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浮橋(筍江橋)橋頭觀音宮向西走100米左右,向右90度一拐,曾經有一條南北走向、長四五百米、寬約4.5米、用花崗岩石頭鋪就的石板路街市,就叫挖角街。挖角街曆史悠久,藏著很多鄉愁的美好記憶。
市民林育新家的牆進入86版《西遊記》鏡頭。
86版《西遊記》在浮橋挖角街取景時,孫悟空在這家店前被圍觀。
86版《西遊記》第一集中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有一部分場景就是在浮橋挖角街拍的,面更是當地阿姨照導演的吩咐煮的。
由于拆遷,浮橋挖角街已經不複存在,煮面阿姨也不知去向何方,但所有記憶都留在市民林育新的腦海中。日前他發的對比圖在微博上又火了一把。圖爲上世紀80年代挖角街的石板路。
曆史悠久 交通發達
建于北宋年間的浮橋(筍江橋),北望清源山;南看對山(紫帽山)。美麗的自然景觀孕育出古城八景之一的“筍江月色”。
挖角街同樣曆史悠久,是一條建于宋代的古街。水路交通發達,是通往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的水陸交通要道,物資的集散地。四周爲僑鄉環抱,是處風水寶地。從晉江、南安等地移民到此居住的多爲雜姓,以李氏爲大姓。如祠堂口的“凰池李”,分支爲“德順李”;“狀元田”的“草埔李”,分支爲“卷炮李”。“豎旗杆”僅有兩處:曾厝祠堂前和雨傘巷內陳氏古大厝前。
商鋪林立 經濟發展
曆史上,挖角街是一條十分繁華、車水馬龍的街市,兩邊商店經營著五光十色五花八門的商品,吃的、用的一應俱全。然而四鄉五裏凡遇到“普度”“佛生日”等民俗節日,都會挑著簍筐到挖角街購物,有時人多爲患,擠得水塞不通。然而,挖角街最繁華路段要數從王爺館到和光宮的下街了。兩邊大都建起二層樓房,甚至三層樓房,經營較起色的有:吳壽山布莊、黃阿樯布莊、賣米萬米店、傲春堂藥局、成德號幹果店、南益號文具店、五芳號厚煙店、碗糕好糕粿店、柯劄先藥店、吳阿淡粿飲店等。由于此段商業繁榮,經濟發展,戲捐特多,因此演戲戲棚常搭建于此。最常演的是,盲人唱“四錦班”,其次木偶戲和布袋戲。
挖角街頂街尚有林秋水鑲牙店、“卷炮李”炮店、林阿城豆幹店、“刣豬張”豬市、傅家聲照相館、“菜粿佑”糕粿,揚振昌醫館等。
教育先進 文化繁榮
1920年,由新門外一帶旅菲華僑,在塔山頂晉水邊創辦的學堂,得名新華小學。偉大的教育家蔡元培爲之題詞:“教育者,教爲人而已,爲人之道安在?在立己後立人而已,吾願新華學子人人能自立,則教育之大效著矣!”校訓爲“忠實果毅”。師生大都來自挖角街,可謂是挖角街乃至浮橋周邊之文化搖籃。老師者有施厚德、吳志大、李德遠、張維香、沈麗英、洪明德、林曾宛、柯子銘、李其昌等。
學校采用對稱式的西式建築,其中軸線建一座四層樓高的富有特色鍾樓,大鍾系從南洋進口。入學、放學、警報均以鍾聲爲准。鍾樓兩側建有四個花圃,栽種各種絢麗花卉。
新華小學辦學有方,治學嚴謹,基礎教育紮實,爲新門外一帶培養造就數以千計的莘莘學子、棟梁之材。挖角街更是人才輩出,曾出現衆多品學兼優的大學生。較爲出衆的就有“德順李”的李法西,現爲廈門大學教授、化學系系主任;黃建榕,現爲華僑大學化學系教授;洪明棟,現爲深圳中航公司教授級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更爲自豪是的1953屆班主任周澤雨、1954屆班主任廖鎮國、1955屆班主任洪明德,他們所帶班級當年小學升初中考試成績均居全市第一,創造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教學輝煌。
