢咨詢服務。
看到這樣的文章,我也産生過焦慮,會覺得海外碩有一個鄙視鏈,比如海外本科的同學,人家看上去好像會更有光環一點。
但實際接觸下來,我發現不管來自什麽樣的學校以及哪個區域,最終能讓你真正佩服這個同學的,就是他在和你接觸時的行爲表現。
而且學習這個東西,最終還是看你自己能學到多少,以及能收獲到什麽,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努力。所以我覺得所謂的鄙視鏈,只能去迷惑和欺騙還沒有經曆過留學,或者是還沒有意識到最終想要實現什麽目標的同學。
《奇怪的律師禹英雨》劇照,圖源網絡
考慮到最終還是要回國工作,我的計劃是留學1年,再工作1-2年。有了海外的工作經驗,就業也會更有優勢。
但是找工作的過程,很不順利。因爲很多同學都想留在當地,僧多坑少,競爭力很大。最後還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我成功入職英國一家規模還算比較大的公司。但在英國職場上,那些對于亞洲人的排擠、職場歧視,暗地裏都是存在的。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如果你是留學生,對于英國人來說,你就是來送錢的。他們知道你只是來這裏讀一年,所以學校的老師或者職工就會對你的態度特別好。
但如果你是職場人或社會人的身份,就能感受到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排擠,有點暗波流動的感覺——比如他們會和你打招呼,也會保持很友好的交流,但是卻能明顯感受到,這群人不認可你。
就算你的能力很強,他們也不會把很重要或者是核心的工作交給亞洲人,只會給亞洲人做一些髒活累活。
工作半年後,我覺得自己還是沒有足夠的社會閱曆去應對在國外職場中發生的情況,也沒有足夠的心理素質去融入國外的社交圈子。所以今年5月,我回國了。
還在酒店隔離時,我就開始投簡曆找工作了。但我發現,工作真的沒有自己在國外預料的那麽好找,尤其是網上說今年的畢業生就業率新低,甚至是好學校的畢業生,也有一大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之前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很多海外碩士畢業生,看到以前的同學已經在國內找到了很好的工作,都會有一個心理落差,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去英國會比較好?”我也有這樣的階段,但是我覺得這件事真的不用太著急,因爲你想要的會慢慢在你自己的努力中積累和得到。
頻繁換了幾份工作後,現在我在深圳的一家外企任職。工作強度沒有那麽大,而且非常尊重團隊成員,工作風格甚至比我在英國的公司還要好。
盡管大環境都說,留學生,尤其是一年制碩士的含金量會變低。但其實求職市場上,對于企業,尤其是外企來說,有海外留學背景還是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老師只是一種引領的作用,
其他的還是得自己搞
文琪 24歲 在讀研究生 坐標英國
本科畢業後,對于去留學還是去工作,我一直都是兩邊倒的狀態,飄忽不定。
2020年,我拿到了英國研究生的offer。那會兒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父母不願意讓我去冒險,我自己也有些害怕吧,所以就放棄了留學的念頭,選擇先工作,去往深圳,做數據分析。
我們整個公司的工作氛圍其實還不錯,因爲我是整個部門最小的,領導他們對我也都很照顧,除了有一點年齡代溝。
幹了一年,我覺得這份崗位的晉升空間還是比較小,而且也沒辦法在那裏學到我認知之外的事。覺得看不到未來的出路,所以就不想在那幹了。
我是學計算機的,我們專業如果本科畢業,就只能做開發,但如果我想做算法,有一個碩士文憑,才能邁過這一行的准入門檻。所以一直有著出國夢的我,還是決定在去年辭職,出國留學。
可想而知,當時有一半的家裏人都不同意我的選擇,覺得出國留學沒什麽意義,又花錢又費力,還容易感染。而剩下一半也只是支持我的決定,並不代表他們覺得出國留學這件事兒對。
但如果我想轉行,進入算法領域,是需要有老師帶我入門的。我就希望可以通過一年的研究生經曆,在老師的教學與自己的努力提升下,讓自己實現一個小轉行。
來英國之前,出于那種對未知的恐懼,我整個人還是挺迷茫的,也想過自己會不會讀完研卻找不到工作。但我那時候還覺得這種可能性應該還是挺小的,還是盡量在自己學到東西的情況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多面試多總結,總會找到工作的。
牛津大學,圖源視覺中國
而現實是,今年9月,即將碩士畢業的我,在投簡曆的過程中,應聘方經常理都不理我。我問了他兩句,就沒下文了,我真的有點失落,而且也崩潰了一段時間。
但是我並不後悔自己辭職留學的決定。
正是那一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更明晰了。我知道一個崗位需要怎樣的人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麽東西,也知道如何針對自己想做的方向去努力。
像我身邊本科畢業後直接去讀研的同學,他不會那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麽,也不會在准備招聘時像我一樣有這麽強的目的性。
