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敘利亞戰事焦灼,反對派的背後老板土耳其由幕後走向台前,土耳其軍隊直接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也就是巴沙爾軍隊。巴沙爾軍打反對派那幫烏合之衆到時還算可以,但是碰上土軍,很難說能占到什麽便宜。這個時候,巴沙爾也只能依靠背後大老板——俄羅斯。俄羅斯關鍵時刻也必然會出手幫助巴沙爾渡過難關。俄羅斯地跨歐亞,但是離著敘利亞很遠,怎麽就一定要幫巴沙爾政權呢?這還得從很久很久以前的冷戰時代說起。
二戰之後,蘇聯與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爭奪,中東這麽大的地方自然不會放過。經略中東,也成了蘇聯南下戰略的重要內容。一場二戰,嚴重削弱了英法等在中東占據優勢地位的歐洲強國,無奈只得慢慢退出,這給了蘇聯千載難逢的機會。1952年,埃及法魯克王朝倒台,納賽爾建立埃及共和國,奉行對蘇聯一邊倒的政策,此後不久,伊拉克和敘利亞都站外交戰略上選擇了與蘇聯共舞。蘇聯在中東的勢力大大提高。此前,美國在蘇聯南下的路上構築了一條包括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沙特、土耳其等國在內的包圍圈,企圖將蘇聯“鎖”在內陸,阻斷蘇聯南下路線。埃及——敘利亞——伊拉克戰線的形成,在美國鎖鏈上打入楔子,構成了對美國封鎖鏈條的反包圍。一時間,蘇聯在中東戰略優勢凸顯,美蘇在中東處于焦灼態。
然而,赫魯曉夫上台後,形勢爲之一變。赫魯曉夫改變了與美國對抗的路線,轉而尋求美蘇共治,與美國搞緩和。所以在援助埃及、伊拉克等中東國家時,表現出了與以往非常不一樣的態度。以前毫不猶豫,現在爲了避免刺激美國,變得不那麽痛快,首鼠兩端。這讓一心跟自己走的幾個鐵杆盟國産生了嚴重的懷疑,害怕哪天蘇聯爲了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犧牲了。于是,納賽爾去世後,埃及新的掌舵人薩達特迅速轉向,向西方靠攏,埃蘇關系迅速惡化,1972年徹底破裂。類似的還有伊拉克,尤其是薩達姆上台後,逐漸肅清蘇聯勢力,拉開了與蘇聯的距離。
三大支柱缺了兩個,原來打算多點擴展進而連成片,現在好了,多點沒成片,就剩下一點了。敘利亞成了蘇聯僅存的戰略支點 ,一旦再失去敘利亞,蘇聯在中東發言權會更加弱化。有人說,不是還有伊朗嗎?其實,蘇聯和伊朗關系並不好,巴列維王朝是一個鐵杆兒親美的政權,後來1979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政權也與蘇聯長期不和睦。至于阿富汗,看似親蘇,不過那是蘇聯軍事占領下的“親”,不算真親,實則是一個蘇聯的包袱,最終還是拖垮蘇聯的重要原因。
蘇聯與敘利亞關系好也不是蘇聯一廂情願,敘利亞也有現實的需求。敘利亞緊鄰以色列,兩國關系緊張,爆發過數次中東戰爭,而以色列的後台是美國,敘利亞不可能在美國那得到實際幫助,于是轉而尋求蘇聯的幫助,爲了抵抗以色列的攻擊,甚至邀請蘇聯駐軍。這樣的話,以色列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攻擊了蘇聯軍隊,那後果不堪設想。敘利亞就這樣保衛了自己的安全。尤其是1970年代,現在總統巴沙爾的爸爸老阿薩德時,更是與蘇聯加強了軍事合作,以蘇軍爲師打造敘軍,引入大量蘇聯顧問。此時,蘇聯正在迅速地中海軍港,阿薩德看准時機,租給蘇聯塔爾圖斯港作爲軍事基地,引入蘇聯地中海艦隊。蘇聯獲得了在地中海地區夢寐以求的軍港,還是不凍港,在中東以及西地中海地區存在感大增。敘利亞也成了蘇聯在中東保持威懾與存在的重要支點,最後還成了唯一的支點。
後來蘇聯被戈爾巴喬夫玩壞了,最終解體。俄羅斯作爲前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也繼承了與敘利亞的關系,更繼承了塔爾圖斯港。在90年代,俄羅斯被美國忽悠,總是懵懂著要與美國快樂的玩耍,可惜美國只想削弱俄羅斯,一步步的擠占俄羅斯戰略空間。葉利欽末年,終于回過神,普京上台後更是開始與美國正面剛。實話說,俄羅斯依舊心念美國,但是沒辦法,美國不念俄羅斯,只好對抗了。2011年,中東風暴之後,敘利亞親俄的巴沙爾政權風雨飄搖,西方大力支持反對派。一旦巴沙爾倒台了,敘利亞也將徹底成爲美國的“盟友”,俄羅斯在中東本就不強的存在將被徹底清除。所以,俄羅斯斷然不能容許反對派推翻巴沙爾。不僅不容忍反對派這麽幹,就算土耳其這麽幹也不行。敘利亞是實實在在的盟友,而土耳其只是一個潛在的不那麽牢靠的合作夥伴,關鍵時刻,誰輕誰重,立刻能判斷出來,所以真到關鍵時刻,俄羅斯絕對不會坐視巴沙爾政權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