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米!
這是翠亨新區南部片區即將崛起的城市地標新高度——6月11日,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一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公告,這個編號爲G28—2021—0029的地塊上,未來將出現一座490米的高層建築,也就是跟北塔項目遙相呼應的南塔項目。
這是翠亨新區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曆程中的一個新高度——從5月18日公開出讓的文旅生態城、碼頭片區“未來之門”、湖畔科創産業園項目地塊,到此前的北塔項目,這個區域將勾勒出“上市公司+企業總部+科創産業+高端服務”的産城空間,一條東西走向的城市智創中軸線愈發清晰。
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城市智創中軸線布局總面積超2000畝、總投資超600億元的産業平台和高端配套,這在中山近十年産城空間建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這個定義爲現代化濱海新城的新區,決心走出一條不同于以往的城市發展之路。
從翠亨新區上空俯瞰,伶仃洋上“長龍”雄姿初現。
6月1日,一個長110米、寬20米、重1500噸的第7片鋼箱梁,穩穩架設在深中通道伶仃東泄洪區非通航孔橋右幅8號至9號墩上。這條海上“長龍”一頭連接著形似“鲲鵬”的西人工島,一頭隨著鋼箱梁架設施工推進向西延伸,深中通道建設又向前邁進一步。
交通往往是區域發展的先行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在《空間經濟學》一書中提到,交通樞紐總是處于優勢地位,其區位“無可替代”。因此,世界大城市大部分都是(或者曾經是)主要的港口。
這不難理解。
在世界城市史上,入海口的港口一頭通過海洋連接世界市場,一頭通過河流將貨物運輸到國內的腹地,財富和人口往往在這裏集聚,大城市隨之興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對內物流渠道中,軌道交通和公路替代了河流的作用。在改革開放史上,道路拉大城市框架,往往成爲片區發展的“開路先鋒”。
把鏡頭拉到對岸深圳,時間回到1999年9月28日。當天上午10時,在開工5年後,深圳濱海大道正式通車。
這條路寬度超過100米的公路,是南山連接福田、羅湖的主要快速幹道。當時,駕車在濱海大道上,向南隔海遠眺可看到香港新界的高樓,向北可望見由世界之窗、民俗村、錦繡中華組成的華僑城風景區,被譽爲深圳重要的景觀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濱海大道改寫了區域資源流通的速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推動了深圳實現濱海城市的夢想。
有人算過,這條濱河大道+濱海大道連接了深圳最吸金的頂級商圈,最能造富的金融産業,以及最具潛力的發展片區,超千家科技企業+近百萬金融人才+超百億營收商圈全都彙集在同一條城市幹道之上,濱海大道被譽爲“深圳最值錢的道路”。
濱海大道的故事,在城市産城空間的發展軌迹中不斷上演。
2019年12月,廣州空港大道(106國道-白雲五線)及白雲五線(機場高速-106國道)兩條縱橫主幹道的正式通車,也被外界評價爲“推動白雲區形成全新發展空間格局的關鍵一環”。該項目全線貫通後,將串聯起白雲區總部集聚區、城市中心、臨空經濟區等三大功能片區及多個産業園區,是白雲區名副其實的中軸線。
而深中通道,將成爲提速大灣區資源流動、改寫珠江口發展格局、重塑區域價值的重要骨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作爲珠江西岸登陸點的翠亨新區,也將成爲串聯廣州、深圳高端資源的重要站點。
由深中通道起頭的創新發展故事,將在翠亨新區得到充分的演繹。
而講述這個創新發展故事,中山市在翠亨新區用了一個全新的邏輯。
2020年7月,同樣是翠亨新區南部智創中軸線地塊,一個面積達360多畝的大宗複合開發用地,由雅居樂集團摘牌拿下;9月,該公司披露了有關共同發展項目土地的須予披露交易公告,稱其將攜手平安集團旗下子公司共同開發該地塊(項目名暫定“雅居樂翠亨新區北塔綜合體”),其中前者擬出資45.77億元。根據地塊開發條款,開發方將在7年內建成樓高460米的超高層建築。
2021年5月,中山翠亨新區起步區東五圍編號爲G28-2020-0145用地出讓,其中F-79地塊將打造爲270-280米的建設,也就是在新客運碼頭聳立的地標性建築“未來之門”。
2021年6月,同一片區的南塔綜合體項目用地出讓,一個490米超高層建築再次刷新高度。
這也意味著,在翠亨新區智創中軸線上,將崛起翠亨新區乃至中山東部新城門戶的地標性建築群。
這是一個全新的城市建設理念。在深中通道登陸點上,中山以國際化、現代化的視野打開中山“未來之門”,全面鋪開濱海新城建設圖景。
與前海隔水相望,上述城市地標不僅僅代表了從珠江東岸到西岸的第一窗口,更是中山新時期城市建設新邏輯的新體現:代表了現代化濱海新城建設的新內涵、新方向。
根據日前公布的《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山人口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312.09萬到441.8萬,10年間中山增加了129.72萬人,十年增長率達41.56%,排名全省第4,僅次于深圳、珠海、廣州。
同時,中山也是全省“最青春”的城市之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僅爲8.87%,比全省平均低3.48個百分點。同時,中山15-59歲人口占比爲75.44%,在全省排名第3。
人,始終是城市競爭的核心要素。如何進一步吸引高端人才,中山的公共配套、城市品質必須跟上時代、引領時代,才有可能成爲高地。
而翠亨新區作爲城市新中心,其城市配套的設計,就是城市品質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集中體現。近期集中公開出讓的四大項目用地,都將崛起新的城市“新封面”代表,體現了對國際化、現代化城市品質的追求。
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大師和建築設計師、被譽爲“新加坡規劃之父”的劉太格,對標志性建築有獨特看法。
他把城市規劃比作人的身體,城市設計比作外衣,標志性建築比作裝飾品。在他看來,裝飾品要有,但前提是衣服要合身,身體更是要健康。換句話說,整個城市健康了,就是最大的標志性建築。
在“建築地標”的外衣之下,無論是“未來之門”,還是南北塔“雙子座”,這些項目不僅是建築高地,還是“創新高地”——在現代建築風貌之下,還有另外一層內涵:提升配套水平,集聚高端項目、推動産城融合。