我之前看到有人在我分享的留學視頻下面說,“英國留學生就是水平不好”,但是並不是所有英國留學生都是這樣。這完全是看自身,可能有些人家裏比較有錢,他們的表現就不是很鞠躬盡瘁。但是人家有家底,想揮霍就揮霍,不想揮霍就不揮霍。
但這完全不是能力的問題,只是人家不需要爲找工作而焦慮。但也會因此,導致有些人對留學生會有一點刻板印象。
網上也經常也有人說,英國的一年碩比較水。確實,在一年的時間內,你學的東西是有限的,因爲它時間太短了。但是這意味著你要再花時間自學你真正需要的東西,老師教你的內容只是一種引領的作用,其他的還是得自己搞。
至于回國後的工作,我想只要能換行業就好了。如果薪資比之前高當然好,沒之前那麽高,我也想多學點技術,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那我以後也有跳槽的機會。
一年制碩士的目標受衆,
就是那些職業規劃非常明確的人
Alice 23歲 研0學生 坐標上海
決定去留學,完全是在我計劃之外的一個決定。因爲家裏的經濟水平一般,所以哪怕曾經有過小小的出國夢想,我也完全沒考慮過這個方向。
剛上大學時,我就決定走保研的道路,也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好好學習,參加各種各樣的科研比賽。可後來還是因爲種種原因,我保研失敗了。所以大三下學期,爲了能夠實現自己“深造夢”,我開始匆忙准備自己的留學申請。
等待offer的過程非常漫長。那時候正臨近畢業,在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把握,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拿到夢校offer的時候,我也嘗試“兩條腿走路”,去參加春招,投遞了一些企業,比如快消公司瑪氏的管培生,比如四大。
但最終,收到的面試邀請爲零。
當時我就覺得,可能因爲我的本科是一所雙非財經院校,並不是這些公司的Target School。而且當時已經四月了,正處于春招的收尾階段,我估計也沒有什麽HC了。
但是找工作這件事兒,讓我愈發覺得在本科不足的情況下,研究生學曆真的很重要,對于金融專業更是如此。
申請學校的過程其實很匆忙,倉皇准備下,申請難度也不小。最終,我並沒有拿到自己特別想要的offer。
那段時間我內心特別糾結。實話說,如果是保研的話,我對自己的預期其實沒有那麽高,如果能去一個比較好的211或者是中下層的985,我都是很開心的。因爲它不需要像留學一樣有很高的經濟支出,也避免了考研需要承受的痛苦,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
如果我選擇留學或是考研,那我的心理預期就會很不一樣,還是希望自己能去一個比較好的學校。所以我決定GAP一年,想著趁這一年當中豐富一下自己的各個方面,提高一下自己的GRE、GMAT成績,因爲香港商學院非常看重這個。
香港大學研究生宿舍,圖源視覺中國
我爸媽一開始並不支持我的決定。在家待著那段時間,他們還會隱隱約約給我一些就業壓力,和我說:“你要不要考慮這個方向?”
尤其是我爸在體制內工作,可能也希望我“子承父業”,繼續在體制內工作。加上他一直並不是很支持我出國留學,就會收集很多考編或者是公務員考試的報名信息給我。
我就和爸媽溝通,分析出國讀研這件事兒的利弊,比如好處有哪些,風險有哪些。我說在我的內心深處,就是有一些名校情結在,讀這個碩士,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而且我也答應他們,我申請碩士,並不是說一定要有學上,只有申請了自己理想的學校,才會去。
去年10月,我申請到了香港某所大學的offer。但是一年制的碩士相較于內地兩、三年的碩士來說,實習時長不充足真是一個特別大的弊端。
拿到offer前,我的職業規劃一直都很迷茫。本科時爲了保研,一直在參加競賽與科研,也沒怎麽實習過。拿到了得之不易的研究生offer,我就覺得自己要珍惜機會吧,所以也開始積攢實習經驗。
網上總有人說,選擇留學就是爲了“鍍金”。在沒有深入了解留學這件事兒時,我也和這些人想的一樣,覺得留學有錢就行了。
但是衡量一年碩水不水的標准,還是要看人。有些人抱著有學上就行的心態,肯定從申請到上學都過的很水。有些人申請的時候,如果把目標定的很高,申請過程就會很痛苦;如果他們想真正去學習,把績點弄的很好,然後實習也要做的很完美,也會很辛苦。
我覺得一年制碩士本身開設的目標受衆就是那些想直接工作的人,或者是那些職業規劃非常明確的人。
我身邊就有很多工作後再來海外讀碩士的人,包括我們財經專業,就有一部分人在四大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因爲對自己的現狀有些不滿,就選擇去讀個一年制碩士。
還有可能有人想換賽道,有人想轉碼,或者有人想去更好的平台,都會選擇讀碩士提升學曆。
在我們這一行,學曆只是一個准入門檻,比如某些核心的崗位,碩士是最低學曆要求。但同批的競爭者實在太多了,現在大家卷到什麽地步?近2、3年,畢業生往往都需要那種做滿長達一年的實習,才能夠留在這一家(工作)。
因爲一年碩很難有時間長期實習,所以其實我現在也沒有想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可能會等去了香港找一找線下實習,可能也會嘗試找一找內地的遠程實習。
(應受訪者需求,文中人物爲化名。封面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