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布的《2019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報告》有這麽兩對數據:上半年美洲金融科技投資達到210億美元,涉及545筆交易,而亞太地區同期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僅爲36億美元,涉及102筆交易。
兩者在投資金額和交易數量上的差距近6倍。
“保險科技作爲金融科技的主要細分領域,中國市場的保險科技融資額遠遠落後于美國、英國,從報告數據看僅占全球保險科技總融資額10%都不到。”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發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告訴算力智庫記者。
那麽,這些數字的背後存在什麽樣的故事?
1
新興市場——中國
北京保研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李響在接受算力智庫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在保險科技領域相較歐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同時基于科技實力和保險市場雙方面的差距,在保險科技的場景應用和業務流程管控方面都不及發達國家成熟。但從發展速度和運行規模來看,我國保險科技近年增速較快。
《全球保險科技市場預測2023》指出,以中國爲首的亞太市場在未來五年內或將産生最高複合增長率。
“目前從公司層面上看,我國的保險科技仍在起步階段,除衆安、泰康、弘康人壽等少數互聯網保險企業以及人保、太保、平安等大型保險公司外,大部分保險企業在科技戰略和投入上發展滯後。”李響指出。
言下之意,中國的保險科技主要由少數幾家大型企業領頭。
以衆安保險爲例,它作爲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在2016年專門成立技術子公司——衆安科技,足以見得對科技的重視。
但不可否認的是技術研發前期投入巨大,産生資本回饋尚需要耐心。據衆安在線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全年虧損約18億元,綜合成本率較上年下降12.2%,整體經營效率和能力正在改善。
算力智庫從消息人士處獲悉,衆安賬面上有數百億現金,足夠支撐它運營十多年。
傳統保險公司中,以全牌照布局——壽險、産險、養老險、健康險、農險和資産管理等六大業務板塊全覆蓋的太平洋保險爲例,它在2017年提出了“數字太保”戰略並推出業內首款智能保險顧問“阿爾法保險”,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化産品的應用積累驗。
據悉,太平洋保險App的月度活躍用戶在一年內實現了翻倍增長,2019年3月的活躍人數已經達到627.6萬。
2
以“香港、新加坡”爲橋頭堡進軍海外市場
算力智庫在采訪多位業內人士時,他們均提到了中國保險科技公司一個特殊的現象——出海。
據介紹,衆安在線于2017年12月在香港設立衆安國際,目的就是爲了尋求海外市場的國際業務發展、合作與投資機遇。成果之一便是衆安國際于2018年8月宣布與軟銀願景基金合作,將衆安的科技解決方案業務擴展至海外市場,並以亞洲爲首要重心。
同時,還有一批爲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公司和代理人提供智能保險科技服務的運營商也盯上了海外市場。以豆包網爲例,2019年1月,其香港子公司EasiTech Ltd正式成立,以香港爲國際橋頭堡,不同語言版本的Saas産品已在香港和日本市場上線。
問及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業內人士指出,香港金融業非常特殊,是人民幣重要的離岸市場,其他城市暫無法替代。但需要留意的是新加坡正大量放開戶籍,已經有很多金融圈人士從香港搬到新加坡,新加坡可能成爲未來的金融連接器。
從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險科技企業現狀來看,發展都相對緩滯。
香港市場規定保險業務必須通過業務員面對面簽單,這讓保險科技在本地的落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新加坡雖然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一家名爲Singapore life的互聯網保險企業,但直到2017年6月才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人壽保險經營拍照,在此之前,新加坡已經40年未發放新的保險牌照。這樣的行業發展速度也很難讓當地初創的保險科技企業有所作爲。
于是,對于海外市場來說,變成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以香港爲橋頭堡的中國保險科技公司可以直接技術輸出,嫁接到當地。比如,衆安國際和東南亞O2O平台Grab成立合資公司,搭建數字化保險銷售平台,該平台在新加坡率先推出,隨後將陸續拓展至東南亞其他市場。
3
成熟市場——美國
“美國每個州的法律不一樣,中國企業去各個州設立分公司請當地律師可能並不合適。”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很特殊,保險科技企業可以只專注一個垂直領域,即使這個領域非常小。”
據算力智庫了解,美國有一家名爲Captricity的數據分析服務提供商,它的創業項目要是放在中國恐怕並不起眼——利用圖片識別技術(OCR)將用戶手寫資料或文中的數據轉爲可讀的數據集,並協助用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技術上並沒有特別大難度的項目,覆蓋了全美約50%的大型保險公司,美國排名前20的人壽保險公司中有13家使用Captricity的結構化數據來降低成本、加強風險管理,進而增加收入。
“OCR識別這種業務模式在美國能夠開展得下去,是因爲美國人思維是think different,一旦知道有人做某個業務,那麽即使自己有同樣的技術知道可以賺錢,可能也會重新選擇創業方向。”業內人士笑稱。
這種思維模式影響下,美國保險科技在細分領域上發展得已經很完善。
有爲顧客搜索、比價、購買財産保險提供免費服務的在線平台CoverHound;有爲按需經濟提供創新個性化服務的保險科技公司SliceLabs,曾和airbnb和uber合作,分別推出針對房東和司機的按需保險産品;有在風險解決方案方面擁有強大的數據和高級分析能力公司的LexisNexis,專門幫助保險公司解決索賠問題,並能夠發現、調查和防止欺詐……
李響總結道,科技能夠有效緩解中國保險業面臨的供給不足、經營成本高、效率低、銷售誤導及理賠難等主要問題。當前我國保險科技已取得一定進步,保險企業應具備足夠長遠的戰略眼光,進一步提升科技轉型積極性,加大研發力量;監管機構需進一步完善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險業科技創新進行激勵和風險管控。在人才、資本、政策、市場等力量的驅動下,中國保險科技有望趕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