這是中山市和翠亨新區對南部智創中軸線項目布下的,最核心的要素。
梳理這一個月以來集中出讓的4宗用地,我們發現其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對上市公司、企業總部和高端産業集聚能力的強調。
碼頭綜合體項目,其商業指標包括須引進2家市外主板上市公司,並將其上市主體注冊地址遷入新區起步區;
南塔綜合體項目,要求競得人在土地交付之日起10年內(超高層竣工後1年內)引進以下重點項目:2家市外主板上市公司,並將其上市主體注冊地址遷入新區起步區;3家世界500強企業區域總部(以土地交付當年年度的《財富》雜志公布的名單爲准)落戶新區起步區,並引進其上下遊産業配套的企業落戶;
低密度科創商業區,對項目的整體科技指標也有要求,比如自土地交付之日起,與《財富》(Fortune Magazine)雜志公布的2020世界500強名單中前100強企業中的歐洲企業的中國區域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區域公司”)保持不少于10年(含10年)的協議合作關系;自土地交付之日起10年內,累計引入或培育注冊地在本項目用地範圍內的科技或創新企業,不少于40家;自約定竣工之日起5年內引進或創建至少1家省級以上(包括省級)創新平台並通過認定,包括但不限于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衆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制造業創新中心等;自土地交付之日起每年與不少于10家中山市企業簽訂服務合同,考核至約定竣工之日後第5年……
當這片區域成爲科技型企業、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強及其上下遊企業的集聚地、承載地,城市“地標”才有靈魂和活力。也就是說,對高端人才、産業、項目的追求,才是這片地標性建築所追求的真正高度。
近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網站公布了一則《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207號代表建議答複的函》,針對省人大代表梁士倫關于提請省支持中山翠亨新區發展的建議進行了答複。
答複中有幾個內容值得我們關注:
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有望從翠亨新區突破。答複提到,將按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部署,就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翠亨新區與港澳創新合作、規則銜接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協調,促進翠亨新區高質量發展。
翠亨新區有望複制推廣自貿區政策。答複提到,將結合自貿區政策複制推廣,繼續支持翠亨新區發展建設,推動翠亨新區與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
翠亨新區人才高地建設迎來新契機。答複提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積極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包括積極落實稅收政策優惠,營造有利于人才引進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融入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從上面的答複中,我們可以找個有關翠亨新區未來發展的幾個關鍵詞:協同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2021年5月,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到上海考察調研,其中一個站點就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下稱“上海藥物所”)。作爲我國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究機構,上海藥物所在實現我國藥物研究和醫藥産業由仿制爲主到創制爲主的曆史性轉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創業百年的重要曆史時期,這個老牌創新藥物研究機構把在大灣區的戰略布局,放在了中山翠亨新區,可見其對新區發展的信心。上海藥物所的選擇,也是國內外高端科研機構、産學研平台布局大灣區的一個縮影。
通過進一步整合發展資源,翠亨新區在規劃、産業、城建、創新布局等方面,迎來全新格局。當前,新區正積極參與深中産業拓展走廊建設,加快康方灣區科技園、灣區未來科技城、生物醫藥谷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動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高端現代服務業等産業集群強鏈補鏈、做強做優,努力建設成爲中山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通過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翠亨新區在政務提速、組織能力、統籌能力等方面,迎來全新局面。近日有個細節值得關注:在6月5日-6日期間,翠亨新區用2天時間高效順利完成全區核酸檢測,成爲中山全市首批完成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鎮街之一。在疫情防控時期,翠亨新區有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步推進南塔項目等重大項目,不僅體現了新區作爲“主陣地”的速度和高度,背後更是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未來已來。以創新之力打造城市高質量崛起新地標,翠亨新區中軸線雛形初現。期待這片“創新脊梁”,撐起中山奔向灣區時代更加廣闊的天地。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羅麗娟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資料圖
【作者】 羅麗娟;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