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李光前自然曆史博物館正式對公衆開放。李光前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沿革可以追溯至1889年的萊佛士博物館,新加坡開埠者萊佛士先生是一位狂熱的動植物愛好者,他的藏品占目前館藏50多萬件的九成以上。1972年,新加坡政府將國家博物館中的自然曆史類館藏,交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動物學系,此後建立了萊佛士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但絕大部分藏品僅限于研究用途。爲了給這些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建一座永久的,可向公衆開放的、並兼顧研究目的的博物館,李氏基金注資4600萬美元,修建李光前自然曆史博物館,這也是目前整個亞洲區域內,唯一的專業性自然曆史類博物館。
李光前自然曆史博物館位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由本地建築師設計,占地2500平方米,公共展覽分爲一樓和二樓兩個部分,一樓爲生物多樣性展廳,分爲15個主題區域,二樓爲生物遺産展區,目前正在舉行開埠200周年特展。三至六樓用于科研及其他行政工作。
步入一樓展廳,在這看似不大的空間內,展示著2000件各類動植物標本,按照物種進化,從岩石、微生物、植物、真菌、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刺胞動物、棘皮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一直到哺乳動物。當時的僅搬遷工作就曆時一年多,不僅僅是轉移標本,在布展的過程中,也重新修複了一部分標本,特別是動物類,皮毛、眼睛,都要力求栩栩如生,與藝術品無異。
參觀自然曆史博物館,首推加入專人免費導覽,售票處可查詢每日導覽時間表,你能從導覽員的介紹裏,了解到說明文字背後的故事,導覽結束,再重新仔細觀看,將會獲益匪淺。
下面立思辰留學小編將再介紹幾個李光前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精彩之處。博物館之最當屬這三具完整性在80%以上的梁龍化石了,據說在博物館籌備期間,突然接到來自美國的電話,詢問是否有意購買恐龍化石展覽,這三具梁龍化石同時發掘于美國懷俄明州的一個小鎮,很有可能是一家三口,化石保存的非常完整,所以開價1000萬新幣,但經過協商,最終以800萬新幣購得,並且附帶贈品。
這就是一次買三個的贈品,一塊真實的梁龍大腿骨化石,參觀者可以觸摸感受,小象長久的站在這塊化石前,輕輕地,仔細地摩梭著,這是跨越1.5億萬年的握手。
恐龍毀滅的一個說法是隕石,這裏也展示了一塊真實的隕石,讓參觀者體驗隕石的重量,別看小小一塊,要搬動它,需要雙手用力。所以密度這麽大的石頭從天而降,即使恐龍這樣皮糙肉厚的龐然大物,也難以抵擋。
2015年7月10日,一條已經死亡的雌性抹香鯨漂至裕廊島,這是新加坡次發現抹香鯨,于是博物館人員連夜奔赴Mustafa購買了一堆砍刀、切刀、剃刀、錐子、鉗子,馬不停蹄的來到海灘,與微生物爭分奪秒,完美的保留了這具體長10.6米的抹香鯨骨骼標本,在二樓有當時的現場作業錄像。