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采含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尊敬的各位嘉賓,領導,很榮幸今天出席浦江創新論壇,並在科技金融論壇這個分論壇“資本市場創新與行業機遇”和各位分享,我們新加坡交易所和新加坡在連接企業創新和資本市場深化中所做的努力。
中國的經濟崛起是曆史上最不平凡的故事之一,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裏,這個曾經落後的國家其實已經幫助數億人民脫貧,同時將自己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接受創新方面,中國是領跑者,在部分技術方面,中國是創造者。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它生産和使用世界上一半的煤炭、水泥、鐵礦石和鋼鐵,消耗世界上近一半的鋁和銅。
而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沒有原材料和天然資源,但是從1965年國家獨立之後走到了今天,53年後的今天,新加坡的人均生産總值已經達到62000美元。雖然新加坡是以工業和加工業起家,但是現在大量投資于企業深化,成功地讓新加坡在不同的經濟周期能很快找到新的定位。新加坡也借自己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成熟的優勢,通過貿易金融拉近與各個經濟體的關系。
在2018年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了國家“一帶一路”報告,新加坡位列“一帶一路”投資環境指數第一,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動力強勁,營商環境優質,對華關系友好。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投入中有1/3先進入到新加坡,而新加坡對中國的投資也占到“一帶一路”國家對華投資的85%。
新加坡和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有效地利用了資本市場,抓住科技創新在經濟體上所起的作用。 新加坡在過去50年建起了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一開始就意識到了新加坡因爲地域小帶來的束縛,但是我們在每一輪産業推行融入了資本市場政策的調整,讓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有了交集。在過去的50年裏,新加坡建立了一個與時並進的金融中心,爲新加坡和亞太地區服務。它擁有近1500家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在不同的資産類別中提供各種創新的金融産品和服務。這個頂級的金融中心也以高效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監管框架,可靠的基礎設施以及經驗豐富的金融專業人士來提供服務。
新加坡作爲人民幣在亞太區的門戶,也爲很多的中國企業帶來境外拓展和融資的便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就已經簽署了人民幣業務合作的MOU,這服務著新加坡和區域的金融機構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和投資流動。隨著人民幣在新加坡流動性的增強,新加坡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廣泛的人民幣産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市場的融資、投資和風險管理需求。
新加坡的資本市場是由新加坡打造的環境之下成長的,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750家,上市公司當中有一半的市值來自于境外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大中華企業占據了總市場的20%。新加坡交易所占有亞太G3債券發行超過40%,中國企業占據15%,有超過80%的發行人來自海外,機構投資人占市場投資人的80%。市場不缺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淨值人士和投資機構。在這麽一個大環境之下,新加坡交易所采取的戰略就是凸顯國家優勢,與新加坡政府機構攜手建立産業環境,深化産業特定發展,實現企業持續增長。通過這個戰略,新加坡交易所已經成功的栽培了幾個成功的産業板塊,從早期的新加坡海運中心的海事離岸板塊,到最近的房地産信托,還有展現全球估值領先優勢的醫療保健板塊,還有隨著亞洲城市化推動科技運用快速增長的新興科技行業。今天我在這裏最重要的是和大家分享新加坡交易所兩個正在興起的板塊,一個是新興科技,還有一個是醫療保健。
我們新加坡是如何作爲資本市場運營方,讓企業跟資本無縫對接的呢?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新加坡擁有領先的科技實力,在全球綜合科技實力排名前20,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和以色列,新加坡吸引了來自希望全球的優秀企業,有130個創新孵化器,有80%的軟件和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設有機構,排名全球前15%軟件公司將區域總部設在新加坡。新加坡也擁有全亞洲最好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新加坡在石化、電子、機械制造、航空器維修和生物醫藥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體系。新加坡也有強大的基礎科研能力,新加坡理工大學很多科研領域方面在亞洲乃至全球大學中都處于領先地位,是一個知名的經驗碰撞、信息交流的平台。2006年新加坡啓動了“智慧國”計劃,該計劃的三大原則是創新整合和國際化,強調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和增加數據共享的方式。智慧國的計劃爲兩個階段。一個是通過智能城市2015推出咨詢通信發展藍圖,將新加坡建設成一個咨詢通信驅動的全球化都市,這個階段現在已經超額完成,新加坡在這個階段已成爲了全球咨詢通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第二階段是智慧國2025,作爲全球首個實施智慧國計劃的國家,新加坡不但爲人民灌輸科學知識,也將自己的經驗灌輸到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項目,包括智慧物流産業的普及。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例如陸海新通道,給了新加坡和中國在這方面集思廣益的機會。新加坡在監管方面的經驗完美地與先進技術的開放態度結合,響應全球對先進技術的擁護。如今新加坡已經是亞洲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加密貨幣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這吸引了專注于這些領域研發、應用的企業、人才和資本不斷拓展技術應用的場景和邊界,極大地推動了新型技術的商業化。