每逢寒暑假,各中學的校友都會借母校開展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或學唱歌,或學遊泳,或排練節目同解放軍聯歡等等。
浮橋挖角街由于經濟發展,必然促進文化繁榮。挖角街“後白”的吳世煌一人就辦了三棚戲《大元春》《小元春》《金元春》,經常在挖角街或浮橋周邊鄉鎮演出。上世紀40年代,曾有一對北方夫婦受聘在挖角街傳授京劇技藝,女士拉京弦;男士打拍鼓並教唱。頗有點墨汁的洪明德、林曾宛曾是其中成員,洪身材魁梧唱大花,曾則唱老生。頂輩的林秋水、柯孝恩、林孝泉還經常在“傲春堂”三樓,敲鑼打鼓唱京劇。更有甚者,吳開清、林勳模、李招義竟在“狀元田”搭棚化妝演京劇。
新中國成立初,《習風劇社》乃是挖角街又一張名片,經常在浮橋周邊進行宣傳演出諸如《血淚仇》《劉胡蘭》《南霸天》等劇目。以柯孝山爲隊長的浮橋文工隊也頗爲優秀,曾演出《掃秦》《挑女婿》《借女沖喜》等劇目,南音高手高炳輝爲其配曲,很受群衆青睐和喜愛。
挖角街王爺館還供奉著文龍王神靈,信衆甚多,香火興旺。這裏也是挖角街文化活動中心,無聲電影《四錦班》,十音、車鼓、放天燈都在此舉行。手藝超強的吳開清、傅奎就住于此。最能展現浮橋文藝風采的那門活靈活現的土大炮,正是出自他二人之手。
每逢端午節,“塔頂”的搬運工人就會成群結隊到繁華的挖角街,挨家挨戶唱《嗦啰嗹》、插艾葉、分“孩兒”、發香袋,祈求平安而進行募捐。孩子們跟隨其後,興高采烈地和唱《嗦啰嗹》,場面十分熱鬧。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挖角街“土台”舊址,建成“大華戲院”,這大大豐富了浮橋周邊鄉鎮群衆的文化生活,不用進城就能欣賞各種電影、戲曲。
“浮橋南音” 名揚藝苑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在挖角街“塗內”有位書塾先生,名叫吳序抗,他不僅能教書塾,還能教南音。活躍在泉州南音藝壇的張金泉、蕭榮竈、張德意、林大目均系“抗先”之愛徒。“抗先”執教的弟子們還經常組織踩街或出場活動,這種有趣的藝術實踐深受群衆的歡迎。
有著50多年曆史的泉州市區南音研究社之中,挖角街南音人占有一席之地,如第四屆與第五屆被聘爲顧問的阮祝三、洪明良;第四屆社長吳天增,副秘書長林宗鴻;第五屆、第六屆及第七屆副社長張金泉;第五屆、第六屆副秘書長林大目等。
上世紀80年代初,在泉州文化館工作的南音藝術家馬香緞和吳造,最喜歡和挖角街南音人一起玩南音。1981年,香港一出版商來到泉州錄制南音盒式帶,幾經挑選,伴奏者全系挖角街南音人,如琵琶蕭榮竈,洞箫林宗鴻,二弦林大目,三弦張金泉。張金泉和張婉斌還曾應邀到印尼、新加坡以及我國寶島台灣進行南音交流活動。林宗鴻、蕭榮竈曾應邀到印尼傳道。吳天增的學生則在“1994年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
由于浮橋南音源遠流長,薪火相傳、長盛不衰,人才輩出,以及在泉州南音界的種種突出表現,在泉州南音界享有盛譽。
浮橋挖角街曆史悠久,建築頗具特色,曆史風貌獨特,故曾有《西遊記》《海囚》《忍無可忍》等電影、電視劇在此選拍理想鏡頭,可見其曆史價值確不一般。
(洪明良/文 圖片爲林育新微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