新加坡政府爲支持鼓勵和引領科技創新做出了很多努力,爲了實現“智慧國”計劃,新加坡在五年內投入了140億美元,支持創新科技商業化的資助每年超過24億美元,支持科技創新和研究的資金每年超過20億美元。通過經濟發展與金融管理局等多個政府部門對科研創新企業進行資助,經濟發展局通過各項技術使在新加坡采用信息技術的企業有5-10%的優惠稅率。還有爲新興科技産業建起一個完善的環境,我們也意識到科技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龐大,因此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也結合到新加坡對于科技産業發展的計劃中,金融管理局爲這些企業提供了2%的支持。如果是新興科技行業,比如說消費者數字科技、金融科技、遊戲服務與外圍設備等行業,每家資助可以高達100萬新元。新加坡交易所著重于服務企業持續成長,就在去年我們依靠美國納斯達克建立起雙向的合作機制,鼓勵科技企業在新加坡交易所先做上市融資,逐漸壯大,規模受美國市場注意時再轉向美國發展,爲創新型企業未來登陸納斯達克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們也看准了以色列作爲創新大國培育新興科技企業的氛圍,覺得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可以豐富我們在生態行業的建設,因此我們也與以色列特拉維夫交易所建立合作,爲他們的新技術和新産品走向市場提供助力。
在新加坡交易所科技研發與金融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循環,新加坡交易所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IPO融資,上市條件市場化,既接受未盈利的公司,也廣泛接受采用雙重股權架構的公司。新加坡也接受二次上市,爲在發達市場如美國、倫敦、澳大利亞、香港、以色列、日本等上市的企業設置一個上市的通道,讓他們也參與到迎合科技需求的市場。新加坡對市場采取平穩推進的態度,大大的提升了每個板塊優勢的持久性,我們在新加坡投資信托市場就看到了這個發展方式帶來的成功。在新興科技板塊我們爲增強行業可塑性,首先是彙聚了全球頂尖的PE、VC機構,通過這些機構的經驗擴大這個板塊,豐富企業類別。2017年這些機構完成了超過235億美元的交易,新加坡交易所的科技板塊進一步成長壯大,目前平均市盈率超過23倍,爲投資人提供了更大的選擇。
接下來說到醫療保健板塊。亞洲銀行業、服務業供需不對稱擴大,人口加速增長,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疾病的概率提升,都加大了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新加坡交易所醫療保健板塊規模在過去十年增長了11倍,全球中産階級人口也迎來了持續增長。新加坡對于生命科學生態建設起步很早,我們將生態環境分爲六大類別。企業方面,世界前十大醫藥公司有8家在新加坡設置機構,全球收入前十大的制藥公司有4家在新加坡設置工廠,新加坡有超過25家醫療技術研發中心和超過220家醫療技術初創公司及中小企業。機構方面,新加坡有約20家研究所,占新加坡生物科技行業的1/3,約50%的新加坡建立了合作試驗室,用于進行藥品的開發。在法律、銀行和會計等中介機構方面,新加坡因爲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時間長,所以也培育了不少熟悉這個板塊,擁有生命科學領域專家的機構,新加坡目前也有大量專注于新加坡醫療産業上市公司的國際及亞洲投資機構,包括了境內外的主權基金,國際資産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醫療保健板塊的深度發展,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增加醫療保健行業的政府支出,預計2020年政府支出的水平比目前增加31億新元。可是仍有諸多的亞洲發展中國家要克服有限的財政資金,因此新加坡資本市場成爲了醫療保健企業尋求發展機會並提升自身地位的平台。
醫療保健企業來到新加坡不僅受惠于政府對這個行業發展的支持,也可以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融資平台有效參與到亞洲醫療保健板塊的快速發展。目前,醫療保健在新加坡交易所是發展最快速,投資回報率最具競爭力的板塊。這個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目前已經超過了25倍。國際投資者以新加坡爲契機,參與亞洲蓬勃發展的醫療保健市場,新加坡交易所前十年的醫療保健股平均26%的收入來自于新加坡,57%來自于其他的亞太地區,而17%來自于歐美市場,已經是國際化布局。除了收入來源多元化,新加坡交易所的醫療保健板塊行業可細分爲醫療保健器械、分銷,服務、設施和生命科學工具及服務等。新加坡交易所在過去6年每年都迎來新的醫療保健企業上市。在融資能力強勁有效的幫助下,企業取得持續發展,我們也增強了與超過40家的風險投資及私募公司的溝通力度,讓他們參與新加坡資本市場,豐富我們爲醫療保健設的生態環境。
新加坡的資本市場和許多國際金融中心的資本市場一樣,都經曆了不同經濟周期的起落興衰。新加坡之所以會處于不斷進步的狀態,是因爲它注重資本市場發展和産業發展的交集,助推企業從資本市場長期的獲利。我希望各位今天通過這個論壇上的交流,增加對新加坡資本市場優勢的認識,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契機。
謝謝!
本文系謝采含代表在2019年浦江創新論壇科技金融論壇“資本市場創新與行業機遇”上的演講內容。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文章來源:三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